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偿债能力分析:洋河股份项目活动一

偿债能力分析:洋河股份项目活动一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需注意的是,采用现金比率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时,应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分析相结合。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洋河股份项目活动一

【知识准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还有利于所有相关者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内容受企业负债和偿债所需资产的制约,偿债能力分析通常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或者说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时可以变现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或者说是在企业长期债务到期时,企业盈利或资产可用于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又称为支付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相当重要。如果一个企业缺乏短期偿债能力,不仅无法获得有利的进货机会,而且会因无力支付其短期债务,不得不出售长期投资股票债券,或者拍卖固定资产,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者必须重视短期偿债能力。

衡量和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通过分析这些比率,可以看出企业现有的现金支付能力和应付逆境的能力。

(一)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偿债能力最简单和最常使用的一个比率,它是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表明了企业在一年内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一年内可变现的流动资产作保障。因此,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可以变现的流动资产数额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获得清偿的机会越大,债权人的风险也越小。但是,流动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该比率过高,可能是企业过多的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上,未能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使资金周转可能减慢,进而影响其获利能力。如果一个企业长期的获利能力低下,就必然反过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需注意的是,流动比率高,并不一定说明其债务一定能够偿还。因为,该比率还需进一步考虑流动资产各项目的构成情况及各项流动资产的实际变现能力。

(二)速动比率

为了弥补流动比率没有揭示流动资产的分布和构成的缺陷,人们提出了速动比率。这一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资产是指那些可以迅速用于支付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它能比流动比率更直接更明确地测验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大于等于1较为适宜。从理论上看,速动比率大于等于1,即速动资产额大于等于流动负债额时,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应该是较强的。但是,速动比率也不是绝对的,不同行业也有所差别,所以要参照同行业的资料和本企业的历史情况进行判断。商业零售业、服务业的速动比率可以低一些,因为这些行业的业务大多数是现金交易,应收账款不多,速动比率相对较低,而且这些行业的存货变现速度通常比工业制造业的存货变现速度要快。影响速动比率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中有较大一部分不易收回,可能会成为坏账,那么,速动比率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此外,季节性的变化,可能使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不能反映平均水平,进而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度。

需要说明的是,速动资产应该包括哪几项流动资产,目前尚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不仅要扣除存货,还应扣除待摊费用、预付账款等其他流动性能较差的项目。

(三)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企业的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流动资产中有多少现金能用于偿债。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和短期有价证券。短期有价证券一般指短期投资和应收票据。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流动负债×100%

现金比率是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进一步分析,较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而言则更为严格,因为现金流量是企业偿还债务的最终手段。如果企业现金缺乏,就可能发生支付困难,将面临财务危机,因而现金比率高,说明企业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对短期债权人的保障程度高。但是,如果这个比率过高,可能是由于企业拥有大量不能盈利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所致,企业的资产未得到有效的运用,会影响企业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

一般来说,现金比率在20%以上比较好。需注意的是,采用现金比率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时,应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分析相结合。

(四)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上述偿债能力指标,都是从财务资料中取得的。还有一些财务资料中没有反映出来的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甚至影响力相当大。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应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

1.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银行已同意、企业未办理贷款手续的银行贷款限额,可以随时增加企业的现金,提高支付能力。这一数据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必要时应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2.准备能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

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可将一些长期资产很快出售变为现金,增强短期偿债能力。企业出售长期资产,一般情况下都是要经过慎重考虑的,企业应根据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辩证关系,正确决定出售长期资产的问题。

3.偿债能力的声誉

如果企业一贯有良好的声誉,在短期偿债方面出现困难时,可以很快地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办法解决资金的短缺问题。提高短期偿债能力这个能增强变现能力的因素,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信用声誉和筹资环境

4.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

或有负债是有可能发生的债务,对这些或有负债,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作为负债登记入账,也不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如已办理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产品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赔偿、尚未解决的税额争议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诉讼案件和经济纠纷案可能败诉并需赔偿等,这些都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但要作为附注列示,这些或有负债一旦成为事实上的负债,将会加大企业的偿债负担。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或者指在企业长期债务到期时,以企业盈利或资产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需要结合长期负债的特点,在明确影响长期偿债能力因素的基础上,从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两方面对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进行计算与分析,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基本状况及其变动原因,为企业进行正确的负债经营指明方向。一般来说,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不同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前者更加重视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和有形净值债务率等。

