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狄德罗与《百科全书》:启蒙运动的发展

狄德罗与《百科全书》:启蒙运动的发展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推动启蒙运动全面前进的动力发生转变。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编撰的《百科全书》成为凝聚人们理想、推动启蒙运动全面前进的动力。随后一段时间,狄德罗受到亵渎宗教的控告。然而,联系到以往不良记录,狄德罗因这项工作遭到起诉并被判短暂入狱。不仅如此,狄德罗等人通过《百科全书》的出版事业,将继续壮大和巩固启蒙运动的联盟。马尔维因故退出之后,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开始共同肩负编辑《百科全书》的责任。

狄德罗与《百科全书》:启蒙运动的发展

1749年之前,牛顿自然哲学作为一面旗帜,引导其信徒投身自由批判,这一度是法国启蒙运动初期发展阶段的标志。随后,推动启蒙运动全面前进的动力发生转变。狄德罗(Diderot,1715—1784)和达朗贝尔(d'Alembert,1717—1783)编撰的《百科全书》成为凝聚人们理想、推动启蒙运动全面前进的动力。这项启蒙运动的事业从1751年《百科全书》第一卷交付读者,到1772年狄德罗完成其负责的编辑任务,共出版17卷文字,11卷图版,整个过程历经20余年。[11]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命运多舛,与之相关的历史反映了法国启蒙运动如何向一场社会运动转变,并揭示出近代科学革命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在这一过程中,近代自然科学虽然不是指导力量,但继续将人们团结起来,在社会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713年,狄德罗生于法国东部朗格勒的一个普通手工艺人家庭。他在耶稣会学校的学业非常优秀,这促使父母允许他到巴黎继续深造。上学期间,狄德罗阅读了许多数学科学前沿著作,牛顿自然哲学对其成长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18世纪30年代,他甚至一度计划对牛顿的《原理》做法语评注。青年时期的狄德罗从事翻译和写作,靠手中的笔维持生计。1740年,他撰写了《对世界的天文学和物理学的描述》的手稿。1748年,狄德罗出版了《关于若干数学问题的论文》,该书记录了他在这一时期的科学工作(Diderot,1875b)。这些作品表明狄德罗熟悉分析的数学知识,也重视新的概率论知识。到40年代中期,狄德罗虽然独立探索科学奥秘,但能紧跟当时的学术前沿,特别是数学发展潮流。

狄德罗与法国文化学术界广泛交往,结识了许多重要的同伴。日内瓦人卢梭于1742年抵达巴黎后,直接会见了狄德罗。他们很快成为朋友,并结识了孔狄亚克(Condillac,1714—1780),达朗贝尔随后也加入他们的行列。到1746年,几个人已经每周在巴黎市内聚会。通过此类聚会,他们巩固了联系,逐渐成长为启蒙运动的核心人物(Rousseau,2000)。

几个核心人物在40年代中期建立起的社会联系,主要以文学共和国的价值观、公共哲学家的理想为纽带。这些价值观是启蒙运动开启之时确立起来的。伏尔泰最初将来自英格兰、荷兰的哲学和政治理论与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独立的理念相融合,主张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坚持批判、思想自由和公正的原则。上述价值观成为18世纪中期以后启蒙运动的核心内涵。而通过公开斗争,牛顿自然观与现代社会和政治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1746年,狄德罗匿名出版《哲学沉思录》,开始阐述自己的思想。尽管狄德罗没有建立完整的哲学体系,但这并未削弱其作品中蕴藏的批判力量。就像帕斯卡的《沉思录》一样,狄德罗用格言的形式撰写这部作品。他以优雅隽永的文笔和咄咄逼人的气势,对抗学术暴政和教会权威,挑战既定的社会秩序,反对笛卡尔和马勒伯朗仕的自然哲学。尽管所涉内容令传统主流社会感到不安,且没有获得官方认可,但这本书却广泛流传。同年,巴黎最高法院下令销毁该书。在近代印刷技术和欧洲出版业逐渐走向成熟的18世纪,销毁令并不能禁止印刷书籍的发行和流通,反倒有可能刺激被禁书籍的传播。[12]

