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力度,水电和路网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四通”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文化卫生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41]其三,扶贫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四通”情况不断改善。2016年拥有合法医卫人员的行政村占比分别为90.5%和89.7%,相对2012年分别提高6.5%和6.8%。

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力度,水电和路网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四通”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文化卫生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一)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首先,贫困地区农村“四通”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2016年年末,贫困地区通电自然村占比接近100%;2012—2016年间,通电话自然村占比由93.3%提高到98.2%;通有线电视信号自然村占比由69.0%提高到8l.3%;通宽带自然村占比由38.3%提高到63.4%。[40]

其次,贫困地区农村交通明显改善。2013—2016年间,贫困地区拥有硬化主干道路的自然村占比由59.9%提高到77.9%;同期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占比由48.8%提高到49.9%。[41]

其三,扶贫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四通”情况不断改善。2016年,扶贫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通电率均达到100%;通电话的自然村占比达98.0%,相比2012年年均提高5.0%;通有线电视信号的自然村占比分别为81.0%和79.0%,相比2012年分别提高12.0%和12.6%;通宽带的自然村占比分别为61.9%和60.1%,相比2012年分别提高24.0%和23.7%。[42]

(二)教育文化状况显著改善(www.daowen.com)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推进教育文化扶贫,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文化设施不断改善,学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79.7%的自然村拥有近便的幼儿园,84.9%的自然村拥有近便的小学,相比2013年分别提高12.1%和6.9%;拥有文化活动室的自然村占比为86.5%,相对2012年提高12.0%。[43]

扶贫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文化公共服务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扶贫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2016年拥有文化活动室的自然村占比分别为86.2%和86.6%,相对2012年分别提高12.6%和11.9%。[44]

(三)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

2012年以来,我国安排中央专项投资794亿元,支持贫困地区11万个卫生计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获得极大改善。2016年,拥有合法医卫人员的自然村占比90.4%,相比2012年提高7.0%;拥有卫生站的自然村占比为91.4%,相对2013年提高7.0%;拥有畜禽集中饲养区的自然村占比为28.0%,相对2012年提高12.0%:拥有净化饮用水的自然村占比为44.7%,相对2013年提高17.0%;能集中处理垃圾的自然村占比为50.9%,相对2013年提高21.0%。[45]

扶贫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条件明显提升。2016年拥有合法医卫人员的行政村占比分别为90.5%和89.7%,相对2012年分别提高6.5%和6.8%。[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