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区域文化资源概览(“宁波俗”卷)

宁波的时令节日与传统节日: 立春、清明、立夏、三伏曝晒节和冬至

宁波的时令节日主要包括立春、清明、立夏、三伏曝晒节和冬至五个节日。旧时,母亲常择此日为女儿穿耳孔。在慈溪,旧时宗族定此日让亡故族人神主进祠堂,三五年一次,也有十年一次的,称“进主”。宁波的时令节日与传统节日一样,都是民众民俗生活的体现。在宁波民间时令节日中,立夏吃五色饭、立夏拄蛋、称人等习俗是宁波地区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习俗,也是通过其反映宁波传统文化的良好素材。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的多元交际习俗

旧时宁波的交际习俗中,也很注重与邻里、长辈和其他人之间的交往,邻里之间的互相协助,交往之间的尊重他人是值得关注的交际习俗之一。具体而言,历史上宁波地区的交际习俗主要体现在拜望、拜访、谒见、迎接、让座、敬茶、更衣、陪客、告辞、回拜、鞠躬、磕头、挥手、道歉、握手、请坐及赠花等方方面面。
理论教育 2023-07-07

信仰禁忌:宁波民间的商业与渔民禁忌

宁波民众在建造房屋时也有忌讳。店员在店堂忌伸懒腰,忌打呵欠,忌踏坐地栿(门槛),忌手托门枋,忌背脊朝外。称呼上要讨彩头,祀神时,人们称猪头为“利市”、猪舌称“赚头”。这些商业禁忌在宁波一带沿袭已久,产生的时代也无从考证。过去宁波船民或渔民在出海前后也有很多禁忌。不许妇女上渔船,尤其忌讳妇女跨过“龙头”下,因为女人落(下)船要冲犯船神。在小钓船上吃饭忌讳说“不吃”,担心鱼不吃饵料不上钩。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的婚嫁习俗及其特色

在宁波,由男方单方面决定举行婚礼的日期。铜火熜是宁波新娘出嫁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标志性婚俗之一。旧时有新娘第一天不开口的习俗,因此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跟新娘开玩笑,逗新娘说话,直至深夜,称“闹新房”。值得注意的是,“十里红妆”是浙东一带尤其是宁波久负盛名的婚俗形式,充满了喜庆,它不仅是一种民俗文化,更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山区的居住习俗:旧时的草厂与豪门大宅

旧时宁波山区的贫困之家常以稻草、茅草、毛竹搭建房屋,俗称“草厂”。间内分割为前后房。堂屋左称正房,右称偏房,均为居室。旧时官宦、巨商和大地主的住宅,人们统称其为豪门大宅。房屋的建筑有一进、二进、三进之分,两边为厢房,中间空阔之地称明堂,又称天井,用石板铺面。中堂两侧为堂房,为主人的书房或会客之所。有些豪门大宅在大门左右各放一对石狮子或一对石鼓。上梁前必祭神,祭品有“全猪”,俗称“利市”。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渔事习俗-以海为生的宁波民众生活方式

宁波是中国海洋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以海为田”“以海为生”的生产方式是宁波民众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形成了诸多“渔事习俗”。长期的造船实践,高超的造船技艺以及向海洋索取食物的方式,造就了宁波传统的渔业生产习俗。装淡水的“水舱”梁头合拢处要放银洋,并用银钉(或铜钉)钉合,渔民称它为“船灵魂”,亦称“水灵魂”。渔船出海称“开洋”,鱼汛结束称“谢洋”。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民间祭祀习俗及地方特色

宁波民间祭祀习俗既有与其他地方相似之处,如对天地鬼神的祭祀、节日祭祀等,也有不同于他处的祭祀,如象山渔民的出海祭祀、接财神祭祀等,更有宁波特色。祭毕,人们各自在家中设酒馔祭祀,称作“清明羹饭”。宁波祭祀习俗中另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就是“祭灶”。宁波民间于此日祭祀祖神,追奠亡灵,祈求吉祥,禳祸免灾,保佑丰收。宁波商人十分敬重财神,因而也形成祭祀财神的习俗。祭海习俗更是宁波渔民信仰习俗中颇具特色的习俗。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市的宗教信仰及历史发展

宗教信仰是民间信仰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宁波市内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种宗教。宁波天主教信仰最早出现于明代中期,由占据双屿港的葡萄牙人最先在双屿港传教。这些来宁波经商甚至定居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同时把他们信仰的伊斯兰教(回教)传入宁波,作为伊斯兰教信徒重要的礼教堂——清真寺也开始在宁波建立。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集市贸易习俗:历史悠久、独特风景

