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日食和月食是我们熟悉的天象,它是由于太阳、地球和月球在运动过程中相互掩食而发生的现象。日食是在月亮遮住太阳的时候发生,只在月朔(农历初一)期间。每次日食只能在地球上的一小部分地区内看到。月食是当月亮进入地球的阴影中时发生,只在月望(农历十五或十六日)期间。每次月食可以被地球上一半地区的人看到,只要月球升起在地平线上。
日食日食的类型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三种。日食每年最多可发生5次,最少也要发生2次,发生的次数要比月食多,但由于日食带的范围很小,地球上只有食带内的局部地区可见,所以,人们总是很少有看到日食的机会。

2020年6月21日的日环食

在未使用减光设备观测日偏食时,望远镜的目镜盖被烧焦
由于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转动,所以日食总是从日轮的西边缘向东边缘发展。日全食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叫作“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而日偏食只有“初亏”“食甚”和“复圆”三个阶段,日偏食“食甚”时,太阳视圆面直径中被月球挡住的部分叫食分,食分以太阳的视直径为单位。
日食观测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因为除了“食甚”前后,强烈的太阳光会灼伤眼睛。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观测。
参考方法1
使用减光装置
首选使用日食观测镜,最好是巴德膜。一般巴德膜观测镜的价格是非巴德膜观测镜的1.5倍。
也可以使用全感光的X光片、电焊眼镜片等。

参考方法2
利用小孔成像原理
利用一张稍微厚一些的白纸,在上面按照一定的需求(比如2021、姓名和祝福的话语)戳上几个圆珠笔笔芯大小的小孔,利用小孔成像来观察日食。
如果没有白纸,也可以是身边带孔的器物,比如家里的蒸屉、漏勺等。

参考方法3
利用倒影成像
在一盆水中,滴入些许黑色墨水,通过看墨水中太阳的倒影来观察日食过程。
如果没有黑色墨水,还可以用深颜色的颜料或碳粉替代,为了增加成功的概率,水要适当满些,或者容器的口子要适当大些,以免太阳角度太低无法形成倒影。

月食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这是因为地球直径比月球大4倍,地球的本影远比月球的轨道半径还长,所以月球只能穿越地球的本影区,永远不可能进入伪本影区。
由于月球自西向东运动,地球本影在月球处的直径大约为月轮直径的2.5倍,所以月全食的过程是从月轮的东边缘开始,由“初亏”“食既”“食甚”“生光”,最后到“复圆”,整个过程长达一个多小时,有时几乎达2小时。
月全食时,月面亮度并未完全消失,还会发出铜红色的微光。这是由于地球大气折射、散射和吸收部分阳光,使部分红光到达月面所致。

生光时的月球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食分等于月球视直径进入地球本影的部分与月球视直径之比。食甚时,若月球恰和地球本影内切,食分等于1;若月球更深入本影内部,则食分大于1;而月偏食的食分都小于1。
观察月食时,可以不用减光设备,但月食都发生在晚上,所以,记得做好保暖或驱蚊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