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渔事习俗-以海为生的宁波民众生活方式

宁波渔事习俗-以海为生的宁波民众生活方式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是中国海洋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以海为田”“以海为生”的生产方式是宁波民众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形成了诸多“渔事习俗”。长期的造船实践,高超的造船技艺以及向海洋索取食物的方式,造就了宁波传统的渔业生产习俗。装淡水的“水舱”梁头合拢处要放银洋,并用银钉(或铜钉)钉合,渔民称它为“船灵魂”,亦称“水灵魂”。渔船出海称“开洋”,鱼汛结束称“谢洋”。

宁波渔事习俗-以海为生的宁波民众生活方式

宁波是中国海洋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以海为田”“以海为生”的生产方式是宁波民众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形成了诸多“渔事习俗”。河姆渡遗址考古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宁波先民就已懂得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从事水上航行,向海洋索取生活资料。而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渤海湾海底发现的一件侈口陶釜,与河姆渡遗址发掘出来的陶釜类同。它的发现表明宁波先民曾经驾船到达渤海湾,其远航能力可称当时之最。西周时期,宁波工匠已能制造木板船,并从宁波古港出发,沿海岸北航,然后溯河而上,抵达周都镐京。这就是《竹书纪年》所载的“越王使公师隅来献舟三百”[5]。同样,宁波出土的战国铜器上的“羽人竞渡”纹饰,更是宁波民众以超凡的勇气和先进的船只征服海洋的珍贵物证。唐代的宁波(明州)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中日间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宁波海商从明州(望海镇)放洋,用三昼夜时间横渡东海,到日本的值嘉岛那留浦,再进入博多津;返回时由日本太宰府鸿胪馆启程至值嘉岛,历经四昼夜横渡东海,抵达明州港(丹石岙港)。在这一生死搏斗中,宁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航海家造船家,如李邻德、张支信、李延孝等。北宋宣和五年(1123),宁波工匠奉宋徽宗旨意,建造两艘“神舟”,与六艘客舟一起从镇海起碇出使高丽。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称:“客舟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大樯高十丈、头樯高八丈”,“可载二千斛粟”。而神舟的长、阔、高、大、人数及器用什物“皆三倍于客舟”。其在海上航行时,“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所以晖赫皇华,震慑夷狄,超冠今古”[6]。书中还提到,神舟航行时使用了指南浮针,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之一,比1180年英国的奈开姆记载要早数十年。由此可见,当时宁波人的航海能力与造船水平,足以傲视寰宇,独占鳌头。长期的造船实践,高超的造船技艺以及向海洋索取食物的方式,造就了宁波传统的渔业生产习俗。

由于技术局限,旧时宁波渔民所造之船主要是木船。造船时要择吉日良辰,亲朋送酒肉、馒头、炮仗,并用三牲福礼敬请天地神灵,向大木师傅敬酒。新船梁头定位时要披红挂彩。装淡水的“水舱”梁头合拢处要放银洋(或铜板、铜钱),并用银钉(或铜钉)钉合,渔民称它为“船灵魂”,亦称“水灵魂”。最后一道工序装“船眼睛”,叫“定彩”。定彩仪式很隆重,也要择定吉日良辰,并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用五色线扎在作为银眼珠的银针上,由船主将它嵌进船头,然后用崭新的红布将它蒙住,这叫“封眼”。人们还会在船尾板上贴上“海不扬波”的横幅。新船下水时,船主揭去红布,称“启眼”。届时,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由身强力壮、父母双全(有福气)的几十名青壮年将船体徐徐“赴水”(推入水中),谐音“富庶”,以示吉利。赴水时,东家站在船头上向船匠师傅和围观者分抛馒头,谓之“发福”。

船造好后,还必须有渔网才能捕捞。宁波老话称“织网”叫“装网”。一张大网由百余片小网组合而成,上新网须孕妇拼头网,即拼合第一、二片网,以预兆“会生”“会发”。装网时,网眼要插月季花,意为“月月红利”。此时忌讳妇女跨网,亦忌小孩钻网底,以求免犯鱼在网底钻出之忌。

出海捕鱼前,渔民都要敬神,由船老大对神许愿,祭祀海神娘娘、张世杰薛仁贵龙王菩萨等,将猪头、鹅、羊、鱼、蛋、豆腐等福礼置于供盘内,按序放在祭台上。祭神时间均选在涨潮时分,寓意财源如潮水滚滚而来。祭祀开始,由主持负责,渔民及家中大小依次跪拜,上香,祈福许愿,求海神菩萨保佑海上平安,鱼虾满仓,家人平安顺利。祭祀前后要鸣鞭放炮,然后船老大礼拜庙里陈设的神船,并把海神请到渔船的神堂内,每日由船老大亲自点香、插烛,参拜祈祷。

