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陇运快客:从ISO认证到荣膺全国二级企业资质的腾飞之路

陇运快客:从ISO认证到荣膺全国二级企业资质的腾飞之路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3年公司率先在全省道路运输行业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认证,2005年取得了在国家商标专利局以“陇运快客”和6只龙雀注册的商标专利权。2004年4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当年被评为全省道路运输“双优双十佳百名标兵”优秀运输企业,2007年获得了全国道路旅客运输二级企业资质。

陇运快客:从ISO认证到荣膺全国二级企业资质的腾飞之路

——甘肃陇运(集团)快速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回顾

席双来

陇运快客公司,是我省第一家从事快速客运的专业运输企业,也是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系道路运输企业和全国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我亲自参与了公司的组建与管理,也见证了公司初创时的艰难,获得了公司欣欣向荣的喜悦。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我人生经历的一笔宝贵财富。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企业品牌优势,先后组建了四个品牌加盟公司和一个分公司,使该企业由最初的一线四车发展成为国家道路一级企业。目前,公司(含各子公司)拥有各种高等级客车375台、营运线路87条,形成了以省会兰州为中心、覆盖全省大多数地州市、辐射周边省区、连接东南沿海浙闽两省的快速客运网络。2003年公司率先在全省道路运输行业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认证,2005年取得了在国家商标专利局以“陇运快客”和6只龙雀注册的商标专利权。2014年,被国务院安委办确定为营运车辆GPS视频动态监控安全管理工作全国推广示范单位,公司取得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资质,被中国道路协会评为“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 陇运快客公司是甘肃道路运输行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产物。早在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对交通运输业实行了“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起干”的市场开放政策,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省交通厅审时度势,决定组建甘肃一家专门从事快速客运的现代运输企业。1999年10月,省交通厅下发了《关于同意成立甘肃省陇运快客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要求省运管局负责陇运快客公司的筹建。在省运管局筹备小组沟通协调下,省公路局、兰州汽车运输集团、平凉汽车运输公司同意与省运管局共同投资成立陇运快客公司,并签订了《甘肃省陇运快客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股东协议书》,就陇运快客公司的性质、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等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订立了《甘肃省陇运快客有限责任公司章程》。2000年4月13日,公司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注册,宣告正式成立。同年5月18日,陇运快客公司举行了成立大会暨首班班车发车仪式,标志着公司正式投入运营。

陇运快客公司的成立,实现了甘肃快速客运零的突破,是甘肃道路运输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但是,如何把快速客运事业经营好、发展好,对于公司领导和员工来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公司首先从确立企业的发展思路入手,按照省交通厅提出的“先行探索、总结经验、夯实基础、创立品牌、稳步发展”的总体要求,确立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公车公营、公司化经营的经营理念,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管理、人力资源、收入分配、财务管理等,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从2000年5月公司运营开始,就采取一站式直达和陆地航空服务方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了广大旅客的青睐,经营效益逐步提升。同时,也引起了省内运输企业的关注和兴趣,不少企业提出了与陇运快客公司合作发展快速客运的愿望。公司顺应市场变化的形势,经过与这些企业充分的协商沟通,采取以加盟经营的方式在各地组建陇运快客公司,统一使用陇运快客公司的标志,统一采用陇运快客公司的服务标准,统一按照陇运快客公司的经营方式经营。从2000年11月到2003年8月,陇运快客公司先后与天水、庆阳、平凉、武威临夏等运输公司成立了6个加盟公司,加上陇运快客兰州分公司,经营机构达到了7个。加盟经营公司逐步扩大,企业营运车辆由运营之初2000年的4辆增加到2003年的22辆,客运班线从1条增加到了6条,客运班次由4班增加到了18班,快客经营规模和能力迅速在全省处于领先行列。

