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村家庭工业:温州格局经济发展基础

农村家庭工业:温州格局经济发展基础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温州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农村家庭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农业,成为农村占主要地位的产业部门。目前温州的农村工业有以下几种类型:家庭个体经营、联户经营、大户经营,家庭工业成为农村工业的主体。家庭工业的大发展,是近七八年的事,它使几千年来保持着的单一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农村产业结构迅速改变,“家庭创造,户户经商”已经成为温州农村的写照。

农村家庭工业:温州格局经济发展基础

温州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农村家庭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农业,成为农村占主要地位的产业部门。

目前温州的农村工业有以下几种类型:家庭个体经营、联户经营、大户经营(私人经济),家庭工业成为农村工业的主体。1984年有13.2万家,1985年13.3万户,产值11.3亿元,1986年达12亿元占全市农村工业总值64%以上;从事工副业的劳动力有13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68%,1978年为11%。家庭工业的大发展,是近七八年的事,它使几千年来保持着的单一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农村产业结构迅速改变,“家庭创造,户户经商”已经成为温州农村(包括集镇)的写照。(一过温州区域,就感觉不同)

温州家庭工业是一种个体所有制经济,主要有以下类型:

第一,纯个体性家庭生产,以使用家庭劳力为特征。在苍南、平阳,到处可见农村家庭纺线(塑料丝)、家庭编织(尼龙口袋、小椅子)的场景,使用传统的手车,全家围坐于门前或庭院。因而这又是庭院经济。(www.daowen.com)

第二,小业主式的家庭生产。劳力主要是:(1)帮工、学徒;(2)“留学生”,是别家劳力,暂时未学习,与店主个人关系密切;(3)临时工;(4)常年性雇工(目前少)。家庭工业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它是以家庭住房为厂房的小生产方式,它无须征地建房。它的设备简陋,一般是手工工具,或是简单的机器、冲床、织机。投产少,不要国家一分钱,完全依靠家庭筹资。产品是小商品“小”“偏”“缺”(校徽、松紧带)产品数量大、价值低。比如纽扣、塑料袋编织利薄,城市大厂不愿干,这种小商品生产、带有拾遗补阙性质,从而可以求得生存。原材料是边角废料,成本低(如废塑料袋,再生腈纶)。生产专业性强,可以借“小而专”,通过提高熟练程度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节约厂房、设备、资金而提高效益。因而,家庭工业一般能做到效益好,1元资金投入,可以创造产值7~8元。

以上情况表明,家庭工业,乃是一种小生产方式,小劳动方式,对我国农村来说,它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为千百万农民家庭所采用,因而得以迅速地推广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