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摄影

★单反相机摄影

拍摄月球 随着手机放大倍数和像素的增加,拍摄月球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将手机的拍摄模式改为“专业”,对焦调至最远处,调整放大倍数和快门速度,直到屏幕的显示效果满足要求,按下拍摄键即可。华为P40除了3倍光学变焦和30倍数字变焦功能,还有强大的AI算法支持,月球的拍摄效果还是非常优秀的。

除了拍摄月球,还可以拍摄日食状态下的太阳或者是减光镜减光状态下的太阳。

单反相机[2]因为感光元件大,噪点控制和图像质量要远远好于现在的手机。但单反相机的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相机使用方法和成像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摄影入门书籍来了解,也可以从身边的摄影爱好者那里学习。为了完成星空摄影,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基础工作。

单反相机改机前(左)和改机后(右)的效果对比

前期准备 拍摄星空至少需要一个单反相机、一个稳定的三脚架和一根可编程的快门线。

相机优先选择高感全画幅相机,其次是半画幅的相机,像素要稍微高一些。因为有些红色发射星云有很多Hα信息,所以,建议尽量买天文改装相机,也可以是专业天文相机,比如尼康D810A和佳能EOS 60Da。

影响相机正确曝光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感光度(ISO)、快门速度(曝光时间)和光圈。感光度越高,正确曝光所需要的光子数就越少,越能适应暗夜环境,但随着感光度的增加,图像的噪点也会增加,所以,星空摄影的感光度一般取ISO:800—3200;快门速度决定底片感光的时间,感光时间越长,记录的光子越多,图片越亮,但对于运动的物体,可能会使被拍摄物体变糊而不清楚;光圈[3]由镜头的结构决定,它决定了单位时间进入底片的光子数,光圈越大,相同时间可以有更多的光子到达底片感光,但光圈越大,图像的景深[4]越浅。

单反相机各个参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在镜头选择方面,推荐使用大光圈、广角镜头,因为拍摄星空一般需要把地景和星空都拍进画面,需要广角镜头来使视野开阔,利于构图。比如适马的14mm/F1.8、腾龙的35mm/F1.4等定焦镜头或者尼康的14—24mm F2.8、佳能的16—35mm F2.8等变焦镜头。当然,优先考虑定焦广角镜头,因为成像质量可以更好、光圈可以更大。

比较适合星野摄影的几个定焦镜头:适马14mm/F1.8、20mm/F1.4、24mm/F1.4、85mm/F1.4,腾龙35mm/F1.4和蔡司135mm/F2

不同的镜头,拍摄的效果有所区别。焦距越小的镜头(比如14mm),可以拍摄更宽广的星空夜景,但细节相对缺失;焦距越大的镜头(比如135mm),可以拍摄出更丰富的星空细节,但拍摄范围也越小。编者比较喜欢35mm的镜头,因为它能适当兼顾二者。

8mm鱼眼镜头拍摄的冬季银河

85mm镜头拍的夏季银河(部分)

为了辅助构图,可准备一支激光笔,将激光笔通过支架固定在相机的闪光灯热靴上,调整激光笔的方向,使激光笔和镜头同轴,能让接下来寻找拍摄方向和构图更方便快捷。另外,为了让星点更柔和、更唯美,可以在镜头上加装柔光镜,建议选择小号的柔光镜,避免细节丢失太多。

将激光笔固定在相机上,用来辅助指示拍摄目标

拍摄设置 有了拍摄的设备,在拍摄前,我们还需要进行这些设置:

将相机的拍摄模式设为M挡,此时可以单独设置光圈和曝光时间等。

相机感光度一般选择ISO:800—3200,不宜过高。

光圈要尽量大一些,增加进光量,但全开光圈的成像往往不够理想,所以,一般采用比最大光圈减少一至两挡的方法,比如全开光圈为F1.4,拍摄时采用F2.0至F2.8。

35mm镜头,曝光15秒的星野,已有较明显的拉线

为了避免拍摄的星点产生明显的拉线,快门速度需根据镜头的焦距来确定。我们一般采用300法则,即拍摄最长不拉线的秒数t=300/焦距mm数。比如:镜头为35mm焦距,t=300/35=8.57s,所以,不会拉线的曝光时间是不超过8秒。如果是非全画幅相机,还需将焦距mm数乘以系数,比如佳能APS-C相机需要乘以1.6、尼康需乘以1.5。则此时的35mm焦距镜头在佳能APS-C相机的最长不拉线曝光时间约为5秒。

拍摄格式一般选择RAW[5]格式,这样能给后期处理提供更大的空间,佳能一般为CR2文件格式,尼康为NEF,索尼为ARW,等等。另外,相机白平衡的设置选择“自动白平衡”,照片的色温和色调也需在后期进行处理。

设置好了这些,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拍摄了。

课外活动

找一个具有相机手动调节功能的手机,拍摄几张星野和星轨,通过手机自带的图片处理功能进行简单的处理,分享给好友或当地的天文爱好者团体(你可以给“台州市天文学会”公众号下的“作品欣赏”栏目供稿哦!)。

问题与练习

1.右图为编者常用的某品牌可编程快门线,可设置曝光时间、曝光间隔时间、拍摄张数等,是星空摄影必备工具之一,请通过多渠道了解其使用方法,为后期拍摄做准备。

2.拜耳滤镜是一种将RGB滤色器排列在光传感器组件方格之上所形成的马赛克滤色阵列,是实现CCD或CMOS传感器拍摄彩色图像的主要技术之一。不同型号的相机,拜耳滤镜的阵列排序会有所不同,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你所使用相机的拜耳阵列。

3.拍摄星空时,拍摄地点的选择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远离光污染。与小伙伴一起找寻附近的星空拍摄地,宣传暗夜保护。

4.通过手机自带的图片调整功能,了解和熟悉“曝光”“对比度”“饱和度”“色温”“锐度”“色调”“曲线”的调整等对图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