从2003年下半年起,公司进入了调整提高阶段。在加盟公司中,由于一些运输企业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改制,产权关系发生了调整,企业性质发生了变化,另外,还有个别加盟公司因为管理松散、经营不善,导致严重亏损,不但影响了陇运快客公司品牌战略的实施,还影响了陇运快客公司的稳定发展。因此,经双方协商,公司先后转让了在天水陇运快速客运公司的股份,解除了与临夏、武威陇运快速客运公司的加盟关系。在理顺与其他加盟公司关系的基础上,公司修订了《加盟公司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双方的权力、义务和责任。通过经营结构的调整,虽然公司的经营规模有所缩小,但是与合作企业的关系更加协调,整体竞争能力得到了加强。在调整经营机构的同时,公司把更大的气力放在了深化内部改革、加强企业管理上,完善细化了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健全了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改革和优化了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更加规范,经济效益稳步增长。2004年4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当年被评为全省道路运输“双优双十佳百名标兵”优秀运输企业,2007年获得了全国道路旅客运输二级企业资质。(www.daowen.com)

2008年之后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公司和各加盟企业的经营顺利推进,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截至2014年12月,陇运快客公司客运车辆达到了 85辆,全部为高一级及以上车辆,营运班线达到29条,班次达到了83 班,运营里程达到2.6万余公里,比快速扩张阶段的2003年分别增长了286 %、383 %、151%和608 %,公司经营基础更加牢固,企业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新时期。公司这一时期工作的重点除了拓展市场、充实运输装备、扩大品牌影响力外,继续推进了内部的改革与管理。在人事管理上,公司首先在生产一线的驾驶员和乘务员的收入分配上做了绩效挂钩的尝试,实行单车核算制度,引入了利润考核,规定单车盈利,驾驶员可获得盈利额2%的奖励,亏损则按亏损额1%处罚,当月考核,次月兑现。为了增强驾乘人员爱护车辆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公司又先后推出了新的《单车成本考核办法》和《驾驶员、乘务员超额营收提成办法》,两个办法实施后,材料费用支出明显下降,营业收入出现了明显提高。以工效挂钩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在驾乘人员中的成功实践,坚定了公司领导班子在全公司推行新的分配制度的决心。公司把工效挂钩办法扩大到了生产一线人员,对售票员、行包员、修理工等岗位实施了保底加提成的分配办法。保底就是确保员工基本工资,提成就是在员工超额完成营收计划或工作任务时,按照不同的比例取得奖励工资。反之,如果完不成计划或者造成损失的,则按差额或损失额的一定比例处罚。所以能不能得到提成或者能够得到多少提成,完全取决于员工的工作成果。这些制度实施后,激发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围绕工效挂钩这个核心,公司持续不断地对管理人员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完善,先后出台了5个与管理人员分配问题有关的制度,这些制度明确地确定了管理岗位的编制、职数、职责、基本工作任务,并把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分解为考核指标,分季分年进行考核。其中季度考核除了考核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情况外,还纳入了对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的考核。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的季度绩效工资挂钩,促使管理人员不仅要努力完成工作任务,而且要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年度考核把管理人员的考核分为岗位工作考核和综合考核两个部分,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个人德、能、勤、绩、廉情况按层级分别细化为9项和13项指标,经民主考核和组织考核并按权重计算出考核成绩,考核成绩则与年终奖金和绩效工资的分配挂钩。通过细化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大幅提高了评价管理人员的准确性、科学性。考核结果与收入分配挂钩,同样提高了分配的公平性,不仅使每个管理人员明确了自己职责是什么,每月每季和全年的任务是哪些,更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效率去完成。经过对分配制度持续不断的改革完善,公司已经形成了比较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公司在企业内部推行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公开竞聘和一般管理人员的双向选择,细化了从公司经营班子成员到普通员工的季度、年度考核办法,把工效挂钩分配制度覆盖到企业全部人员岗位。

