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都会歌剧院

第六章 世界著名歌剧院

一、斯卡拉歌剧院

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有“世界歌剧院代名词”的美誉,前几年曾在这里举行了为期2年多的修复后的首演,演出了1778年8 月3日该歌剧院建成后首演的萨列里的歌剧。

位于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建于1778年,并以一位大公的妻子斯卡拉的名字命名。剧院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严重损坏。本次修复工程从2002年4月开始,耗资6700万美元。该剧院之所以被西方人视为“世界歌剧圣地”,是因为19世纪威尔第的《法尔斯塔夫》与《奥赛罗》、普契尼的《蝴蝶夫人》与《图兰朵》均是在此首演,世界著名歌唱家卡雷拉斯、卡鲁索、苔巴尔迪都在这个剧院留下过光辉的印记。尽管剧院外观朴实,但内部装修却十分豪华,音响效果世界一流,观众席特别宽敞。

二、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每天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拍照,清晨、黄昏或星空,不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多样的迷人风采。

悉尼歌剧院的外形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悉尼歌剧院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年起公开征求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个作品参选,后来丹麦建筑师Jorn Utzon的设计屏雀中选,共耗时16年、斥资1200万澳元完成建造。为了筹措经费,除了募集基金外,澳大利亚政府还曾于1959年发行悉尼歌剧院彩券。

在建造过程中,因为改组后的澳大利亚新政府与Jorn Utzon失和,使得这位建筑师愤而于1966年离开澳大利亚,从此再未踏上澳大利亚土地,连自己的经典之作都无法亲眼目睹。之后的工作由澳大利亚建筑师群合力完成,包括Peter Hall、Lionel Todd 与David Littlemore等三位,悉尼歌剧院最后在1973年10月20日正式开幕。

悉尼歌剧院另一项传奇是它的第一场演出。当然,正式的首演贵客盈门,开幕式(1973年10月)更邀请了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亲临现场,但也有人认为悉尼歌剧院的第一场演出是1960年由Paulrobeson为工作者献唱的那次。这位黑人歌手当时爬上了还在兴建中的鹰架引吭高歌。巧的是,他的生日与丹麦建筑师Jorn Utzon竟然是同一天。

一切都太巧了。但关于悉尼歌剧院的种种幕后故事还不只这些。由于兴建过程中的风风雨雨实在太多了,有克服不了的技术难关,有拂袖而去的建筑师,还有差点让政府破产的超高工程费以及一只在首演彩排时跑来插花的临时演员——负子鼠(Posum),后来有人将这些写成了一出歌剧,名字是:世界第八奇景(Eighth Wonder)。

每年在悉尼歌剧院举行的表演大约3000场,约200万名观众前往共享盛举,该歌剧院是全世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歌剧院白色屋顶是由100多万片瑞典陶瓦铺成,并经过特殊处理,因此不怕海风的侵袭,屋顶下方就是悉尼歌剧院的两大表演场所——音乐厅(Concert Hall)和歌剧院(Opera Theater)。

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共可容纳2679名观众,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等多种表演。此音乐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于音乐厅正前方,由澳洲艺术家Ronald Sharp所设计建造的大管风琴(Grand Organ),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个风管组成,此外,整个音乐厅建材使用均为澳洲木材,忠实呈现澳洲自有的风格。

歌剧院较音乐厅为小,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另外悉尼歌剧院还有一个小型戏剧厅(Drama Theater)和剧场(Playhouse),分别可容纳544与398名观众,通常用于戏剧、舞蹈、讲座和会议的举行。另一个Broadwalk Studio在重新整修后,于1999年重新启用,适于音乐和实验剧场使用。

三、柏林德国歌剧院

1912年创建于柏林,隶属柏林市立歌剧院(1961年改称柏林德国歌剧院)。早期由瓦尔特、克莱姆佩雷尔、理查·施特劳斯、伯姆等人指挥。1965—1972年由马泽尔任音乐总指导。1980年起由西班牙指挥家洛佩斯—科博斯接任。现任指挥:祖伊特纳。乐团总员约140人。

四、莫斯科大剧院

莫斯科大剧院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剧院广场,历史悠久,享誉天下,是世界著名的大剧院之一。大剧院是一座淡黄色的俄罗斯古典建筑,正门上方三角形的墙上矗立着古希腊神化人物的浮雕。演出大厅金碧辉煌,豪华庄重,高21米,剧院舞台长21.6米,宽18.5米,音响效果极佳,5层带包厢的观众席内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俄罗斯很多著名的歌剧和芭蕾舞剧均在此首演。

五、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目前为止全世界公认的一流豪华歌剧院,自从歌剧院落成的那一天起,它就是音乐圣殿的象征。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都以能够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而感到荣幸。在每年300场的演出中,包括了古典歌剧中的所有剧目。无论是歌剧还是芭蕾舞,歌剧院的节目没有一天是重复的。国家歌剧院的设计和建造是在1861—1869年完成的,其风格可以归属为仿文艺复兴风格。1869年5月25日,国家歌剧院首场演出了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从此揭开了辉煌的序幕。然而,负责设计的两位建筑师并未能够目睹这一天。1868年,凡·努尔因为无法承受维也纳人对其设计的刻薄指责而饮恨自杀,另一位建筑师西卡斯堡在2个月之后竟然也中风而死。1945年,国家歌剧院未能幸免炮火的轰击。重建的工作持续了10个年头。1955年11月5日,整修一新的国家歌剧院选择了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作为首演,庆贺歌剧院的第二个春天。

