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援助弱势妇女儿童:粮食喂养未来计划

援助弱势妇女儿童:粮食喂养未来计划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救助妇女儿童“粮食喂养未来计划”在其网站主页上承诺,“帮助1800万弱势的妇女儿童摆脱饥饿和增加收入,是本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将对700万儿童进行营养援助,以缓解营养不良的状况,避免儿童死亡。美国将通过提供教育和工作机会来提高妇女地位,维护妇女权益,进而增加粮食供给,提高儿童的营养水平”[8]。

援助弱势妇女儿童:粮食喂养未来计划

“粮食喂养未来计划”计划在10年内大幅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减少饥饿、贫穷和营养不良的现象。为此,美国承诺每年提供10亿美元的双边发展援助资金,用以支持以下援助工作:①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扩大种子、化肥农药农村信贷的供应,改进农民与市场间的贸易路径,发展农业新技术;②扩展公共-私人伙伴关系,调动美国政府、私人基金会、大学和跨国公司共同开发新的粮食品种和种子;③向全球大学应用研究网络提供资助;④设立试点项目,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⑤支持多边机构和国际组织的援助活动;⑥协调、整合美国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Presidents Emergency Plan for AIDSRelief,PEPFAR)和千年挑战公司的对外援助项目。由于粮食危机和营养不良直接影响到艾滋病防治计划的受益人,威胁着抗艾计划的实施,美国政府扩充了千年挑战公司的计划,以解决受援国面临的粮食安全挑战。

概括而言,“粮食喂养未来计划”主要在以下七个领域开展援助活动:

1.助力更加开放的贸易系统

美国认为,一个更加开放的贸易系统有助于提升粮食安全。美国政府通过区域性的双边和多边途径强调农业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并把贸易自由化作为促进世界粮食安全的切入点,帮助贫困国家提升其农业生产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具体而言,美国政府做出了以下努力:①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保证可持续的农业、渔业林业生产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帮助其达到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标准;③提高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管理税务、进行海关检疫的水平,强化其贸易地位。

2.救助妇女儿童

“粮食喂养未来计划”在其网站主页上承诺,“帮助1800万弱势的妇女儿童摆脱饥饿和增加收入,是本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将对700万儿童进行营养援助,以缓解营养不良的状况,避免儿童死亡。美国将通过提供教育和工作机会来提高妇女地位,维护妇女权益,进而增加粮食供给,提高儿童的营养水平”[8]。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和亚洲及拉丁美洲,妇女对家庭食物的产出分别担负着70%、65%和45%的责任。[9]然而,由于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低,且作为母亲存在生理上的需求,她们经常会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同时,对土地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限制,导致这些女性缺少经济收入来源。因此,“粮食喂养未来计划”针对两性平等的问题,设定了以下援助目标:①争取女性在资源、教育、技术与信息方面的权利;②将女性农民和小农场主有效地整合到商业化体制中,同时解决其土地所有权问题;③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女性,让她们接受更好的教育;④有效提升农村财政与安全网络系统的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⑤寻求解决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方案,在不牺牲儿童福利和妇女健康、不降低营养水平、不增加额外劳动时间的前提下,增加妇女的收入。2012年2月,“粮食喂养未来计划”与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联合发布了“妇女务农权益指数”。该指数是第一个评估妇女在农业生产决策、土地所有权、社区领导力和收入掌控能力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的工具。“粮食喂养未来计划”还帮助务农妇女利用小型灌溉等农耕技术来提高收入,并为增强其自主权而加大投入。例如,该计划致力于帮助坦桑尼亚妇女争取土地所有权,在海地指导妇女种植芒果和可可等既能创收又能防止坡地侵蚀的作物。

在儿童方面,“粮食喂养未来计划”自推行以来已通过营养项目惠及近900万儿童。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其发表的题为《提高收成,抗击贫困》的报告中承诺,到2014年底,将19个重点对象国的贫困人数和5岁以下发育不良儿童的人数减少20%。[10]美国等国对粮食安全的投入,预计可改善700万妇女和儿童的营养状况。