安全是运输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把安全生产组织列为首批必须设立的机构之一,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分公司经理、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立了安全质量部,各分公司设立了车辆技术员、安全调度员和车辆维修人员岗位,明确了各级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的职责,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覆盖到了运输生产各部门和各环节,保证了运输安全从经营起步就处于可管控的状态。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道路状况、运输组织和员工结构等安全管理因素的变化, 2003年,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分公司设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保留原有安全生产专职部门和兼职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又在分公司设置了安全管理岗位,形成了安全生产三级管理体制。通过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内部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做到了从领导到部门、到每辆单车和每个驾驶员、维修工,人人头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指标,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在推进安全生产组织建设的同时,根据快客运输的特点,结合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和企业实际,公司先后制定了《驾驶员安全管理办法》《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事故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等23项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了《事故处理流程》《违规处理流程》《监控工作流程》《车辆保险办理流程》等工作流程,形成了初步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安全生产环境的变化,公司根据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又修订完善了《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车辆日常例检强制二保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陇运快客公司安全生产奖罚制度》《行车事故管理办法》《陇运快客公司准驾证制度》《节假日领导代班、中层管理人员值班制度和安全行车信息告知制度》《GPS视频车辆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安全应急保障体系防范预案》《防洪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等安全管理办法,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操作上更合理,管理上更有效。为了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公司建立了“12351”安全管理体系,即“一统两源三卡五证和安全一票否决制”,其中“一统”指《安全管理系统》,是教育培训管理者和驾驶人员安全管理及行车知识的载体;“两源”指两个源头管理,一个是发车前车站对车辆的安全检查,一个是对驾驶员的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三卡”指安全学习考核卡、车辆季度检审卡和二级维护卡,是考核驾驶人员状态和车辆技术状况的手段;“五证”指驾驶证、行车证、从业资格证、内部准驾证和承运人责任保险证,是检查驾驶人员资格、车辆营运资格的依据;“一票”指安全一票否决制,凡是与安全生产相冲突的一切经营业务、经营活动和经营项目,均实行一票否决制。经过对各项安全管理办法、措施的不断充实完善,公司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基本满足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兴安”,打造“人防技控”相结合的事故预防体系。2002年,公司率先建成了全省道路运输行业首个GPS监控平台,并在全部运营车辆上安装了车载终端,第一次获得了车辆运行动态信息和依据信息对车辆运行进行实时调控的能力,遏制住了窜线经营、超速行驶的现象,明显增强了运输安全的可控性。2010年又引进了全球移动通信(GSM)、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网络通信与数据处理等技术,扩展了监控平台的功能;2011年,利用移动通信和网络通信技术升级的时机,在营运车辆终端安装了4路视频监控设备,通过视频网络传输系统,把运行车辆内外的实况传回公司监控平台,实现了车辆运行状况的可视化。监控平台安全监控人员通过视频及时掌握驾驶员的驾驶操作、精神状态、旅客安全带佩戴和车内安全情况,还可通过第四路视频掌握车辆周边路况。监控人员在监控中一旦发现驾驶员违规操作或者是聊天、抽烟、打电话、吃零食等违规行为,立即通过无线语音系统进行提示和纠正,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引发行车事故的人为因素,形成了驾驶员和安全监控人员对行车安全的双向控制、互为补充的安全保障机制,提高了车辆运行的风险防范能力。由于高级客车集成了汽车制造的先进技术,能够提供比普通客车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所以公司在经营之初就确定了车辆配置高标准、高档次、高可靠性的原则,把高级客车作为营运车辆的唯一选择。从2000年购置第一批客车开始到现在,公司选用的都是高一级及其以上的客车,并按照8年左右时间进行更新。即是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也坚持宁高不低、宁缺毋滥的原则,绝不降低配置标准。为了使车辆保持良好的技术和安全状态,公司建立了安全管理员、驾驶员和维修人员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车辆日常技术检查和维修体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车辆存在的安全问题,使公司车辆完好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对车辆安全运行的实时管控,改变了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显著地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管控能力,公司成为全省道路运输行业事故发生率最低的企业之一,特别是近几年保持了无重大责任事故的良好状态。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肯定,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2014年4月向全国发出了学习推广甘肃陇运快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通知。

