三、社科期刊
《特区实践与理论》
主办单位: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深圳经济管理学院
社长、总编辑:熊哲文
副总编辑:钟晓媚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629/D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5706
《特区实践与理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聚焦学术理论热点及市委中心工作,全年出版6期,共发表了文章106篇,总字数约130万字。其中高质量的基金课题成果46篇,占比43.4%。举办了5期重点栏目工作坊,“线上+线下”精准组约。5个重点栏目工作坊(小型高端研讨会)分别为:百年大党与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十四五”新起点与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韧性城市:全球城市建设的比较与借鉴、学术期刊创新发展。其中,“学术期刊创新发展”工作坊,是全省第一次召开的关于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的高端研讨会,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特区实践与理论》2021年度主要从三方面策划了11个重点专栏,分别为:(1)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策划专栏,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栏目。(2)聚焦“双区”建设,策划“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和“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专栏。(3)以问题为导向策划专题专栏,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研究、营商环境研究、房地产税改革研究、共同富裕研究等专栏。
近年来,《特区实践与理论》转载率和影响力稳步提升。2019—2020年,该刊复合影响因子从0.282增加到0.333,CI学科排序从125/173位上升至112/176位。2021年有两篇文章分别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021年第2期文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契合度的实证检验—基于深圳四十年经济发展成就》(宋晓东、徐灿),2021年第5期文章《百年大党的党校事业何以常青》(陈远章)。
经中国期刊协会评选,《特区实践与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宣传精品期刊,入选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2021中国精品期刊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出版物展厅展出,是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期刊。该刊的数篇文章以及活动报道被中国网等其他平台转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主管单位:深圳大学
主办单位:深圳大学
主编:刘洪一
常务副主编:董世峰
编辑部主任:董世峰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030/C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260X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要栏目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特区与中国道路”“创意经济与文化产业”“经济增长与金融创新”“城乡建设与社会治理”“人文天地与中国精神”等。2021年全年发文96篇,共157万字。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被北京大学图书馆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A刊),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入选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据中国知网提供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科2021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复合影响因子从2020年的1.488增长到2021年的2.082,增幅达40%;综合影响因子从2020年的0.871增长到2021年的1.285,增幅达46%。
在全国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优活动中,《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2021中国精品期刊展”,被评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宣传精品期刊。
《深圳社会科学》
主管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主编:杨建
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婉华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738/C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983X
《深圳社会科学》2018年9月10日正式创刊出版,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开放性、时代性、前瞻性、创新性为刊物特色,努力反映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成果,是集中展示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气派、深圳特色、时代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高端科研成果的学术平台。
《深圳社会科学》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以一级学科设置栏目,内容涵盖所有学科,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并根据当前学术热点开设“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等特色专栏。2021年开设2期“疫情应对研究”专栏,开设4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
《深圳社会科学》2021年共出版6期,合计84篇文献(不含卷首语、本刊启事和喜报),其中非基金资助文献21篇,总占比25%;基金资助文献63篇,总占比75%,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9篇,说明《深圳社会科学》吸纳高级别基金资助论文的能力较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刊的学术质量和办刊水平,体现了该刊的权威性和前沿性,说明该刊已经被众多的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所关注和认可,且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深圳社会科学》全年刊发的90篇文章中,刊发数量排在前五名的学科(专题)是:第一,“经济学”18篇,占总数的21.42 %;第二,“法学”14篇,占总数的16.67 %;“管理学”“社会学”“哲学”并列第三,各8篇,占总数的9.52%;第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篇,占比 7.14 %;第五,“疫情应对研究”“政治学”各5篇,占比5.95 %。排在后几位的学科(专题)是:“教育学”4篇,占比4.76%;“文学”“文化”各3篇,占比3.57 %;“大湾区研究”“历史学”各1篇,占比 1.19%。 综合各专题和学科文献统计来看,各专题文献12篇,占全年总数的14.28%;各学科文献72篇,占全年的85.71%。截至2021年4月28日,《深圳社会科学》全年刊发的84篇文献中,在知网被引38篇,被引88次;其中12篇被C刊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引用,被核心期刊引用篇数占比31.57%;28次系C刊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引用,被核心期刊引用次数占比31.81%。《深圳社会科学》2020年共出版6期,平均收录文章14篇,共计84篇,在知网下载量为49479次,近590次每篇。
《开放导报》