集市,亦称“市日”“市场”。从而形成集市贸易习俗。如民国时期的宁波北仑柴桥集市,商贸繁荣,旧有“小宁波”之称。宁波西乡的望春桥米市在宁波集市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集市日这一天,附近农民推着独轮车把大米、稻谷运来桥街进行交易,卖了粮后购买食盐和日用品。这一切成为宁波集市贸易习俗的独特风景。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手工业生产习俗的特色及文化价值

宁波的手工业生产习俗特色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在宁波众多手工业生产习俗中,宁波“红帮裁缝”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群体。总之,宁波生产习俗不仅是农耕文化、海洋渔业文化、商业贸易文化和工艺技术文化的反映,更是宁波生产习俗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最大特色。多元文化氛围造就的宁波生产习俗,也是宁波民众性格的反映,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规范着生活秩序,其文化价值不容小觑。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的民间信仰:请龙祈雨与海洋信仰

宁波属于典型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相互交融之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依赖逐渐形成名目繁多的民间信仰,如请龙祈雨、禳灾与忌讳、妈祖信仰、商民信仰、渔民信仰、先兆信仰、信仰禁忌等都属此列。请龙祈雨是宁波民间信仰重要内容之一。灵峰寺葛仙翁信俗在宁波地区有着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是浙东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群众信仰。自此,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官方、民间均在海神庙内举行隆重的潮神祭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的丰富多样的信俗节日

宁波信俗节日内容多而杂,有吃露天米饭、花朝节、太阳生日、浴佛日、葛仙翁生日、关帝生日、吕祖下丹日、狗浴日、彭祖生日、观音成道日、火神诞、雷尊诞、七月半日、地藏王生日、灶诞日、九月半社火、蚱蜢将军生日、十月醮、十月庙会及腊月跳灶王等众多内容。在宁波民众信仰习俗中,花朝节是一个重要节日。宁波人以三月十九日为太阳生日,这一天宁波各寺庙设醮诵经。慈溪此日做七月半忌(祀)日,飨食无家可归的亡灵。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人的特色饮食习俗

宁波民众一日三餐,以吃大米燥饭为主。在一般情况下,多为早餐食泡饭,中餐、晚餐食干饭。可以说,吃得“鲜”、吃得“咸”和吃得“生”是宁波人饮食习俗的主要特色。长期的商海沉浮和创业之艰养成了宁波人追求实惠、勤劳节俭的生活饮食习俗。因此,清代宁波史学家万斯同所言的“鄞俗由来不尚华,布衣粝饭足生涯”[6],就深刻揭示了宁波人这种节俭的饮食生活习俗。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庙祀信仰与庙会活动

庙祀信仰是宁波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自古以来就形成“尚鬼神,喜祭祀”习俗,祭神活动风靡各地。在20世纪30年代,鄞县城乡共有517处庙祀,其中当时城区有159处,这是崇神、信鬼、好祀的民间习俗的表现。这种庙祀信仰主要以庙会形式进行。庙会俗称行会,是旧时群众性的庙祀活动,所请之神以行宫的东岳大帝为首。手持三角令旗的号令卒骑着骏马,率先向设有嚼献(即祭坛)的村落通报信息,俗称其为报马。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传统生育习俗:催生礼仪与禁忌

妇女怀孕生子,在宁波常被视为人生大事而备受重视,由此也衍生了一系列繁缛的生育礼仪和生育禁忌,独具地方特色。孕妇生育,俗称“做生姆”“做月里”“做产”。除却娘家母亲送来的小孩小大衣、绒线衫、背心、披肩、鞋袜等共有360件之多的“催生包”之外,也详细描写了“催生”吃食,对研究宁波传统生育习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理论教育 2023-07-07

宁波商贸习俗及其独特表现

宁波的商贸习俗较为独特。这种“买主大如皇帝”“功名要求,生意靠兜”“和气生财,生意会来”“死店活人开,买主上门来”“生意不成情意在”等商业俗语的出现,恰恰是宁波独特商贸习俗表现之一。放船头(掮客)也是宁波比较独特的商贸习俗之一。随着宁波三江口码头货运与海外进出口商贸的不断发展,大宗货物品种增多,明清之际,发展成为行栈,行栈又分化为商贸进出的各类“行”,如布行、鱼行、木行、茶行、瓷行等。
理论教育 2023-07-0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