在经营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五年来,公司致力于以“陇运快客”品牌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平安运输、和谐陇运”,全方位构建了企业文化的总体框架,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实力,公司上下凝心聚气、和谐共处,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公司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陇运文化”理念。公司在不断壮大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彰显行业特色,打造“陇运文化”,创建“车厢文化”。陇运快客在全心打造“陆地航空式服务”的同时,结合行业特色,公司确立了创建“车厢文化”,开展企业文化宣传,为旅客提供温馨舒适服务的活动。统一车身颜色,在车体上喷涂“陇运快客”、吉祥物(六个一组“龙雀”)企业品牌标志,增强旅客对公司形象识别。利用车载电视宣传企业文化,提升公司知名度。乘务员统一佩戴 “欢迎乘坐、陇运快客”的宣传绶带,表达企业服务理念。旅客上车后,乘务员致欢迎词,介绍公司概况、班车运行情况,安全乘车告知、沿途风土人情、旅游景点等,营造“家”的环境。行车途中免费提供饮用水,车随配备晕车药等服务项目。多年来,公司通过开展“车厢文化”建设,创立了特色服务,赢得了旅客信任,得到社会认可。积极开展职工演讲活动。2007年5月18日,在陇运快客成立日,公司组织开展了以“平安运输,和谐陇运”为主体的青年员工演讲活动。参加演讲的人员大部分来自工作生产一线,各自结合本职岗位工作,回顾成长经历,畅谈工作体会,展望公司发展,抒发个人理想,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传播了正能量。同时,开展“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从2004年开始,公司在兰州至平凉客运班组开展了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 按照“快捷、安全、舒适”的要求,开展了温馨旅途的特色服务,营造文明高雅的陇运“车厢文化”,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旅客一致认可。2001年兰平线客运班组被交通部、中国公路工会授予全国汽车客运系统优秀班组,2007年团省委、省交通运输厅授予兰平线班组“青年文明号”称号。2008年,公司在“八一售票点”开展了“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投入近50万元对售票点进行装修,安装了候车座椅、配备了电视、饮水机,开通了微机联网售票,改善旅客乘车环境。建立了岗位责任制,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坚持“文明用语、礼貌服务”,做到旅客进门有问声,出门有送声,递上一杯水,送上一份报,让广大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2009年,公司“八一售票点”被授予省交通系统“巾帼文明岗”称号。在此基础上,2012年公司又在兰州至天水客运班组开展了“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2013年兰州至天水客运班组被省总工会授予“工作先锋号”荣誉称号。为了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为职工提供学习活动场所,公司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资近10万余元,建成了职工活动室,配备了书籍、杂志,电视、电脑及体育活动器械;利用办公场所建立了企业文化宣传廊,设置了反映公司精神面貌的陇运风采、廉政建设、企业文化、荣誉展示、领导关怀等宣传展板;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光荣榜”“学习园地”“司务公开栏”;建立了公司网站,开辟了企业文化、旅客投诉、班线运行等窗口,方便了与旅客沟通;制作了企业宣传片在相关媒体上播放,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关注陇运快客,提升公司知名度,增强员工荣誉感。逢年过节,公司还组织开展职工和家属联谊会,发放慰问信表达公司祝福;凡遇公司老职工过生日,公司都会送上一份礼品;婚丧嫁娶、生病住院,公司工会都会派人前往,点点滴滴细微的关怀,体现出公司的文化理念,展现了“陇运人”的风采。十几年来,公司涌现出了17 个先进班组、49个先进部门,194人次被评为优秀员工。

随着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管理机制更具活力,进一步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协调高效开展,公司经营收入和经营效益持续保持了增长,截至2014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为4933.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为2065.5万元。 累计上缴税金1814万元。2009年,公司被评为全省道路运输行业文明单位,2011年,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2年,获得全国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资质。 经过15年的拼搏奋斗,陇运快客公司基本实现了2001年发展战略所提出的“三步走”的主要目标,企业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陇运快客公司在走过15年的创业历程后,依然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具备了实现新的发展、走向新的辉煌的坚实基础。展望未来,陇运快客公司仍然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诸多的发展机遇,未来5年和更长一段时间,是道路运输行业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陇运快客公司大有作为的发展新阶段。在看到机遇和优势的同时,陇运快客公司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短板,在一定程度上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譬如经营方式单一、多元化经营结构尚未形成、抗风险能力较弱,站场及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等问题;但是,公司发展的基本格局仍然是优势和不足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发展的优势多于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机遇大于面临的挑战,企业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时期。因此,陇运快客公司将继续坚持“发展、安全、稳定、效益”的总体思路,紧紧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期,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扎实工作、攻坚克难,紧随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把陇运快客公司建成一个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机制先进、经营管理规范、竞争能力强劲、经济效益良好、员工生活幸福、发展充满活力的道路运输骨干企业,实现企业新的跨越和更大的辉煌。

(作者系甘肃省公路运输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甘肃陇运集团快速客运公司董事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