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B通道的处理
导入叠加好的主文件,系统会自动进行排列。因为叠加完成的图片偏暗,我们可以通过主界面左下方的功能键“STF Auto Stretch”按钮进行系统自动拉伸显示[7]。此时的图像依然还是线性的,并没有被处理,只是显示为拉伸后的图像效果。
STF
经过STF处理的图像,可以检查叠加后的效果,如果不满意,可以重新选择图像进行叠加。因为叠加过程中还进行了图像对齐,所以,部分通道的文件会出现部分边界区域无信息的现象。

打开文件并自动拉伸处理(STF)

STF后图片对比
RGB叠加
点击“PROCESS”菜单,选择“ChannelManagement”下的“ChannelCombination”(CC),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R、G、B,并选择正确的RGB通道文件,点击左下角的“●”开始叠加。

通过CC合成RGB文件
裁剪
点击“PROCESS”菜单,选择“Geometry”下的“DynamicCrop”(DC),调出裁剪工具。用鼠标左键在合成的RGB文件中框选,拖动“DynamicCrop”对话框左下角的“◣”到也需要同步裁剪的L图层上,再点击左下角的“√”,此时,L和RGB图像都进行了相同的裁剪,也可作用在其他通道。

利用DC裁剪图像
裁剪也是再次构图的过程,除了将原来缺少信息的区域裁去,还需要综合最后的图像效果进行处理。
DBE或ABE
叠加完的图像存在一定的偏色,我们需要进行自动平场处理。系统提供了两种平场方法,分别为DBE和ABE,一般采用DBE。点击“PROCESS”菜单,选择“BackgroundModelization”下的“DynamicBackgroundExtraction”(DBE)或“Automatic BackgroundExtractor“(ABE)。

自动平场功能:DBE和ABE
打开DBE后,在RGB图像中选择背景区域[8],左键点击,系统将会在该处生成一个侦测点,如果显示的侦测点为红色,则需要删除或拖动到其他位置,直到变成灰色。侦测点不能太近,也不需要太多,分散的十几个点就可以了。点击左下角的“√”,系统开始计算平场,并生成平场后的对比图像。

DBE后的图像效果
背景校准
虽然经过了DBE处理,但背景可能还会有肉眼不易见的偏色,所以,我们需要通过“BackgroundNeutralizaion”(BN)进行背景校准。
将图像放大,选择一块纯背景区域,同时按下键盘的“Alt”和“N”键,用鼠标左键进行框选,此时,系统会生成一个“Preview01”预览文件。为了下一步需要,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框选一块包含各色星点的区域,生成“Preview02”预览文件。

框选预览图像
点击“PROCESS”菜单,选择“ColorCalibration”下的“BackgroundNeutralizaio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Preview01”,拖动对话框左下角的“◣”应用到图像。

利用BN校准背景
颜色校准
利用ColorCalibration(CC)对图像色彩进行校准,点击“PROCESS”菜单,选择“ColorCalibration”下的“ColorCalibratio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White Reference image”选择“Preview02”;“Background Reference image”选择“Preview01”;如果拍摄的是星云,勾选“Structure Detection”,星系则不勾选。应用于图像。

图像色彩校准
降噪
PI降噪的方式很多,比较常用的是小波降噪ATWT,在降噪前,需要先制作一个蒙版,主要是分别对图像的背景或影像进行保护。
左键点击图像左侧的标题并拖动到图像外,复制图像。选中复制的新图像,然后依次点击“PROCESS”菜单,选择“IntensityTransformations”下的“HistogramTransformation”(HT)和“ScreenTransferFunction”(STF)。点击STF对话框中的
图标,将STF左下角的“◣”拖到HT对话框的底端,再将HT应用到图像中。此时图像将被拉伸,显示为白色图片。点击软件左下角的
图标,即可显示拉伸后的效果。

将STF应用到HT
左键点击复制图像左侧的标题,拖至需要遮盖的图像左侧标题栏下,复制的图像即作为原图像的蒙版(红色区域为遮盖保护部分),点击菜单栏的“Show Mask”图标显示或隐藏蒙版,“Invert Mask”图标用于反选保护区域。

拉伸复制出来的图像

将拉伸后的图像作为蒙版,遮盖到原图像上
先将影像遮盖(保护前景,对背景进行操作),点击“PROCESS”菜单,选择“Compatibility”下的“ATrousWaveletTransform”(ATWT),设置好参数,应用于图像。

对背景降噪
对蒙版反选向,设置好参数,对前景进行降噪。两次降噪的程度有所差别,对前景降噪适当轻一些。

对前景降噪
去绿
因为深空天体基本上没有绿色,所以,图像中的绿色必定是偏色造成的,我们可以将绿色去除。点击“PROCESS”菜单,选择“NoiseReduction”下的“SCNR”,对背景进行“Maximum Neutral”去除绿色;对前景进行“Average Neutral”去绿。点击菜单栏的“Remove Mask”按钮,去除遮罩。

去绿
拉伸
将图像进行拉伸,类似于PhotoShop中的调整曲线,将线性图像转变为非线性图像。PI提供了多种拉伸图像的方法,对于RGB图像,我们采用MS进行拉伸。
点击“PROCESS”菜单,选择“IntensityTransformations”下的“MaskedStretch”(MS),在“Background reference”中选择“Preview01”,应用于图像。

利用MS拉伸图像
调色
拉伸出来的图像,色彩不够通透,如果直接更改色调,背景也会受影响。我们可以先将背景锁定,对前景进行处理。
复制一个RGB图层,采用“ChannelExtraction”(CE)将RGB拆分出a、b图层。
打开“Statistics”和“CurvesTransformation”(CT),点击在CT的a、b图层,并在“input”和“output”中输入“Statistics”中a、b图层对应的mean数值。
将复制出的RGB图层作为源图像的蒙版,先遮盖保护背景,在CT下调a、b通道和饱和度(S)的曲线;反向蒙版,保护前景,调整背景的饱和度曲线。

通过Statistics计算得到图像的mean值

利用CT对前景和背景的色调和饱和度进行调整
降噪、去绿
通过“NoiseReduction”下的“ACDNR”,对图像进行再一次降噪。再通过SCNR,适当改变Amount的值,去绿。

再次降噪和去绿

RGB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