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微织构宽度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微织构宽度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4沟槽宽度微织构几何参数2.4.2.1不同沟槽宽度对切削力的影响对比无织构和三种不同沟槽宽度刀具的切削力变化趋势,图2-17中明显看出四种刀具的主切削力Fx最大,径向力Fy次之,轴向力Fz最小。另外,沟槽宽度增加,应力集中于刀尖分布,说明在切削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二次切削现象,随沟槽宽度的增加,二次切削逐渐严重,并引起刀尖的二次受力,加重了对刀尖的冲击。

微织构宽度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为了研究微织构沟槽宽度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以无织构刀具CT和横向微织构刀具TMGW-1(与TMGL-2为同一种刀具)为比较对象,设计两种不同沟槽宽度的微织构刀具TMGW-2和TMGW-3,分别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应力分布及切屑形态进行分析。各种刀具微织构形貌参数如表2-4所示。

表2-4 沟槽宽度微织构几何参数

2.4.2.1 不同沟槽宽度对切削力的影响

对比无织构和三种不同沟槽宽度刀具的切削力变化趋势,图2-17中明显看出四种刀具的主切削力Fx最大,径向力Fy次之,轴向力Fz最小。沟槽宽度对主切削力Fx和径向力Fy有明显影响,三种不同沟槽宽度的微织构刀具TMGW-1、TMGW-2和TMGW-3的切削力Fx和Fy均明显比无织构刀具CT小,并随着沟槽宽度的增加,切削力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当沟槽宽度为从0.15mm增大到0.2mm时,切削力明显增大,并且此时其切削力大小与无织构刀具相差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沟槽宽度的增加,二次切削情况也逐渐加重,从而引起切削力增大。

图2-17 不同沟槽宽度刀具对切削力的影响(v=150m/min, ap=0.2mm)

2.4.2.2 不同沟槽宽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沟槽宽度为0.15mm和0.20mm的刀具TMGW-2和TMGW-3的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如图2-18所示。通过与沟槽宽度为0.1mm的刀具TMGW-1[图2-13(a)]和无织构刀具CT[图2-13(d)]对比发现,刀具TMGW-2和TMGW-3的高温区域与TMGW-1刀具差别不大,其刀具前刀面只有次高温区,没出现高温区,明显要低于无织构刀具CT[图2-13(d)]。同样观察整个切削过程中每个切削步的刀具温度分布情况,并与无织构刀具对比,统计得出TMGW-2刀具低于CT刀具的切削步占54.8%,TMGW-3刀具比CT刀具温度低的切削步占51.6%。图2-19显示了四种刀具不同切削步下的最高切削温度平均值。可见刀具TMGW-1、TMGW-2和TMGW-3最高温度平均值比无织构刀具CT明显低得多,但这三种不同沟槽宽度的刀具之间相差不大。由此可说明,不同沟槽宽度的刀具降温效果比起无织构刀具较好,不同沟槽宽度刀具之间的降温效果相差不大。

图2-18 不同沟槽宽度刀具表面温度分布情况(www.daowen.com)

图2-19 不同沟槽宽度刀具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2.4.2.3 不同沟槽宽度对前刀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图2-20为不同沟槽宽度刀具前刀面的应力云图分布情况,发现TMGW-2和TMGW-3刀具刀尖区域均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甚至比起无织构刀具CT[图2-15(d)]还要严重。经过统计分析,在所有切削步中,TMGW-2和TMGW-3刀具的应力集中比无织构刀具CT严重的切削步分别占了77.4%、80.6%,这说明随着沟槽宽度的增加,刀具的前刀面微织构分散刀尖应力的能力逐渐减小,加重了切削过程中刀尖负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刀具的寿命。另外,沟槽宽度增加,应力集中于刀尖分布,说明在切削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二次切削现象,随沟槽宽度的增加,二次切削逐渐严重,并引起刀尖的二次受力,加重了对刀尖的冲击。

图2-20 不同沟槽宽度刀具前刀面的应力分布云图

2.4.2.4 不同沟槽宽度对切屑形态的影响

图2-21显示了不同沟槽宽度刀具切削过程中的切屑形态,此种状态下的切屑,是处于同一切削步,且切屑形态放大倍数相同。从切屑的卷曲程度分析,TMGW-2刀具的卷曲直径d2最小,切屑形状最规则,TMGW-3刀具的切屑卷曲直径明显增大,说明随着沟槽宽度的变化,切屑卷曲直径的变化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当沟槽宽度为0.15mm时,切屑卷曲直径最小,形态最好。

图2-21 不同沟槽宽度刀具切削过程中的切屑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