六、中央歌剧院

中央歌剧院始建于1952年,隶属于文化部的国家歌剧院,是目前中国及亚太地区具有规模优势和实力的歌剧院。

中央歌剧院现有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和舞台美术工作部。歌剧团聚集着众多优秀的歌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大都曾获得过国内外声乐大赛的重要奖项,并一直活跃在中国及世界歌剧舞台上;合唱团绝大多数成员是全国各高等音乐学院的佼佼者,他们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和声音表现力,是目前国内具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合唱团体,演唱曲目广泛,涉及中外著名歌剧和声乐作品;交响乐团以擅长歌剧音乐演奏而闻名,并积累了丰富的曲目,经常参加国内外大型演出,是活跃并受欢迎的交响乐团之一;舞台美术工作部实力雄厚,除常年高质量完成剧院歌剧、音乐会演出的舞美工作外,还广泛参与中外重大演出和各类大型活动的舞美制作。剧院还聚集了一批颇具实力的作曲家、指挥家、导演、剧作家及舞台美术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剧院先后在中国首演、推出并保留了一批世界歌剧经典剧目,其中主要有《茶花女》、《蝴蝶夫人》、《卡门》、《詹尼·斯基奇》、《图兰朵》、《阿依达》、《艺术家的生涯》、《弄臣》、《费加罗的婚礼》、《奥塞罗》、《乡村骑士》、《塞维利亚理发师》等;积累了一批中国歌剧作品,如《刘胡兰》、《草原之歌》、《阿依古丽》、《第一百个新娘》、《马可·波罗》等。1988年夏,中央歌剧院应芬兰萨沃林纳歌剧节邀请,赴芬兰演出了《蝴蝶夫人》、《卡门》、威尔第《安魂曲》及中国音乐作品,得到众多媒体的一致好评。剧院还多次前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演出外国及中国歌剧,均受各方好评。自1992年以来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连续10多年参加澳门国际音乐节的重要演出,得到音乐节组委会、观众的肯定和高度认同。改革开放以来,剧院国际艺术化交流活动得到广泛的拓展。1986年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合作上演歌剧《波西米亚人》获得成功。1999年又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进行合作演出。2001年6月,与帕瓦罗蒂、多明弋、卡雷拉斯成功合作了“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广场音乐会”,为中国申奥出了力,为民族增了彩;同时不断地开创并拓展中华民族的歌剧艺术之路。

作为新世纪的国家级歌剧院,中央歌剧院将保持着开放性、国际性的发展原则,肩负着发扬民族文化和国际间合作交流的历史重任。

七、上海歌剧院

上海歌剧院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戏剧和声乐艺术表演团体。

数十年来,剧院曾在历史上铸造过令人振奋的成就,创作演出过众多影响深远的歌剧、舞剧、合唱、歌舞,以及声、器乐等剧(节)目。其中包括民族歌剧《海峡之花》、《大野芳菲》、《樱海情丝》、《西厢记》、《仰天长啸》、《楚霸王》、《雷雨》,交响合唱《中国,可爱的母亲》、《七月》、《钟声》,音乐剧《请与我同行》,民族舞剧《小刀会》、《奔月》、《凤鸡岐山》、《木兰飘香》、《大禹的传说》、《吴越春秋》等大型作品百余部,以及形式各异、别具风采的中小型作品上千个。在一系列轮换上演的保留剧(节)目中,还有中国歌剧《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红珊瑚》,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长恨歌》、《海韵》;外国经典歌剧与合唱作品《蝴蝶夫人》、《波西米亚人》、《托斯卡》、《图兰朵》、《奥涅金》、《罗密欧与茱丽叶》、《蝙蝠》、《卡门》、《阿依达》、《浮士德》、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创世纪》、《四季》、《弥赛亚》、《安魂曲》、《卡尔米那·布拉拿》等。此外,剧院还举办了大量的多种类型的音乐会和专题文艺晚会,承担了众多的录音、录像等制作任务。

上海歌剧院实力雄厚,曾经造就过一代又一代才华出众的创作和表演人才,涌现过一批在国际、国内享有声誉的著名艺术家,如歌唱家任桂珍、周碧珍、施鸿鄂;导演艺术家张拓、舒巧、李仲林;作曲家商易、萧白;指挥家司徒汉、曹鹏;舞蹈家周洁、顾红、张玉照、徐森忠等。承先启后,剧院目前的领军人物有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曹丁、林友声;著名作曲家陆在易、朱良镇;著名歌唱家魏松、杨小勇、岳彩福、陈海燕、王丽琴、和张峰、迟黎明等。剧院曾数十次派遣艺术使者,出访五大洲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传播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与此同时,还经常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来院合作排演,有力地增进了中外艺术交流。剧院现有演职员近300人,下设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舞剧团、舞美工场等部门。

八、大都会歌剧院

于1998年8月9日开业的杭州大都会歌剧院位于杭州国际大厦五楼,营业面积3200平方米,拥有欧洲复合式环绕立体声演艺大厅、多层豪华贵族看台,可容纳850名客人;其中贵族式KTV包厢附带酒吧、舞池和看台;专业现代舞台设有3个升降台(落差3.5米),前台伸缩并设二级升降,附带旋转台,台口两侧的可控彩色喷泉能变化多种高度和水花,固定底幕为三叠循环水幕,并配激光和电脑灯扫描。大都会旨在创立全国一流、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最豪华的现代港台歌舞演出的娱乐场所,由香港著名音乐策划人Davie携节目制作组、导演组及各地著名歌星和大都会艺术团、大拇指乐队共同向社会奉呈一种全新的现代港台歌舞娱乐;演出形式每天更换、每周全新更换,并且每月上旬、中旬、下旬不定期推出国家级明星和港台明星的演出。大都会歌剧院将突破传统的娱乐框架,创造一种全新的现代港台娱乐形式;同时给社会各界朋友提供商务、聚会、喜庆等活动的娱乐享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