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价值理论与所有制的关系及作用

价值理论与所有制的关系及作用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明确指出,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不仅表明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交换关系,而且表明以一定的所有为基础的利益关系。这样,价值就不仅仅是一种费用与效用的比率,而是表明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利益关系,即以所有权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劳动差别。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来考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产生和它的作用。

价值理论与所有制的关系及作用

马克思对价值的分析是以生产者对个人劳动的所有权为基础的,“小商品生产者产品的所有权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1]这种所有制关系是人们经济利益的体现。从这种劳动的所有权出发,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一定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础这样的方法论含义。如果抛开了所有制关系的基础,那么价值就会成为费用与效用的纯粹技术关系。马克思明确指出,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不仅表明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交换关系,而且表明以一定的所有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正是表明了承认一定所有制关系条件下的人们之间的劳动差别和由此产生的人们之间利益矛盾的调节。人们的劳动具有质的不同,这种质的不同和对这些不同质劳动的占有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基础。体力劳动由劳动强度、脑力劳动由劳动的复杂程度来表明这种质的差别,它们之间折合的比例通过市场竞争得以决定,而这种市场竞争则是以对这些劳动的占有为基础的。这样,价值就不仅仅是一种费用与效用的比率,而是表明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利益关系,即以所有权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劳动差别。这是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体现人们生产关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原因所在。

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来考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产生和它的作用。在简单商品生产阶段,小商品生产者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是极其简单的,这时人们之间的劳动差别主要表现在劳动强度和复杂程度上,商品交换的比例基本上是以劳动为基础的。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可以把剩余产品积累起来,转为生产资料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依靠生产资料带来的劳动差别在交换中获得更大的价值。这时,商品交换的比例已经不再是由劳动的差别所决定的了,它还包含着由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所造成的差别。随着技术进步和积累过程的继续,当由于各个生产者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同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大到这样的程度,以至只依靠简单工具的小生产者在单位时间所创造的价值远低于使用大量生产资料的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时,这些小生产者就不如到大量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那里去做雇佣工人,只获得他创造的产品的一部分——工资,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则获得另一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关系正是建立在这种所有制关系基础之上的,这种所有制关系产生于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了人们积累和占有生产资料的意义,同时也决定了市场竞争是基于一定所有制关系条件下人们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别的竞争,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所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市场竞争中居于垄断地位,决定着价格结构——工资与利润的形成,这种价格结构的形成并不仅仅取决于资源的最有效配置,而且取决于由生产资料的占有所形成的劳动差别,取决于造成这种差别的生产资料的垄断(生产资料越是集中于少数人则这种差别越大),取决于由生产资料的垄断导致的工资与利润的分配。另一方面,这种生产者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别的存在和与此相联系的所有制关系必然表现为一种非均衡过程,这种非均衡过程是由动态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所决定的,不阐明动态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就无法解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产生、作用和非均衡的价格结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价格——利率只能在这种动态非均衡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评价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也只能以动态的非均衡过程为标准。(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