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业清洗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工业清洗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磁脉冲清洗技术是针对特殊设备的特种清洗技术,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在物理清洗技术的集成方面,国内刚起步,而国外已有较大发展。

工业清洗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化学清洗技术

化学清洗技术的发展与清洗剂的发展密切相关,清洗剂按需清洗的垢型主要分为水垢锈垢清洗剂、油污清洗剂和工艺侧污垢清洗剂几大类,清洗剂的进步经历了简单、组合型、傻瓜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简单清洗剂。这一阶段用的清洗剂主要是盐酸、硝酸、硫酸、氢氟酸、氢氧化钠等腐蚀性很强的强酸强碱。酸洗缓蚀剂品种少、性能差,仅适用于某一种酸和某种金属材料的腐蚀控制,对多种金属材料及其组合件的缓蚀性能较差,限制了化学清洗的应用范围。清洗对象主要是石油、化工、电力、供热等与传热有关的单元设备。

除油剂主要以溶剂型和两相乳液型为主,易燃、易爆、毒性大,废液对环境污染极强,例如用汽油清洗机器零件。

第二阶段主要是组合型清洗剂。随着以Lan-826多用酸洗缓蚀剂为代表的多功能型酸洗缓蚀剂的出现,同一种缓蚀剂对十几种酸和常见的多种金属材料及其组合件、焊接件都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不但能有效控制金属的均匀腐蚀,而且对点蚀、应力腐蚀、渗氢腐蚀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有机弱酸、络合剂和螯合剂取代强酸强碱,组合型的弱酸性络合清洗剂和中性清洗剂占主导地位。

各种功能型清洗助剂如渗透剂、剥离剂、促进剂、催化剂、三价铁离子还原剂和铜离子抑制剂等也逐渐进入清洗剂配方,清洗剂的功能性更强,协同性能更好,除垢性能和缓蚀效果更佳。这使得金属材料品种多、结构复杂、污垢种类繁多的大型成套工业装置的化学清洗成为可能。此时的化学清洗更需要化学、材料学、金属腐蚀学、材料加工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清洗的操作和控制更需要专业化水平,从而带动了清洗行业向专业化、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油污清洗剂淘汰了污染性极强的溶剂型清洗剂,配方组合式的水基清洗剂和乳液型清洗剂占主导地位,如FJ-1型乳液清洗剂。

第三阶段的标志是简单的傻瓜型清洗剂、特殊污垢专用清洗剂和低剂量不停车清洗剂的大量应用。随着清洗主剂、缓蚀剂和清洗助剂的日益完善,各种更安全、使用方法更简单的专用型清洗剂大量涌现和系列化,使清洗剂更加专业化、精细化、高效化、安全化、系列化,形成了各种专用型清洗剂模块,即出现了简单的傻瓜型清洗剂,如蓝星公司的除油、除锈、钝化“三合一”系列清洗剂和国内的中性除油除锈剂。

低剂量的不停机化学清洗剂除垢用于生产过程中,因其除垢效果好,不影响生产,污染小,更受用户欢迎,如蓝星公司的中央空调不停机清洗剂、循环冷却水不停车清洗剂。

针对各种工艺侧物料垢如尿素设备难溶垢、聚合物垢、硫磺垢等都开发了相应的专用型清洗剂。特殊行业、特殊环境下使用的专用型清洗剂也应运而生,如美国的OAKITE33不锈钢清洗钝化剂、德国的KONUS发动机积炭清洗剂等。

国内化学清洗技术目前处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正在开始,集成化水平较低,功能性清洗的开发已取得部分成果,如“三合一”清洗剂、中性除油除锈清洗剂等。

2.物理清洗技术(www.daowen.com)

利用各种力、热、声、光、电、射线等物理作用去除污垢的清洗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设备及其优化配置和综合运用上。物理清洗的发展经历了人工捅刷-PIG清洗、射流清洗-多元化、集成化三个阶段。早在化学清洗前,人们清洗除垢的主要方法是捅、刷、钻、敲、打、磨、铲等原始方法,主要靠机械外力作用而清除污垢,除垢效果差。对油垢的处理除采用以上机械办法外,还采用加热熔化法、燃烧法等热学方法。这些方法曾解决了一些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在某些领域仍沿用至今。

PIG清洗广泛应用到管道的清洗维护,尤其适用于长输管道的清洗。

随着射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喷砂清洗、喷丸清洗、高压水射流等清洗技术,这些清洗技术以其成本低、污染小、不受垢型限制,很快得到了广泛应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压水射流清洗占工业清洗的80%左右,我国正处于上升阶段并开发了压力超过200MPa的高压水射流清洗机。这方面德国因其技术水平和机械加工水平较高,在该领域具有很强优势。国内虽起步较晚,但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中国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大隆机器厂有限公司等。干冰清洗技术是利用干冰颗粒的冲击剥离、温差引起膨胀剥离及干冰升华产生的气掀作用,达到去除污垢的效果。在国外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模具去污,食品工业除焦,电子线路板带电清洗及其他特殊行业的去污清洗。该技术清洗效果好,无二次污染,不损伤材料,可实现不停机清洗。但同时因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应用范围非常有限。

近年来声、光、射线等能量型清洗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多,如超声波清洗技术,但目前多用于精密仪表零件、电子器械和光学透镜等小型部件的清洗。

激光清洗是利用高能单色光束聚集于污垢表面,利用产生的高温来清洗的高新技术。离子束射线清洗是利用高速离子束的很强冲击能力,集中在一个质点上,将污染物去除的一种超精密清洗技术。紫外线-臭氧清洗、等离子体清洗技术都是现代物理学新技术的尖端清洗技术。

这些尖端的物理清洗技术目前处于开发、完善阶段,清洗的对象主要是精密仪器、仪表,不适合于工业设备的清洗。

水气脉冲清洗技术是针对我国自来水管网和供暖管网而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具备较高的应用推广前景。电磁脉冲清洗技术是针对特殊设备的特种清洗技术,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在物理清洗技术的集成方面,国内刚起步,而国外已有较大发展。

3.微生物清洗技术

微生物清洗是利用微生物将设备表面附着油污吞食掉,再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水溶性物质的过程。这类清洗剂把污染物如油类和有机物彻底分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环保绿色清洗技术。

微生物清洗技术在国外已取得很大进展,已应用在某些领域,如美国的Joe Stix发明的The Ultimate Eaters对轻质油的除油效果很好。这方面国内仍处于研发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