主管单位: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主办单位: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社长:武良成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338/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4-6623
《开放导报》立足于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全局,以研究对外开放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重点。栏目设置有本期论题、开放论坛、创新策略、产业政策、金融研究、社会建设、地方发展、博士视点等。2021年,共刊发文章75篇,120多万字,重点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求侧管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入世20周年等重要选题和重大节点,同时兼顾深圳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专题专栏研究,突出问题导向,积极发挥“智库”型刊物作用,为国家及地方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所刊发的不少文章为权威媒体认可并获二次转载,如《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新型全球化推进方向研究—兼谈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深圳建设全球城市的着力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推进》为《经济日报》转载,针对性强,具有不俗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证券市场导报》
主管单位:深圳证券交易所
主办单位:深圳证券交易所
出版单位:《证券市场导报》编辑部
主编:沙雁
副主编:杨志华、邢力红、王红、李辉、李鸣钟、彭明、唐瑞
执行主编:何基报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343/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5-1589
《证券市场导报》创刊于1991年7月,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主管、主办的全国第一家证券研究类专业期刊(月刊),1993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公开发行。《证券市场导报》以促进证券市场的理性、建设性与创造性为宗旨,始终站在证券理论研究和实践最前沿,逐步发展成为国内证券研究领域的前沿杂志,以及传播先进证券文化、连接学界与业界的学术交流平台。
《证券市场导报》注重选题的前瞻性和内容的专业性,力求紧紧围绕资本市场发展和建设中的重大现象、趋势与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主要栏目包括市场前沿、数字经济、理论综合、公司治理、公司金融、微观结构、债券市场、基金研究、证券法律与监管、证券译苑等。2021年出版正刊12期,每期平均发行量5500册,年度发文量约100篇。
《证券市场导报》多次荣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选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阵列。目前,《证券市场导报》继续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 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2018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经济学来源期刊(2021—2022 版)等国内重要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目录。《证券市场导报》在中国知网总下载次数达244万余次,总被引次数超过8万次,2021年度在中国知网统计评价的国内60余种金融期刊中,《证券市场导报》影响力指数列第4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主编:杨欣斌、许建领
常务副主编:李建求、卿中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572/Z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0318
该刊主要栏目包括机电与信息工程、应用化学与生物工程、园林与医学、经济与管理、历史与文化、哲学与人文、应用技术教育研究等。
2021年出版6期,发表文章84篇,出版总字数约110万字。2021年刊登各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校级基金资助项目等成果论文约占所刊论文的67.86%。利用彩色插页及封二三对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成果交易会我校参展成果、学校的食品药品学院和深圳健康养老学院、学人风采、教授油画、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等进行了宣传,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影响。
该刊被英国《科学文摘》(INSPEC Database)、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web)、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教育阅读网等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社长兼主编:王晖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586/Z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633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2002年,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资源,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追踪职业教育与改革前沿、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热点,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信息技术发展问题上反映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声音,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上体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担当,在编校质量、编排规范上坚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严谨的学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要设置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职业教育研究、信息技术与应用、教学改革与研究、职教经验与推广等栏目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职业教育研究、信息技术与运用是特色栏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栏目荣获广东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21年度品牌栏目。
2021年度发表文章总篇数79篇,总字数约42万。文章《“五准合力法推进职教本科思政课‘八个相统一’”的探索》被收录到《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索引》。
2021年4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与《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编辑部、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高端论坛”;2021年11月21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参与主办2021全国高校辅导员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讨会,研讨会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广西社会科学》《高教论坛》《高校辅导员学刊》《南宁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等单位联合举办,在南宁师范大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