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著作

一、学术著作

(一)年度出版著作概况

表5 2021年度出版学术著作情况(部分)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二)新著选介

《城市创新体系理论与深圳实践》(《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八辑)

作者:叶萍,庄保,肖文红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字数:205千字

主要学术观点:本书简要地介绍了城市创新体系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着力围绕深圳40年创新发展历程,全面回顾和总结深圳在建构城市创新体系方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得出的基本经验。40年的实践证明,创新是深圳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则是深圳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之都的重要保证。

《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深圳实践》(《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八辑)

作者:罗思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字数:159千字

主要学术观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创造辉煌的根本原因。本书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沿革与理论逻辑等历史发展脉络入手,通过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内涵和基本原则的梳理,深入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本书结合实地调研,通过对深圳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党的组织在全市各行业、各领域覆盖,高水平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党员骨干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剖析,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新时代深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创新实践做法和成效,提出了“双区”建设背景下,深圳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若干思考。

干部选拔与政绩激励》(《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八辑)

作者:陈家喜,陈硕,陈科霖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字数:194千字

主要学术观点:党员干部、分层考核和绩效晋升的制度体系,共同构成了地方官员政绩激励的动力机制。这一动力机制的核心是晋升激励—在高度竞争的晋升金字塔中,地方官员必须在政绩晋升机制中脱颖而出,才可能得到提拔擢升。由此,比拼政绩指标、创造核心政绩、营造特色政绩等成为官员的必修功课。同时,权力集中的政治结构、横向竞争的博弈环境以及前后对比的继任压力,也约束着地方官员创造政绩的可能空间。

《深圳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创新》(《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八辑)

作者:张喆,沈晖,林梦笑,魏凌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字数:188千字

主要学术观点:本书在资源配置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以深圳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历程中各阶段成果分析为行文主线,首先按时间顺序从纵向逻辑全面系统梳理深圳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脉络;其次以多个里程碑式政策或举措为重点进行横截面分析;最后提炼深圳土地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其取得的成功可归因于区位、政策、主题优势等方面,并且指出其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法治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理论的落地提升提供宝贵实践经验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深圳先行示范与核心动能再造》(《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八辑)

作者:裴茜,魏达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字数:202千字

主要学术观点:在“双区驱动”战略指引下,打造“核心引擎”与强化“核心动能”,更好地总结过去、探索未来并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深圳经济特区当前最重要的科学实践与学术命题。本书聚焦深圳具有先行示范价值的核心引擎及其核心动能的培育路径与再造趋向。首先,梳理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余年来核心动能的培育和形成路径;其次,聚焦深圳未来核心动能再造的发展探索,通过深圳核心引擎的动能再造,进一步实现对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辐射与带动,并最终实现支撑国家区域经济增长极核的科学健康发展。

《中国工资权法律保障》(《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八辑)

图4-1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八辑书影

作者:侯玲玲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字数:195千字

主要学术观点:工资权是重要的劳动权之一。合同和国家强制法是工资权产生的依据。国家强制法和集体合同对劳动合同干预的结果转为劳动合同条款,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行使工资请求权。劳动对价和人权保护构成了工资权理论根源。现有的工资支付法律保障制度无法防御规模性欠薪的社会风险。中国应建立偿债不能企业工资债券的特殊担保机制,实现工资风险由“个人负担”到“社会安全保障”的转变。通过完善劳动监察和劳动司法,优化工资权救济法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