渔船出海称“开洋”,鱼汛结束称“谢洋”。在余姚等地,有时也将“开洋”“谢洋”叫“开海门”“关海门”。“开洋”时,须用羊头供奉。出海渔船,须用早稻杆烟熏一遍,再用布制成的红白两色写有附近之神名的三角小旗数面,分插于船首船尾,借以表达保佑平安的愿望。船上还须携带盐、麦、米、字和纸灰等物,以备镇压海上可能遭遇的怪异。开洋、谢洋仪式是宁波渔民在独特生存环境和历史文化中,在长期耕海牧鱼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渔民在海上经常会遇到风险,所以称恶浪为“肮脏浪”,遇到恶浪认为是“海口开,鬼讨食”。这时,渔民就会向海里撒大把大把白米。航行途中,如果舵牙脱落,看见的人不可当面点破。渔船何时到埠头,也不可当面问船老大。海面上如果遇到求救信号,救助者必须聚集救险,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有人害怕危险而不救援,就会受到舆论严厉斥责。渔船如果出现触礁等事故,遇险者要先在船头显眼处倒插一把扫帚,然后在桅顶挂起破衣,如果是在晚上就点起火把,敲打面盆、铁锅,以示求救。其他船只见此信号,即须全力救援。救护船靠拢遇难船只时,要先抛缆绳救人,然后带缆拖船。遇险者在跳船或跳上礁岩时,先把鞋子、柴爿丢过去,再跳,以辟邪。如遇漂浮在海上的浮尸,要待海浪将尸体翻过身后才能打捞。捞尸时,须用镶边篷布蒙住船眼以避晦气。当地渔民称打捞浮尸为“拾元宝”,称埋尸为“藏宝”,以讨吉利。(www.daowen.com)

此外,渔船通常不向邻船借物,意谓不借别人财气;而当邻船缺乏淡水或其他必需物资时,则须主动给予帮助。接受帮助者必须回馈,一根木柴即可。

海上渔民一般多信仰妈祖,认为她是拯救渔民的天神。宁波渔民的船上,大都供奉着天后神位,每月初一、十五都要设斋饭礼拜。遇到风浪时,渔民便朝着天后神位连声祷告,请求庇佑。

长期的出海打鱼,宁波渔民也形成了许多语言或行为禁忌。如北仑一带的渔民每季头一次出海,都会避开农历初八和二十三,认为这两天连神仙也捕不到鱼。对大海的敬畏,使宁波渔民也形成许多生产生活禁忌。传统说法有“初八廿三,神仙出门背空篮”,就是每季头次出海,须避开农历初八和廿三。渔民在船上不许双脚荡出船外,以免“水鬼拖脚”;不许头搁膝盖,手捧双脚;不许在船上吹口哨,以免招风引浪,惊动龙王;不许拍手,意谓“双手空空”;船靠岸不叫“到了”,讳“船倒了”;不许在船头撒尿;出网时不许大小便;在船上不能讲“碰石岩”“碰礁”之类的话;不许在船靠岸时高喊;不许家有红、白事而未满月的人下海;不许提肉串船;不许妇女上船,尤忌妇女跨越船头;不准七男一女同船过渡,意为“八仙过海浪滔滔”。在船上吃饭也有规矩:开饭时先用筷拣几粒米饭撒向大海,以敬鬼神;吃饭时竹筷不准搁在碗上,意忌搁船;酒杯和羹匙不可反放,意忌翻船;吃鱼先吃头,意示“一头顺风”;剩饭菜弃海不说“倒掉”,忌船翻,改为“卖掉”“过鲜”。

海洋捕捞习俗整体上可用一字来概括,那就是“动”。生产大环境——海洋,作业的工具——船,捕捞对象——鱼,都是在不断运动的。各种作业形态,如对网、抛钉、垂钓也在不断变化,这边下一网,那边放枚钩,其作业区也随时可以变换或移动,不像内地平原或山区,要死守一块土地,静待庄稼丰歉。所以,动态性特征充斥着渔区生产捕捞习俗的外壳和内涵,是捕捞习俗中最本质特征。海洋捕捞中还有特强的季节性、鲜明的潮汐性、行为的群体性和世袭的传承性等生产习俗特征,这些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习俗特征长廊,为内地所未见。[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