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赵孟<img class="row1" src="images/P127_1273...
第二十六节 书画家赵孟
的故事
赵孟兆页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代孙。
赵孟兆页自小就非常喜欢读书,且很有天赋。小小年纪,就在父亲的要求下,给来访的客人背诵大段大段的诗文,得到来客的赞赏。他14岁时,由父亲推荐,他做了一个小官。但不久,宋朝灭亡后,他就一个人躲回家乡,打算潜心研究书画。
不久,元朝一位特使,名叫程钜夫,他是奉了元世祖之命,到全国各地寻访宋朝灭亡后,散落在民间的人才。不久,他打听到赵孟兆页。
赵孟兆页属于人世间罕见的美男子,身高体健,气宇轩昂,非常有气质,只要他一站出来,就能让所有人眼睛为之一亮,再加上他才高八斗,诗书字画样样精通。所以,当他一出现在元世祖的面前时,就立刻博得了元世祖的欢心。
经过交谈,元世祖决定将赵孟兆页留在自己的身边,其排位甚至在右丞相叶李之上。在别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件优差,但赵孟兆页觉得,自古以来,跨两个朝代的臣子,最好是远离朝廷,“一臣侍二主”是会遭后人耻笑的。但赵孟兆页不敢吭声,如果他拒绝,肯定会招来杀身之祸,更何况元世祖是一个性格暴烈的人。所以,赵孟兆页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打算以后再找机会脱离苦海。
一天,元世祖要成立尚书院,就要赵孟兆页代拟一篇诏书。这只不过是区区小事,赵孟兆页眨眼间就代拟好了。元世祖一读,不禁叹道:“写得好,把我要说的话全都说出来了。”
此后,赵孟兆页一直留在元世祖的身旁,是元世祖身边的红人。有一次,赵孟兆页骑马从宫墙外走过,不小心竟连人带马掉到护城河里去了。元世祖知道后,非常心痛,立刻命人做一项大工程:将宫墙朝后移两丈,将道路扩阔,以防止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还有一次,赵孟兆页家里缺钱用,赵孟兆页正找人筹钱,这事不知道怎样被元世祖知道了,他立即命人将钱送到赵孟兆页家里去。
虽然赵孟兆页仕途不错,但他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才华和影响,远超过政绩。在今天,我们仍能看到的《赵子昂行书集》《赵松雪小楷灵飞经》《赵松雪兰亭十三跋》等,均是赵孟兆页留下来的书法经典之作。
赵孟兆页的画也是同样出色,他曾画了一幅名叫“圆社图”的画,画中众人在踢球,神情动作,各人均不相同,被人称道不已。尤其他画的马,其踢、咬、奔、跑及跃,无不形神兼备。
他和妻子管道升非常恩爱,一生夫唱妇随。管道升也画得一手好墨竹梅兰,在当时广受好评,赵孟兆页也不敢小瞧她。常常管道升画好了竹,赵孟兆页含笑走上来,提笔作字赋,珠联璧合,传为佳话。
管道升为了画竹,可谓费尽了心思。时常半夜端坐,只因为看到月映竹影于窗,一坐就是大半夜。其后,画竹大有进步,就写了一部书,名叫《墨竹谱》,是一部很好的画竹入门之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夫妻两人都淡泊名利,只求生活得真实自然。管道升曾写了一首词,曰:“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处衾,死同一个椁。”
这首《我侬词》,后来经人谱曲传唱,传得更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