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电子货币的产生方式及原理

电子货币的产生方式及原理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信用是电子货币产生的基础电子货币又被称为数字货币。电子货币为信用从虚拟到真实提供了良好的载体。2.货币市场和消费市场需要电子货币作为支付的手段,实物货币和电子货币的职能是一致的。这种市场的无形化和无中心化促进了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3.消费者偏爱电子货币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缴费、购物,离不开货币。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涌起,国际性的货币系统发生了重大变革,电子货币的发展异常迅速。

电子货币的产生方式及原理

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货币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的。货币形式的演变也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进行的。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在货币发展史上这两次重大变革实现的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二是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可以说电子货币的发展是货币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变革。电子货币的发展不仅依赖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依托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电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进入20 世纪以后,商品生产进入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尤其是科技进步、第三产业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现代市场经济进入大规模、多渠道、全方位发展的时代。这种高效、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和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对传统的货币提出了新的挑战。纸币已经满足不了信息时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能够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货币形式。这种货币形式既要能满足快速、多变的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又要能体现现代社会的特色。电子货币正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能够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特点的货币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信用是电子货币产生的基础

电子货币又被称为数字货币。它表现为账号或是价值符号,是货币流通现代化的产物,是信用制度发展的产物。信用,在现代社会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并正逐步被人们所认同。在国外,金融行业已普遍使用信用来评估一个人或一家公司。一个人的信用就是价值。价值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货币。例如:金融机构推出的贷记卡,就是根据每个人的收入、家庭、还款情况等评定出一个信用等级,然后给予相应的贷款额度。电子货币为信用从虚拟到真实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2.货币市场和消费市场需要电子货币

作为支付的手段,实物货币和电子货币的职能是一致的。传统意义上的市场有固定场所,经营者和购买者都在同一个地点交易。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购物、消费的场所发生了改变,从有形发展到无形,从固定发展到流动。当今,只要有一个属于你的账号,有一台可上网的电脑或一部手机,那么消费将成为可能,电子货币将自动实现支付。随着银行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以银行卡为载体的网上银行业务得到迅速发展。持卡人可以在银行网点、特约商户等任何加入金融网络的终端进行直接交易,也可以凭借卡号、密码等要素通过互联网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交易。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场所都可以成为交易场所,都是交易市场的组成部分。这种市场的无形化和无中心化促进了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3.消费者偏爱电子货币

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缴费、购物,离不开货币。但是实物货币有许多不便之处,给人们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希望发明一种方便、安全性高、支付快捷的支付方式。由于电子货币固有的高科技、现代化、高品质这一特性,因此受到使用者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成为经济生活和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产物。

4.人民银行规制电子货币(www.daowen.com)

电子货币,不同于我们普通意义上的纸币,要受到中央银行监管和指导,准确地说电子货币是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所制造发行的用于替代纸币,代表一定数值纸币并通过网络行使纸币职能的货币。无论是发行还是使用均不能强迫命令,并且在使用中,要借助法定货币来反映和实现商品的价值。人民银行大力提倡发展电子货币,并对电子货币的管制、指导,相应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 卡规范》等多项技术业务标准,从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对电子钱包、电子存折做出严格的规定,成为金融业大力发展电子货币的政策基础。

5.电子货币的产生有技术条件

银行的结算、核算、划转无一例外,都需要计算机的支持和安全保障。依赖于银行结算体系的电子货币,各种机器设备的推出,各种软件的开发,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不断创新,都为电子货币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电子货币的发展提供了通道。无线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银行成为可能。科学技术的普及,使更加广泛的普通大众能够懂得、接受、使用计算机,使电子货币的使用有广阔的空间。

(二)电子货币的崛起历程

发达国家的电子货币起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期信用卡的出现,但那个时期的信用卡由于完全依赖于手工作业,还只能称为电子货币的“雏形”。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货币,应该出现在20 世纪中期。美国在20 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有凸印客户资料塑料卡FTC(Financial Transaction Card)。这种卡片可以用机械的方法把带有凸字的卡片发行人和客户账号印到纸质单据上,完成支付和结算。到了60年代中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把可以记录信息的磁条贴在这种FTC 卡背面,从而诞生了能够使用电子设备自动读取信息并进行连线交易处理的磁卡。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各种磁卡处理设备、高速可靠的网络环境、日益安全的逻辑加密算法推陈出新,使得卡基支付工具—电子货币的鼻祖和重要表现形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特别是在70年代后期,在法国布尔(BULL)公司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首张双晶片(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智能卡以后,由于这种新型的卡基支付工具具有3S 特色:标准化、智能化和安全性,它特别适用于高可靠性的安全身份识别和依赖于此的小额脱机金融交易。人们以电子方式取代纸币的梦想出现了希望。

美国是电子货币的发源地,也是电子货币起步和发展最快的国家。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在1995年提出的报告,预测了无现金时代的到来。该报告分析,到2005年美国的信用卡支付额将达到28 000亿美元,占美国个人支付款的42%,综合支票和现金的比率是45%;并指出,在今后十年,支票和现金的比率将每年递减3%。为推进电子货币的发展,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6年4月26日签署的《改进收债法》规定,联邦政府必须在1999年1月l日以前取消纸制支票,改用电子转账方式向雇员、承包者和受益者付款。有人说美国《改进收债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电子货币时代的正式来临。

到了20 世纪末,各种卡基支付工具和相关的支持系统已经遍布全球。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涌起,国际性的货币系统发生了重大变革,电子货币的发展异常迅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