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掘墓偷艺
2025年10月14日
第二节 掘墓偷艺

王羲之临钟繇《墓田丙舍帖》
钟繇,字元常,河南许昌人,汉末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汉明帝时官至太傅。钟繇之所以能在书法上名垂千古,是和他勤学苦练、30年痴情书法分不开的。相传,他对书法学习非常执著热衷,几乎已经达到痴狂的地步。
钟繇在少年时代就拜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刘德昇为师习字,10余年未曾回家。后来又随刘胜往抱犊山学书3年。为了练习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钟繇临终前对他的儿子钟会说,他精思学书30余年,做其他事情没有什么成就,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写字上了。夜里睡在床上,用手指在被子上摹画,时间长了,被子都被划破了。
钟繇练习书法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为了充分利用时间,钟繇平时即使和别人说话,也要蹲着用手指在地上写字。四周写满了换个地方再写。平时看什么东西都像是书法,梁武帝萧衍说他的字是“云鹤游天,天鸿戏海”。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则“掘墓偷艺”的故事,这故事说的也是钟繇。故事是这样的:韦诞也是当时一位书法家,据说他手头有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笔论”,因此他的书法水平非常高,当时人们都推崇他的书法,认为他是当朝第一书法家。钟繇想向韦诞借阅这本“笔论”,但韦诞就是不肯,三番五次地拒绝,钟繇气得捶胸呕血,幸亏曹操用五灵丹救了他一命。等到韦诞过世后,钟繇便派人从坟墓中挖出那本书,反复研究,终于了解了用笔的奥妙。
钟繇的真迹早已失传,现在人们见到的《宣示表》《荐季直表》《墓田丙舍帖》等帖都是根据王羲之的临摹本刻石拓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