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翡翠与玉:两种不同的石头美

翡翠与玉:两种不同的石头美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认为,一切美丽的石头都能称得上玉,玉是个相当宽泛朦胧的概念。相对属于软玉和田玉来说,翡翠以硬玉为主要成分。翡翠在清代由缅甸传入中国,清朝皇室对翡翠的推崇,使翡翠在清代成为时尚。仁、义、智、勇、洁为玉的五德。我们都知道,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因而以玉的五德作为人品德行为的标准,从而锤炼一种含蓄、内秀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便成为中国人对佩玉的解读,也是一种美好愿望。

翡翠与玉:两种不同的石头美

中国人认为,一切美丽的石头都能称得上玉,玉是个相当宽泛朦胧的概念。我国具有悠久深厚的玉石历史文化,如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玉的踪迹,四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及良渚文化时期涌现出大量精美的玉器。

中国知名的四大名玉为新疆和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湖北绿松石以及辽宁的岫岩玉(专业称为蛇纹石玉)。相对属于软玉和田玉来说,翡翠以硬玉为主要成分。翡翠在清代由缅甸传入中国,清朝皇室对翡翠的推崇,使翡翠在清代成为时尚。翡翠晶莹剔透、质

翡翠佛公(图片提供 翠祥缘)

清-近代翡翠多宝串

清代翡翠发簪(www.daowen.com)

翡翠晶莹剔透、鲜艳欲滴,凝聚了人们对所有美好的人格和精神特质的追求和向往。地细腻,符合中华民族对于含蓄、内秀精神品格的追求,再加上其变化多端、娇艳欲滴的色彩,备受人们珍爱,因而一股绿色的时尚潮流风起云涌。在古代,佩玉是一种身份地位、道德情操、思想境界的体现。君子比德如玉,美玉需配君子,有美玉在身,才称得上是一个有涵养、具备君子风范的人。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也。鲤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扬远闻,智也。不挠而折,勇也。廉而不技,洁也。”仁、义、智、勇、洁为玉的五德。我们都知道,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因而以玉的五德作为人品德行为的标准,从而锤炼一种含蓄、内秀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便成为中国人对佩玉的解读,也是一种美好愿望。

翡翠的绿代表了鲜活、饱满的生命力,代表春天、生机和活力,绿还代表自然、回归和希望,这也是佩戴翡翠比佩戴其他饰品更能彰显主人内在品格和涵养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