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研中,一些科技型企业表示,所在地缺乏上下游配套产业,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甚至超过融资难,排在第一位。一是上下游产业之间协同发展不足。二是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深。三是装备制造业支撑带动不力,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度高,是拉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贵州省装备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带动明显不力。

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细分行业发展不足,缺乏中高端差异化优势产业

贵州省工业大类行业已经实现全覆盖,中类行业覆盖率也达到87%,但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2018年全省在统产品目录覆盖率仅为54.%,且工业产品以资源型、粗加工产品为主,产品结构层次低。近年来,全省煤炭电力、卷烟等传统重点行业发展持续徘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占比仍然较低,整体实力尚弱,缺乏能够引领全省工业振兴的中高端差异化优势产业。

(二)产业集聚程度低、配套不完善,难以形成发展合力

贵州省多数工业企业以原材料初加工为主,产品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业链条短、集群发展不足,很多产业发展缺乏上下游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呈现产业碎片化状态。由于缺乏行业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彼此缺乏关联度,横向协作配套也较少,虽然涉及了众多产业,但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集群,孤岛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发展合力。调研中,一些科技型企业表示,所在地缺乏上下游配套产业,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甚至超过融资难,排在第一位。

(三)产业之间关联度不高,缺乏整体联动性

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中,清洁高效电力产业作为煤电用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与基础能源、新型建材、现代化工、基础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关联度较高外,其他产业之间几乎互相孤立,产业关联度均较低,产业之间缺乏整体联动性。一是上下游产业之间协同发展不足。如煤化工是煤炭产业的下游产业,但贵州省煤化工产业却发展缓慢,仍停留在传统煤化工阶段,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深。大数据被誉为21世纪的“钻石矿”,与其他产业融合能让产业发展焕发新生,但贵州省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程度不高。2018年,贵州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44.5,比全国低8.5个百分点。三是装备制造业支撑带动不力,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度高,是拉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贵州省装备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带动明显不力。如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所需机械装备大多来自无锡常州等地。

(四)龙头企业少,缺乏引领产业振兴的“领头羊”(www.daowen.com)

贵州省工业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2018年全省工业企业中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不超过10家;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贵州省上榜企业仅贵州茅台1家;在十大产业领域中,多数产业缺少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龙头企业,如电子信息产业2018年产值百亿级企业仅1家,50亿级企业3家;医药产业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仅6家;规模以上特色食品企业中除老干妈、娃哈哈外,再没有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且大多数企业的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下。由于能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企业少,很难形成上千亿级的单项产业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导致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强

(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贵州省工业企业综合实力普遍较弱,创新意愿不强、创新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术、缺少自主品牌,成为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创新研发投入不足。2017年,贵州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0.1%,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3.33%,远低于发达地区,也低于周边省份另一方面,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创新产出效率和产业化程度均较低。2017年,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仅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的10.5倍,全国则达到14.2倍,周边省份湖南、四川、重庆、广西分别17.7倍、11.9倍、16.4倍、20.1倍,反映贵州省单位新费用产出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低,企业创新效率不髙。同时,贵州省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髙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也不高。

(六)工业投资增速较低,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近年来,贵州省工业投资增速总体下滑,且一直低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8年,全省工业投资增速为13%,虽比2017年提髙了7.8个百分点,但比2013年回落了7.8个百分点,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8%)低2.8个百分点。从重点产业看,2018年,除民族制药、特色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工业投资增速较髙外,其他产业增速较低,其中,建材、白酒冶金三大产业投资甚至出现负增长,产业投资增速较低,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下一步,贵州将着重从大力培育中高端产业集群,推进“集团化作战”形成合力;培育百亿级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领头羊”;发掘工业细分领域,培育“航母级”增量行业;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政府保障,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等方面着手强力推动贵州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为贵州后发赶超提供强大工业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