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功能定位:苏州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功能定位:苏州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州都市现代农业应定位于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休闲景观农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副产品供给生产功能是都市现代农业最为基本的功能,目前苏州常住人口的数量已经突破1200万,确保“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稳定供给,保障和改善市民生活,做到保障均衡供应、确保质量安全、保持价格平衡,这是首要任务。

功能定位:苏州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苏州是我国唯一地级城市跨入中国城市GDP前十强的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目前正朝着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城市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后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建设发展与国际大都市发展相匹配的现代都市型农业,积极拓展农业的多元服务功能,强化农业对城市发展的服务能力、水平和质量,是苏州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的迫切需求。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根据苏州人多地少的资源特征与经济社会发达的客观实际,苏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突出生产、经济功能的同时,积极拓展和发挥生态、社会等多元服务功能。苏州都市现代农业应定位于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休闲景观农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副产品供给

生产功能是都市现代农业最为基本的功能,目前苏州常住人口的数量已经突破1200万,确保“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稳定供给,保障和改善市民生活,做到保障均衡供应、确保质量安全、保持价格平衡,这是首要任务。从为市民提供天然、营养、安全的农副食品的角度,应该增加本地农产品的供给比重,为大都市源源不断地提供名特优、鲜活嫩、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的农副产品。目前,苏州的农产品市场已出现结构性矛盾,即普通产品多但优质产品少,而随着都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绿色有机和无公害是未来农产品消费的趋势。

2.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观光休闲场所

农业具有调节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都市农业还具有“装点”功能,可以绿化、美化、净化城乡空间,改善优化城乡形态和人居环境。针对苏州人多地少、资源环境压力大的市情,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永久性保护水稻面积100万亩以上,加快“绿色苏州”建设,加大原生态湿地保护力度,注重发挥农业生态功能。大力发展循环型、节约型农业,推行无公害种植、健康养殖、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生产等符合都市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式。开发和挖掘江南田园、苏州水乡在休闲、娱乐、教育文化、观光、体验等方面的功能,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区域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旅游项目,展示浓郁的江南农耕文化,提高都市居民休闲生活的意境和档次,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心理和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提供体验农业、融入自然、健康身心的场所。

3.地方品牌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业集聚区(www.daowen.com)

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的农业产品不是一般的农产品,而是优质高效健康的农产品。优质高效的功能不仅是满足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品位的需要,也是生产者和经营者有较高稳定收入的保障。优质高效农产品要靠创立品牌来保护、传承和提升,品牌是优质高效农产品的内在价值和金字招牌。在苏州数千年的农耕历史中,孕育出了无数驰名中外的特色农业优良品种。目前纳入保护的品种数量还相对较少,同时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叫得响的品牌不多,缺乏系统性保护和开发。苏州要充分利用科技、人才和丰富的种质资源、良好的自然资源等优势条件,以特为先,深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明确优质农产品开发目标,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培育一批产值超亿、超十亿的地方优势农产品,着力培育打造一批规模型、地标型农业龙头企业。力争苏州出现具有品牌和实力的企业,形成一批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使农业的“苏州味道”更浓,招牌更响。

4.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辐射基地

现代都市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现代农业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苏州农业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必须突出科技创新的功能,在生物农业、种源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信息农业、品牌农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建设农业高科技产业基地,使苏州成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辐射基地。

5.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的样板区和发展标杆

都市现代农业是山、水、城、景和谐一体的农业,都市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相互支持、密不可分的农业,都市现代农业是城乡交融,和谐共生的农业,都市现代农业越发达,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就越紧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正是促进产业融合,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都市型现代农业越发达,这种差距就越小。苏州具有发达的制造业,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这为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要树立大农业观念,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方式,深入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标准化农业,大力发展体验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围绕苏州特色和优势,做好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的大文章,力争将苏州打造成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样板区、全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全国共同富裕先行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