虽然该书是匿名出版,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狄德罗是其作者,但他的名字已出现在巴黎警方的文件中。禁书给狄德罗贴上了标签,使他成了道德上放荡不羁,认识论上充满怀疑,宗教信仰上离经叛道的自由思想者,甚至对那个时期保守知识分子的话语也产生了影响。随后一段时间,狄德罗受到亵渎宗教的控告。巴黎当局查禁他的作品,并监视其活动。

但是,这位哲学家并未停下脚步,继续非法出版小册子。在接下来的《怀疑论者的漫步》(1747)和《轻率的小宝贝》(1748)中,他让神圣的基督教思想和世俗的哲学观点同台竞技,阐述自由不羁的批判哲学,甚至也讽刺相互争论的牛顿派和笛卡尔主义者(Diderot,1875a;1875c)。如果将这一时期的作品罗列在一起,人们可能会发现狄德罗试图在学术研究和写作中,调和社会伦理、个人自由、社会生活等议题间的关系。

1749年,狄德罗的代表作《盲人书简》出版。他在其中描绘了一个盲人数学家的故事[13],最终落脚到“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上。作者没有提供任何现成答案,仅仅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开放式探讨(Diderot,1875d)。然而,联系到以往不良记录,狄德罗因这项工作遭到起诉并被判短暂入狱。为了减轻他的牢狱之苦,伏尔泰为其上下奔走。这一事件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使他们开始并肩与迷信、宗教权威以及政治专制的旧制度作战(Wilson,1972)103—116

18世纪40年代,未来《百科全书》的编辑和哲学家同伴们,从各自的社会立场出发,开始踏上一条现代思想的新航路。在十几年前,伏尔泰已为它标示出价值观的航标。牛顿力学及其自然观并不是将他们团结在一起的核心信条,但与之相关的思想立场却扮演了积极的角色。不仅如此,狄德罗等人通过《百科全书》的出版事业,将继续壮大和巩固启蒙运动的联盟。

1745年,由于钱伯斯(Chambers,1680—1740)的两卷本《百科全书》在英国十分畅销,负责出版狄德罗作品的出版商计划与他人联合推出该作品的法译本,并很快着手为这个富有商业前景的项目招聘编辑。由于绝大部分工作对科学技术素养的要求都很高,于是皇家科学院的成员便成为首选。1745年夏天,科学院几何学部的马尔维(Malves,1713—1785)受邀接手钱伯斯《百科全书》的翻译编辑工作(Wilson,1972)75—78。狄德罗和达朗贝尔随后也加入了这个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翻译钱伯斯《百科全书》的计划转变成一项庞大的出版工程。

马尔维因故退出之后,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开始共同肩负编辑《百科全书》的责任。此时的出版计划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翻译英国人的作品了,新的目标是编撰一部涵盖科学、技术和产业领域知识成就的综合词典,或者说是一部彰显人类理性的“百科全书”。1750年发布的认购说明书收录了人类知识谱系,试图对全部认知活动进行分类,进而勾勒出知识世界的完整图景。其中,数学家将撰写数学条目,工程师完成工程技术词条,化学家负责化学内容的编撰。

图3 《百科全书》第一卷的标题页(www.daowen.com)

