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交互效应检验结果及讨论

交互效应检验结果及讨论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在生态动力源泉的研究上更进一步,通过对生态动力源泉之间的交互效应检验,厘清知识动力机制与团队动力机制,是对新兴技术创新组织内生态动力的进一步揭示。采用乘积项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是主流的交互效应检验方法。

交互效应检验结果及讨论

运用负二项回归回归模型,以新兴技术创新绩效作为结果变量,生态动力源泉的各个变量及相应的乘积项作为解释变量,基于中美两国新兴技术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表明,知识多样性与知识网络结构洞存在负向交互效应,与知识网络中心势存在正向交互效应;研究者多样性与合作网络中心势具有正向交互效应,但是与合作网络结构洞的交互效应假设未得到样本数据支持。本节在生态动力源泉的研究上更进一步,通过对生态动力源泉之间的交互效应检验,厘清知识动力机制与团队动力机制,是对新兴技术创新组织内生态动力的进一步揭示。和生态动力源泉的研究一样,生态动力机制的研究同时考虑知识动力与研究者动力、资源基础与网络嵌入,区别于以往只考虑知识资源或者研究者资源、资源基础或者网络嵌入的单一方面;但是,生态动力机制的研究更进一步,将生态资源基础与生态网络秩序整合起来,区别于以往研究将资源基础与网络嵌入作为各自独立的创新动力源泉,而是资源基础与网络嵌入两种创新观的融合。

采用中美251家新兴技术企业作为样本数据,样本量是充分的。将知识动力机制和团队动力机制,分别构建模型进行回归,可以避免二者潜在的相关性导致模型参数估计有误。采用乘积项回归系数假设检验,是主流的交互效应检验方法。将相关变量在乘积之前进行中心化,可以有效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此外,研究还将中美两国企业样本分组,分别进行知识动力机制与团队动力机制的检验,乘积项回归系数的检验结果,与对样本总体的检验结果,除了在强度上有0.01左右的差别外,符号相同且都通过了假设检验。

知识动力机制方面,知识多样性与知识网络中心势具有正向交互效应意味着,在知识多样性更丰富的水平下,知识网络中心势对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贡献会更大,使得知识网络中心势与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拟合直线沿着y轴上移;反过来看,在知识网络中心势更高的水平下,知识多样性对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大,体现为知识多样性与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倒U形曲线会沿着y轴上移,而且曲线的斜率会更加陡峭。知识多样性与知识网络结构洞具有负向交互效应意味着,在知识多样性水平高的情况下,知识网络结构洞对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得到遏制,使得知识网络结构洞对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直线沿着y轴向上平移,且直线的斜率变得更加陡峭,也就是说知识多样性对知识网络结构洞的消极影响具有遏制作用;反过来看,在知识网络结构洞水平高的情况下,知识多样性与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倒U形关系曲线会沿着y轴下移,且曲线的斜率会变得更加平缓,也就是说知识网络结构洞对知识多样性的积极作用具有遏制作用。团队动力机制方面,研究者多样性与合作网络中心势具有正向交互效应意味着,在研究者多样性更丰富的水平下,合作网络中心势对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贡献会更大,使得合作网络中心势与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拟合直线沿着y轴上移;反过来看,在合作网络中心势更高的水平下,研究者多样性对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大,体现为研究者多样性与新兴技术创新绩效的倒U形曲线会沿着y轴上移,而且曲线的斜率会更加陡峭。(www.daowen.com)

Phelps(2012)等人研究了技术距离与研发网络结构对网络中节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技术距离与网络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交互效应,即企业的技术异质性越强,在研发网络中的节点中心度越高,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促进的作用。这个研究在研究思路上和本研究具有相似之处,融合了资源基础与网络嵌入的观点。但是研究的视域、研究的网络形态、网络的基本模式以及研究的数据层面都明显不同。Phelps(2012)等人的研究关注企业外部网络,企业作为节点所处的自我中心网络结构,将创新网络视作单模网络;而本研究则聚焦于企业组织内部,知识元素和研究者作为节点的整体网络,将网络视作知识/合作双模网络。根本区别在于,Phelps(2012)等人的研究揭示企业所处的外部创新网络与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而本研究旨在揭示组织内部的生态动力机制。从组织内部的创新动力机制来看,Chunlei Wang等人(2014)研究了研究者层面的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对研究者探索性创新的影响,结论认为知识网络中心势与研究者的探索性创新绩效正相关,而结构洞与探索性创新绩效负相关。但是,他们的研究未关注知识和研究者的诸多特征,属于运用网络嵌入单一视角对探索性创新的网络动力源泉的研究。根据本研究对知识动力机制与团队动力机制的结论,研究者层面的知识网络中心势要与研究者本人的知识多样性相匹配,即研究者掌握的知识资源多样性越丰富,则研究者越要采取领域聚焦的方式开展研究。

知识动力机制与团队动力机制的揭示对于企业新兴技术创新技术策略具有启示意义。第一,寻求知识多样性与知识网络中心势的匹配。在知识多样性高的情形下,选择适度集中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建立知识专长,并以知识专长为中心进行知识探索和跨界知识整合。第二,降低知识网络结构洞可以放大知识多样性的积极作用,遏制知识多样性过于丰富对新兴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的不利影响,延缓知识多样性最优值的到来,将新兴技术创新的峰值推向更高的位置。第三,寻求研究者多样性与合作网络中心势的匹配。在研发团队的组织方式上,根据研发团队的多样性水平,确定研发团队的任务组织、职权分配、角色定位等的集中程度。当研发团队多样性较高时,确认个别具有领导特质的研究精英担任团队领导的角色,同时强化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会强化研发团队多样性的积极作用,遏制研发团队多样性带来的负面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