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精细加工与信息处理路径:信息加工动机和能力的影响

精细加工与信息处理路径:信息加工动机和能力的影响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认为个体说服路径受到个体对信息实施精细加工的程度不同的影响。如果精细加工的可能性高,个体倾向于通过中枢路径改变态度;相反,如果精细加工的可能性低,个体倾向于通过边缘路径改变态度。信息加工动机与消费者产品介入度有关,信息加工能力与消费者产品知识有关。

精细加工与信息处理路径:信息加工动机和能力的影响

ELM模型又称为详尽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简称ELM),它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E.派蒂(Richard E.Petty)和约翰·T.卡乔鲍(John T.Cacioppo)提出的,它在消费者信息处理研究领域内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现代消费者信息处理中常用的理论模型。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认为个体说服路径受到个体对信息实施精细加工的程度不同的影响。如果精细加工的可能性高,个体倾向于通过中枢路径改变态度;相反,如果精细加工的可能性低,个体倾向于通过边缘路径改变态度。

中枢说服路径认为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是经过综合信息和认真考虑的结果;引发的态度改变更加持久,也更加稳定。面对说服诉求,个体通常会留意到它们;然后从回忆中提取与之有关的联想、形象和经验;对诉求信息进行考察和精细加工;对比分析从诉求中获取的信息和从记忆中提取的信息,进而形成关于事物优缺点的评判;据此形成对客体的总体评价和态度判断。也就是说,当介入程度高的时候,消费者采用更多的是中枢说服路径。

边缘说服路径认为消费者面对说服诉求时,很少仔细审查信息,个体态度的改变并非考虑了对象本身的特性或证据,而是只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信息处理,这个过程需要很少的认知资源,不需努力权衡相关信息就可以完成评价。此时,消费者是否接受说服诉求不是基于对相关信息的深思熟虑,而是根据各种外在的暗示进行简单推论;对产品的评价主要来自于重复、暗示、线索以及整体的知觉等,如讯息的代言人、音乐、图片等来形成他们的态度,此时较偏向情感性的处理。引发的态度改变更加短暂,对于未来的行为也较没有预测力。(www.daowen.com)

Cacioppo和Petty(1981)指出两种路径对说服过程的影响是此消彼长的,即随着中心路经的处理对说服过程的影响增加,边缘路径处理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会降低。但中枢路径与外围路径都可能同时存在,所不同的只是哪一种途径较为强势,较为有主宰力量。

根据ELM模型,信息处理和态度改变依赖于信息处理的深度和数量。品牌延伸信号在对母品牌钟爱的反馈评价中发挥的作用,受到消费者信息加工深度和数量的影响。而影响程度受到消费者的信息加工动机和能力的影响。信息加工动机与消费者产品介入度有关,信息加工能力与消费者产品知识有关。因此,品牌延伸研究将产品介入度作为调节变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