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观测
使用事先调试好的望远镜进行目标观测,一般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松开极轴和赤纬轴紧固拨杆,调节望远镜,使之指向被观测的目标方向[12],使目标处在寻星镜的视场范围内,锁定极轴、赤纬轴紧固拨杆。
第二步:调节极轴和赤纬轴微调螺杆,使目标处在寻星镜十字丝的正中心。

透过目镜往里看,但不要贴得太近

绑在望远镜遮光筒上的发热带,由12V电源供电
第三步:使用小倍率目镜,转动调焦轮,使得目标最清晰。通过微调杆调整目标在视场中的位置。如果需要放大倍数,就换上高倍率目镜,重新调焦。
第四步:由于地球自转,星星会东升西落,需要缓慢转动极轴微调杆[13],使目标始终处在视场中心附近。
当你把望远镜从温暖的室内搬到寒冷的户外时,温度改变会带来一些麻烦。较大的温度改变会使镜面或透镜冷却并收缩,发生形变;镜筒内温度较高的空气与户外空气混合时会产生扰流,大大降低望远镜的分辨率。所以,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要急着观测,让望远镜适应一下,冷却十几分钟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在潮湿的野外,镜面很容易结霜或凝结露珠,你可以准备一条镜筒发热带,切不可直接用纸或者抹布去擦拭透镜,这极有可能会损坏镜面。
利用小黑,我们可以观测月球表面的纹理,比如月海、环形山、山脉、月谷、月溪、辐射纹、峭壁等。不同于民间喜欢在农历十六赏满月,处于满月状态下的月面缺少细节,为了能勾显出月球表面的纹理,观测到更多的细节,需要阳光斜照在被观测目标上,此时的目标才会立体,所以我们观测月球时,需要找寻处于月球晨昏线上的区域,避开月亮太圆的时间段。综合各个因素,农历初四至十一左右的月球比较适合日常观测。

月球风暴洋北部的地貌特征
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因为距离地球相对较近,可以纳入观测计划中,可通过App了解当晚的行星方位和时间。金星的盈亏、火星的红色地壳、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及大气条纹、土星的光环是观测的重点[14],你还可以通过纸笔将它们画下来。

土星和木星
除了行星,我们还可以观测很多深空天体,对于初学者,我们建议从梅西耶天体开始。
梅西耶天体是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耶所编的《梅西耶星云星团表》中列出的110个天体。包括星系、星云和星团,在星图中用“M”加上数字表示,比如M1为蟹状星云。在北半球低纬度、三月中旬至四月初没有月光的夜晚,我们甚至可以在一个夜晚观测到超过100个梅西耶天体[15]。

M45昴星团
另外,通过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需要在望远镜物镜端加上巴德膜)、日食、月食,也能发现非常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