3.提供农业贷款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些国家的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却在逐年减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00亿美元减少到了21世纪初期的30亿美元。2008年前后,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出现,国际粮价不断飙升,几亿人口重新回到贫困状态。为此,发达国家于2009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会议上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拨款330亿美元,为遭受饥荒的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帮助其发展农业,维护粮食安全。[11]作为回应,美国将“粮食喂养未来计划”与这一倡议相对接,将国民预算的10%用于农业发展项目,与其他援助国一起帮助受援国建立农业融资机制和农业发展贷款机制。除了每年提供10亿美元的双边发展援助资金外,美国政府还捐资4.75亿美元成立多边信托基金,并授权世界银行进行管理。在美国的鼓励下,西班牙、加拿大、韩国等国和比尔·盖茨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纷纷参与了“粮食喂养未来计划”的实施。此外,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利用投资将农民与当地市场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些投资将有助于增加粮食短缺地区的粮食供应,帮助穷人应对粮价的过快上涨”[12]。(www.daowen.com)

4.进行风险管理

在实施“粮食喂养未来计划”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未来发生危机,美国投入资金进行了风险管理,同时在饥荒出现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对社会保障和气候风险管理的投资,有助于降低粮食危机的严重性。对早期预警系统、农业保险、应急方案的投资,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应对干旱和其他自然灾害。在作物储存、道路网络和市场信息方面的投资,可以帮助农民提高收成,将农作物推向市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以美国资助的埃塞俄比亚生产安全网项目为例,该项目为灾难与突发事件准备了充足的应急救灾物品,以备灾后恢复和重建。并且,该项目采取以工代赈的形式,由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受赈济者通过参加工程建设获得粮食和劳务报酬,以此增强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鼓励私人投资

私人部门和企业是驱动增长、扩大就业、减少农业贸易壁垒、增强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他们对负责种子、化肥的农资部门和粮食储存、加工、销售部门的投资至关重要。相对于政府部门的投资,私人投资者能够集中资金来投资新的商业机会和被政府忽视的投资领域,并能解决小规模农户的资金需求。由于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政府的资金拨款受到限制。因此美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私人投资的作用,认为私人投资有利于加强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在“粮食喂养未来计划”的框架内,美国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密切合作,鼓励他们向受援国的农民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以提高当地的粮食产量,配合美国政府的行动。2013年1月,在“粮食喂养未来计划”的指导下,美国政府与杜邦公司和埃塞俄比亚政府签署协议。该协议旨在促进埃塞俄比亚的粮食安全,通过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帮助当地农民获得高产的种子。这项合作可以帮助3万玉米种植者提高50%的产量,并且减少产后20%的损失。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市场风险较大,私人部门对农业投资的回报率往往较低。为了扶持和吸引私人投资,释放贫困国家的农业发展潜力,美国和其他援助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此外,美国政府还在偏远地区开展种子和化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以帮助私人投资者增加利润,扩大影响力。

6.以粮食援助推动美国外交

美国将农业发展援助作为其对外援助的重点和外交政策的一部分。“粮食喂养未来计划”体现了美国新的发展援助观,即粮食安全不仅涉及粮食本身,而且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乃至人类安全。由于部分粮食出口国限制本国的粮食出口,蓄意抬高国际粮价,导致粮食进口国的利益受损,陷入粮食危机。这不仅会诱发国内的暴力事件和社会动荡,而且会加剧国家间的紧张关系。所以“粮食喂养未来计划”对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和促进美国的对外关系至关重要,是美国“巧实力”外交的具体表现。“粮食喂养未来计划”受美国国务院和国际开发署直接领导,由美国政府任命两名驻当地的外交官与美国技术专家共同推进。该计划积极配合美国的外交政策,为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重塑美国的国际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7.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

在提供粮食援助的同时,美国政府意识到,单纯的粮食援助只能暂时缓解受援国面临的饥荒,只有重视和努力发展当地农业才是长久之计。农业的发展将会促进经济发展,减少贫困人口,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变迁和不断膨胀的人口的需要。因此美国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在农业科技和营养技术方面的优势,帮助受援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不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单向的技术援助,而且在“粮食喂养未来计划”的框架内与受援国开展互动交流和双向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与加纳的环境与农业研究所合作开发出一种抗旱豆子,这将有可能使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的农作物增产10倍。又如,俄勒冈大学帮助柬埔寨的研究人员开发一个水产管理项目,以保护湄公河中的小型鱼类——它们是当地居民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通过开展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来帮助贫困国家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其农业技术进步,体现了“粮食喂养未来计划”所秉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