图书标题之下的文字指出,该作品是由一个文人团体撰写的(par une société des gens des lettres)。

狄德罗和达朗贝尔邀请了几十位学者加入这项计划,共同为《百科全书》撰写词条。狄德罗强调,没有一个人能处理全部科学技术知识,也没有一个人能在有生之年获得全部经验。基于这种认识,为了推进编撰工作,《百科全书》需要分工协作来完成(Diderot,1876a)。1751年6月,《百科全书》第一卷面世。两位主编为其撰写了大量词条,不过,该项工作主要是由编辑组织的一个学者和作家群体或哲学家团队完成的。伏尔泰、卢梭、孔狄亚克和孟德斯鸠等人均在作者之列。[14]达朗贝尔调动皇家科学院的成员们也参与进来。比如,博物学家布丰就被视为撰稿人之一,虽然他没有直接撰写词条,但其著作常被引用。参与撰稿的学者还包括18世纪的许多著名学者和作者,比如杜尔哥(Turgot,1727—1781)、霍尔巴赫(Holbach,1723—1789)、杜克洛(Duclos,1704—1772)、魁奈(Quesnay,1694—1774)等。他们受邀加入撰稿人行列,有效提升了合作者网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作者来源不同,但他们都认同服务公众的理念。在描绘人类知识系统过程中,他们走在了一起,并获得了“百科全书派”的集体身份。[15]这个称呼被许多人视为荣耀,并日益和法国启蒙运动中涌现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形象交叠在一起。从某种角度看,百科全书派可被视为一个有机的联合体。他们具有批判力,思想充满哲理,广泛传播有价值的知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在法国传统社会不断蜕化为现代社会过程中,《百科全书》参与塑造了现代学者和知识分子的新形象,并引导法国启蒙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并非所有百科全书派都同样热衷这项工作。可能由于工作环境日益恶化等原因,达朗贝尔辞去了编辑一职(李文靖,2009),狄德罗成了这一出版计划的关键人物,后者最终将其落实为名垂千古的事业。他在这个方面的努力很早就开始了,1751年2月,拜迪耶(Berthier,1704—1782)神父公开批评《百科全书》的发行说明书,而狄德罗很快就回敬了一篇充满讽刺的批判文章(Diderot,1876b)。随着《百科全书》各卷的出版,来自耶稣会的批评越来越激烈。从那时起,狄德罗就开始为自己和所从事的事业不断斗争。在拜迪耶等批评者看来,百科全书派想推翻既定的传统社会秩序。这类公开的斗争使启蒙运动的观念更加清晰,与外界的论战使得撰稿人之间的矛盾得以缓和,也似乎让这个学者共同体肩负起某种社会职能。百科全书派在法国官方体制内没有正式地位,但从某个角度看,它就像其他机构或社团一样,是由独立的学者或作家个体组成的有组织的联合体,致力于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增进公共福祉。从某种角度看,它甚至与某些官方机构或社团形成了竞争,波旁王朝不会忽略对它的监管和控制。

王朝的官员免不了怀疑百科全书派及其工作。第一卷中对一些词条的解释没有标出作者,从内容看不符合传统意识形态,容易让人联想起伏尔泰阐述洛克和牛顿时采取的立场。狄德罗的文本总是渗透着批判的、自由主义的态度,难免激起争论。《百科全书》中运用了交叉引用体系,将读者从一个词条引向另外一个词条,类似于21世纪初出现在互联网阅读中的超级链接技术。这种方法意在帮助读者快速获得与原词条有关的信息,体现出作品博古通今的汇编性质,但内容的具体编排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同类相食”词条,即吃人现象,借助交叉引用会指向“圣餐”等内容(Diderot,D'alembert,1751),从而可能产生诋毁天主教的效果。[16]狄德罗指出,在无法进行公开批评的情况下,类似方式可以暗中攻击、动摇甚至颠覆某些荒谬观点(Diderot,1755)642A。对一个天主教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来说,如果那是蓄意为之的结果,编者肯定就是试图颠覆国家秩序的自由思想家。

第一卷出版之后发生的“普拉德事件”给了《百科全书》重重一击。[17]对于某些批评者来说,《百科全书》显然出自无神论者和自由思想家之手,他们阴谋破坏宗教和道德的既定秩序。1752年2月,《百科全书》第二卷出版后,当局以破坏政治和道德秩序为由对其进行谴责,并查禁该书(Wilson,1972)159—169。不过,这项事业并没有在外界压迫下寿终正寝。在压制和批评声中,不同版本的《百科全书》将陆续出版发行,并最终成为泽被深远的著作。

