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过热或过烧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过热或过烧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的淬火过热组织是粗大马氏体。模具出现过热组织,其力学性能将变差,热处理时易产生变形和开裂,使用时会过早损坏。高合金钢过热及残留奥氏体大量存在,均会使淬火钢的硬度降低。模具在加热过程中发生过热或过烧情况,将使其奥氏体晶粒及马氏体组织粗大,脆性大增,造成模具在工作时易产生崩刃、掉块、剥落等问题,导致模具早期失效。另外,结构钢锻造加热温度达到1350℃时,易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大,产生过热。

过热或过烧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的淬火过热组织是粗大马氏体。模具出现过热组织,其力学性能将变差,热处理时易产生变形和开裂,使用时会过早损坏。高合金钢过热及残留奥氏体大量存在,均会使淬火钢的硬度降低。模具在加热过程中发生过热或过烧情况,将使其奥氏体晶粒及马氏体组织粗大,脆性大增,造成模具在工作时易产生崩刃、掉块、剥落等问题,导致模具早期失效。

1.产生原因

1)原材料球化组织不良,或碳化物偏析,有网状碳化物。

2)淬火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造成晶粒急剧长大。

3)模具零件在热处理炉加热区内放置位置不当,过分靠近加热元件而产生过热。

4)对截面变化较大的模具,由于淬火工艺参数选择不当,使得在薄壁和尖角处产生过热。

5)加热设备用控温仪表或热电偶失灵,或热电偶位置放置不当,不能反映真实温度。

6)钢材混料,如将碳素工具钢和低合金钢当成高合金钢使用。

另外,结构钢锻造加热温度达到1350℃时,易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大,产生过热。若加热温度更高,则会出现过烧现象。表4-4为钢的组织过热主要特征。

2.对策(www.daowen.com)

1)改善原材料预备热处理的质量,保证组织合格。

2)正确制订淬火工艺,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3)模具与加热体之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即模具与电极或炉底之间不应距离过近。

4)严格控制炉温和保温时间,降低加热速度,如采用阶梯式升温或预热方式。

表4-4 钢的组织过热主要特征

978-7-111-46915-5-Chapter04-6.jpg

5)定期检测和校正测温仪表,保证仪表的正常运行,如检查热电偶(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放置位置是否正确。

6)热处理前要先确定模具材料。简便方法是对材料进行火花鉴别。

模具过烧组织不可恢复,必须报废。对于已产生过热组织的模具,必须重新加热到奥氏体再结晶温度以上,然后以快速冷却的方式来细化晶粒。对出现石状断口的模具,则必须先通过高温锻造细化晶粒,再进行退火处理,然后重新加热淬火、回火后方能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