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立全面合理的经济结构

建立全面合理的经济结构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的经济结构是生产力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和经济制度结构的辩证统一,三者缺一不可。生产力结构是最基本的,生产关系结构是第二位的,经济制度结构是第三位的。合理的经济结构才能使国民经济持久地、按比例地、高速度地发展。任何合理的经济结构都以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合理的经济结构。在研究如何在我国建立全面的合理的经济结构时,认真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将会是受益不浅的。

建立全面合理的经济结构

综上所述,所谓经济结构,是指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全面的经济结构是生产力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和经济制度结构的辩证统一,三者缺一不可。考察经济结构,不能只考察生产力的结构,而丢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结构;也不能只考察生产关系的结构,而丢掉生产力和经济制度的结构;更不能只考察经济制度的结构,而丢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构。但是,三者也不是并列的。生产力结构是最基本的,生产关系结构是第二位的,经济制度结构是第三位的。首先是生产力结构决定生产关系结构,其次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构决定经济制度的结构。

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就有不合理的比例。合理的经济结构才能使国民经济持久地、按比例地、高速度地发展。那么,合理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是什么呢?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结构,就是最合理的经济结构。任何合理的经济结构都以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就是说,在这个时间、地点、条件下是合理的,到另一个时间、地点、条件下就可能不合理了;对这个国家是合理的,对另一个国家不一定合理。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合理的经济结构。但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国家它又是相对稳定的,不能不断地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改革一定要通盘考虑,全面进行。不能说先进行生产力结构的改革,然后进行生产关系结构的改革,最后进行经济制度结构的改革;也不能倒过来,先进行经济制度结构的改革,然后进行生产关系结构的改革,最后进行生产力结构的改革;更不能在经济结构中先任意选择一种具体结构进行改革,其他按兵不动。因为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动一发必牵全身,孤立地先作任何一种具体结构的改革不仅是行不通的,而且会造成新的紊乱。经济结构的改革,一定要积极、慎重,通过试点,准备工作宁可时间长一点。但是,这并不是说,经济结构的改革只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可以分阶段进行的。从全局考虑有计划地分阶段进行,与零打碎敲是不同的。

经济结构的研究既要从实际出发,重视调查研究,也要重视理论的指导,否则容易就事论事,急功近利,或者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产生片面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生产力诸要素,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作了细致的深刻的分析,其中不少是社会化大生产共同适用的,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继承的理论遗产。在研究如何在我国建立全面的合理的经济结构时,认真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将会是受益不浅的。

(作者:洪远朋、周建平,《经济研究参考资料》总503期1981年7月11日)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5页。

[2]同上书,第891页。(www.daowen.com)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7页。

[5]同上书,第204页。

[6]《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3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62页。

[8]《列宁全集》第33卷,第139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