(一)资产负债率(www.daowen.com)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也称为负债比率或举债经营率,反映的是债权人为企业提供的资金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和企业负债经营的程度,它是衡量企业全部偿债能力的主要和常用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作为表明每单位资产总额中负债所占比例的财务指标,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通过这个指标的分析,可以衡量企业总资产中权益所有者与债权人所投资金是否合理,但是,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对该指标有不同的理解。

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是长期债权人依赖企业资产提供的安全边际,可以说明企业信用的物质保障程度,衡量企业举债经营的风险程度。资产负债率越低,债权资金的安全边际越高,企业信用的物质保障程度越高,风险越小。因此,对债权人来说,此比率越低越好。

股东的角度看,企业通过举债筹措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金在经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所以,股东所关心的是全部资本利润率是否超过借入款项的利率,即借入资本的代价。若总资产收益率高于借款利息率,股东就可以利用举债经营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此时,股东希望此比率越高越好。若相反,运用全部资本所得的利润率低于借款利息率,则对股东不利,因为借入资本的多余的利息要用股东所得的利润份额来弥补,股东希望此比率越低越好。

从经营者的立场看,他们既要考虑企业的盈利,又要顾及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资产负债率作为财务杠杆,不仅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状况,而且反映管理当局的进取精神。如果企业不利用举债经营或负债比率过小,则说明企业比较保守,对前途没有信心,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差。但是,负债必须有一定限度,超出债权人的心理承受程度,企业就会举债失败。如果负债比率过高,由于财务杠杆效应,企业的财务风险将增大,一旦资产负债率超过1,则说明企业资不抵债,有濒临倒闭的危险。

(二)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又称为负债权益比率,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与所有者提供的资金之间的比例及企业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该项指标反映了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股东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股东立场看,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多借债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此外,企业性质不同,获得的现金流量不同,产权比率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现金流量比较稳定的企业相对较大,同类的企业产权比率相比较,往往可以反映出企业的信誉和财务风险,该指标越大,则财务风险越大。

产权比率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它与资产负债率具有共同的经济意义,两个指标可以相互补充。

(三)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也称利息支付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当期支付利息费用的比率,常用于测定企业以所获取利润来承担支付利息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企业偿还负债利息的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风险越小;反之,企业偿债能力就越差。该指标表面上是从企业偿债资金来源的角度去揭示企业偿债利息的支付能力,实际上也有助于揭示企业偿还全部负债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差。

(四)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资产的比率。有形净资产是指股东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后的净值,即股东具有所有权的有形资产净值。有形净值债务率的计算公式为: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无形资产净值)× 100%

有形净值债务率指标实质上是产权比率指标的延伸,其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了公司清算时债务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五)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通过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计算出来的各种比率评价和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以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长期租赁

当企业急需某种设备或资产而又缺乏足够的资金时,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解决。财产租赁有两种形式: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是由租赁公司垫付资金购买设备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合同规定支付租金(包括设备买价、利息、手续费等)。一般情况下,在承租方付清最后一笔租金后,其所有权归承租方。因此,在融资租赁形式下,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进行管理,相应的租赁费用作为长期负债处理。这种资本化的租赁,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已经包括在债务比率指标计算之中。

当企业的经营租赁量比较大、期限比较长或具有经常性时,则构成了一种长期性筹资。这种长期性筹资虽然不包括在长期负债之内,但到期必须支付租金,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如果企业经常发生经营租赁业务,应考虑租赁费用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2.担保责任

担保项目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涉及企业的长期负债,有的涉及企业的短期负债。在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时,应根据有关资料判断担保责任带来的潜在长期负债问题。

3.或有项目

或有项目是指在未来某个或几个事件发生或不发生的情况下,会带来收益或损失,但现在还无法肯定是否发生的项目。或有项目的特点是现存条件的最终结果不确定,对它的处理方法要取决于未来的发展。或有项目一旦发生,便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企业不得不对它们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时也要考虑它们的潜在影响。

【实务训练】

实训8−3 根据万科和佛山照明2009年的会计报表,计算两个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并分析两个企业偿债能力的差异和原因。

【思维培养】

结合财务杠杆的分析,试说明为什么偿债能力指标并不是越大越好?从而可以看出企业的财务安排不能从单方面进行,而应从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来进行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