在百科全书的出版计划中,科学革命取得的知识成就与现代自然观、知识论等交融在一起。《百科全书》各卷洋溢着牛顿自然哲学的气息。《百科全书》第一卷包含了诸多自然科学词条,比如“作用”“分析”“天文学”“引力”等。这些词条较充分地体现了牛顿力学的立场,标示出法国在此领域取得的共识。同时,在这些词条背后隐含的经验论、怀疑论、实验观等内容,透漏出近代科学成果与现代知识论和认识论之间的紧密关联,比如第二卷中的“计算”“动因”等词条。达朗贝尔在《绪论》中也强调了上述倾向(d'Alembert,1995)。《百科全书》通过相关词条,赞颂皇家科学院的精英学者在数学、科学和认识论方面的成就。牛顿力学及其自然观、英国经验论与法国笛卡尔主义之间一度关系紧张。经过三十年的对抗与互动,知识界在18世纪中期达成新的共识。面对这一艰辛历程的结果,百科全书派对此做出了精彩的总结。

《百科全书》将过往达成的共识与启蒙运动链接在一起。在百科全书计划受到官方谴责之后,狄德罗发表了《百科全书》一文(Diderot,1755)635A—648B。他宣称,正在编撰的词典内容包罗万象,不仅是知识的纲要,还是改变思维方式的工具,并由此阐发了启蒙运动和近代科学和自然观的联系。在那篇文章中,他还指出,《百科全书》的工作是由文人和技艺家组成的分散的群体完成的,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领域,只是由于对人类一般利益和彼此善行的感悟,才走到一起。他强调参与编撰的百科全书作者群的重要性,并指出把百科全书派团结在一起的力量,是服务人类社会,着眼人类整体利益的理念,以及积极参与公共交往,友善而开放的态度。这种理念和态度刻画着现代人的内涵。《百科全书》绝非中立的信息汇编,这部现代知识大全塑造着人类知识,使其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并转交投身启蒙运动的现代知识人手中。随着19世纪教育世俗化和现代学术规训的出现,这一策略最终获得胜利(Darnton,1999a)。

《百科全书》的文本体现了伏尔泰式的自由公开的批判风格。伏尔泰推动牛顿自然观在法国传播,继而发动了公共思想运动。他和其他人已开始将新型知识分子的人格与公开而自由的批判风格联系在一起。而《百科全书》以相似的姿态,挑战着传统社会的主流思维方式,继而引发批判和回击。争议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运用批判的、自由的思维方式导致的。牛顿自然观与自由批判哲学之间的盟友关系,通过狄德罗等人的工作得到了巩固。

作为启蒙运动的教科书,《百科全书》在法国担负着重要使命。它有效地使近代科学革命的成就和现代社会理念得以彰显,同时也引导着批判的、自由的理智主义。为了落实这个使命,诸多学者和思想家受到激发并参与其中。他们为思想的自由进行辩护,尝试改变传统思维方式。随着《百科全书》的传播和启蒙运动的推进,新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在法国逐渐确立起地位。

牛顿自然哲学在法国的深化和传播,与启蒙运动的开启之间具有深刻联系。牛顿力学纲领在法国的传播构成了启蒙运动的前提。对法国人而言,如果没有牛顿力学及其世界观对笛卡尔主义的深刻挑战,动摇后者在法国官方科学界的主导地位,伏尔泰的思想就不可能成功批判传统意识形态。从某种角度看,牛顿力学及其世界观在法国的传播,意味着科学革命在欧洲大陆的深化和扩散,也为法国启蒙运动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反过来,法国启蒙运动的开启,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牛顿力学的环境,推动着相关知识传统在法国知识阶层的传播。而《百科全书》的历史进一步昭示出,近代科学革命与法国启蒙运动之间存在着隐含但却难以割裂的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