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星官与传说

★中国古代的星官与传说

金星 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的天体,中国古代称为太白、明星或大嚣。早晨出现在东方时称启明星,晚上出现于西方时称长庚星、黄昏晓。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通过实际观测发现太白为白色,将之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金星。

北斗七星 北斗是北天极附近最著名的星象,古人称它为北斗,因为它形似殷周时期的酒斗。

北斗七星

这七颗星有多套不同的名称,北斗一至四称为“斗魁”,又名“璇玑”,北斗五至七叫“斗杓”,又名“斗柄”“玉衡”“天罡”等。

如果我们在每天黄昏静候群星出现,就会发现北斗七星柄所指的方向每天逆时针偏移1度,每月行移30度,3个月累计一个象限,一年后又回到原处。古人据此参悟出了斗柄指向与寒来暑往季节变迁的关系,这就是自古流传的节令歌诀:“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文曲星 古代百姓认为,凡是文章写得好又官居要职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民间传说包拯、范仲淹、文天祥等都是文曲星转世。那么文曲星究竟在哪里呢?其实它就是北斗第四星天权星。这颗北斗七星中最暗弱的星,在民间被奉为文曲星。[6]

文曲星

角宿

角宿 苍龙七宿中的第一宿,为龙的犄角,其中那颗蓝白色亮星为角宿一(室女α),不远处较暗的星为角宿二(室女ζ)。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因为在这个时候,天上的龙角(角宿二星)恰好在黄昏时露出东方地面,故谓之“龙抬头”。所以,这一天被叫作“龙头节”或“春龙节”。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古人认为龙能够兴云布雨,早在商周之际,人们在傍晚看到苍龙七宿缓慢升起,便要举行隆重的祈雨仪式。二月二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开始下地劳作。此时庆祝龙头节,实际是人们对雨的期盼,希望神龙能降下一场春雨,滋润万物。

见龙在田

飞龙在天

群龙无首

见龙在田,飞龙在天 《易经》中的乾卦这样描述:“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一些学者认为乾卦的爻辞反映了古人对东方苍龙诸星运行的完整观测结果。初九所说的“潜龙”,是苍龙七宿尚在地平线以下伏沉未出。九二的“见龙在田”,即黄昏时苍龙七宿中的角宿与天田星一起初现东方。“终日乾乾”指努力向上,对苍龙七宿而言,为其缓慢地从东方升起。“或跃在渊”为苍龙诸宿跃出地平,尽显于东南方。“飞龙在天”,即苍龙横亘南方中天。“亢龙有悔”为苍龙开始向西下落。而“群龙无首”,即指龙首的角宿落入西方伏沉不见。因此,有理由相信《易经》乾卦中的“龙”指的就是东方苍龙七宿。

心宿 暮春时节的东南方天空,一颗火红的亮星悄悄升起,到了盛夏的傍晚时分,它已经挂在正南方的夜空中了,它就是“大火星”[7]。中秋之后,大火星会在入夜后缓缓向西南落下,这就是《诗经》中所谓的“七月流火”了。找到了大火星,我们便找到了东方苍龙的第五宿,即苍龙的心脏——心宿。

心宿的形状很简单,由3颗星组成,中间是红色的心宿二,也就是“大火”,两边各有一颗稍暗的星。3颗星的排列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扁担状,心宿二就像是涨红了脸的挑担者,所以,江浙一带称这3颗星为“挑灯草星”。

天蝎座与心宿

牛宿与河鼓

牵牛与河鼓 提起牛宿,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牛郎星。虽然牛郎星确实属于牛宿星组,但它并非牛宿本身[8]。作为二十八宿之一的牛宿,在夜空中并不明显,它位于西方星座摩羯座的山羊头部分,而民间所说的牛郎星实际上是指河鼓星官中最亮的一颗,叫作河鼓二。

河鼓三星在民间又叫“扁担星”,民间认为中间的星是牛郎,两旁的小星是牛郎与织女的一对儿女,牛郎正挑着他们追赶母亲。但在另一则民间传说中,扁担两头挑的是石头,因此又叫“挑石头星”。它和“挑灯草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三星在天 《诗经·唐风·绸缪》有这样的句子:“绸缪束薪,三星在天”“绸缪束刍,三星在隅”“绸缪束楚,三星在户”。这里的三星便是参宿中间的3颗星。在这首诗中,作者用三星在天空中的不同位置来表示时间的推移。“三星在天”为参宿从东方刚刚升起,“三星在隅”为参宿位于东南天空一隅,“三星在户”是参宿升到南天正中正对门户之意。“参”其实就是“叁”,古时这两个字是相通的。

除夕之夜,在迎春的鞭炮声中举目南望,此时参宿三星恰好升至正南方的最高处,这就是民谚所说的“三星高照,新年来到”。民间称这三星为福、禄、寿三星,蕴含着“幸福美满、吉祥富贵、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

其实,中国古人关于天上星官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关注中国古代天文,揭开中国古代的天文奥秘,踏上中华文明的溯源之旅。

参宿与三星

课外活动

中国的星官并不容易被识记,但她背后却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所以,让我们带上一本星图,找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再次抬头望望天上的星空,去找寻二十八宿,勾画四象,并将美丽的神话故事告诉更多的朋友,感受中国古人的神奇智慧。

问题与练习

1.右图为南方朱雀的井宿,她位于冬季星空中,识记一下该星宿并找出她与希腊神话中星座的联系。

2.《礼记》记载:“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根据你的理解,古人应该是在什么时间的黄昏,面向何方而得到的结论?

3.北斗七星在不同的文化中,被赋予的形象是不同的,英国先民将它想象成一具不停耕田的犁;日本民间将它称为“舵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北斗七星的故事。

4.中国古人将“荧惑守心”视为帝王的不祥之兆,实际上这是荧惑(火星)的“逆行”现象,请从科学的角度阐述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