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的民间信仰:请龙祈雨与海洋信仰

宁波的民间信仰:请龙祈雨与海洋信仰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属于典型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相互交融之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依赖逐渐形成名目繁多的民间信仰,如请龙祈雨、禳灾与忌讳、妈祖信仰、商民信仰、渔民信仰、先兆信仰、信仰禁忌等都属此列。请龙祈雨是宁波民间信仰重要内容之一。灵峰寺葛仙翁信俗在宁波地区有着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是浙东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群众信仰。自此,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官方、民间均在海神庙内举行隆重的潮神祭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宁波的民间信仰:请龙祈雨与海洋信仰

宁波属于典型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相互交融之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依赖逐渐形成名目繁多的民间信仰,如请龙祈雨、禳灾与忌讳、妈祖信仰、商民信仰、渔民信仰、先兆信仰、信仰禁忌等都属此列。

请龙祈雨是宁波民间信仰重要内容之一。旧时宁波城厢以“偷龙王”的形式祈雨,象山、余姚北仑等地主要是向“龙潭”求雨。“求雨”时,先在龙潭旁搭起高台,摆上猪、羊和八荤、八素盘头,点起香火,和尚、道士念经符参拜,旁列群众手持香火静待“龙圣”上潭。在龙潭求雨期间,如果有蛤蟆、泥鳅或者蛇从水潭中跳出,即为“龙圣”化身上潭。于是当场把蛤蟆等放进瓶中,算是请到“龙圣”。迎龙归来的队伍锣鼓喧天,彩旗招展,鞭炮齐鸣,浩浩荡荡地将“龙圣”迎至祠堂中早已备好的龙椅上,再设台供奉祭祀,由村民、族长、道士等日夜轮流参拜祈求。待下雨后,再将请来的“龙”送回龙潭。请了龙在七天内不下雨,就将“龙”曝晒于烈日下,俗称“烤龙王”。

灵峰寺葛仙翁信俗在宁波地区有着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是浙东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群众信仰。葛仙翁信俗由香期、坐夜、点庚申灯、取丹井仙水、请葛牒、顶牒、朝圣母等程序组成。每到农历四月初十(葛洪生日)前后,来自周边的信众到灵峰寺葛仙殿问卜求签,拜神求药,祈祷避虫免灾,祈求福祉。拜谒完毕,信众还会带着戒牒、丹井水、草根和树叶回到家里,企盼新的一年有个好收成。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千百年。如今的灵峰庙会香期为每年正月初一、初八、十八、二十八;四月初一到初十;端午节、五月三十到六月初一;七月十五、十二月初八和清明节等,特别是闰四月初十香期,香客人数可达十余万。

禳灾与忌讳是宁波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时人们由于崇尚命运和神灵鬼魅,往往将天象和物理变化,或人的偶遇,都视为吉凶祸福的征候,因此就有禳灾与忌讳等迷信活动。如旧时人们认为日食月食是天狗吞了太阳和月亮,人们焚香祈祷,以求脱羁,或敲锣、放炮、击破面盆,说是能吓退天狗,俗谓赶天狗。而彗星在古人眼中视为“妖星”,通常叫“扫帚星”,认为彗星的出现是灾难的预兆。

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石敢当常常是民居避邪物之一。许多宁波人通常在门前巷口等处立一小石碑,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旨在镇鬼驱邪,禁压不祥。如果建造的房屋屋脊两端戗脊正对别户人家的门或窗,被对准的这户人家在门或窗上悬一镜,称辟邪镜,据说能“去邪化吉”。还有的在自己的屋脊中间放上品字形三只玻璃瓶,在瓶口各插三枚铁针,说是针锋相对。住宅左首称青龙首,右首称白虎首。如一户人家的住宅东首有比其高大的建筑,该户人家认为“青龙”被其压得抬不起头来。为避邪,该户人家会用木牌书上“姜太公在此”字样钉在门楣上方。如果住宅西首不远处有屙缸,白虎怕臭,不吉利,则该户人家就在大门门楣上挂一面米筛,以避臭压邪。(www.daowen.com)

民国以前,宁波城区民众信仰繁芜,各种信仰并存,当时宁波城区有庙社150余个,城隍庙、永泰王庙、天后宫、文昌阁、关帝庙、岳殿、孝子烈女祠、先师庙、药王殿、花果庙等遍布宁波城厢。其中佛教信仰、道教信仰、基督教信仰及妈祖信仰是宁波民间最重要的信仰之一,妈祖(天妃)庙、寺院、道观和教堂成为信仰者重要的聚会场所。

宁波自古以来崇商风气盛行,旧时商人信财神,以正月初五为财神日,亦称五路财神日。初五五更祀财神,亦称接财神,于椅背挂神祇图画,燃檀香,点足斤重的红烛,供糕饼、干果、水果。接财神时,店主手执三炷香,从屋外踱步摇香至店堂,示意财神已接进店内,而后按序膜拜。焚化纸元宝火焰冲得高示为吉利。祭神后吃财神酒,老板宴请阿大、经理和职工,为商店盈利出力多者坐上横头,老板执壶为其斟酒。头道菜要上圆蛤,因其形似元宝,意示吃元宝。正月初五请过财神后,店铺“开市”营业。

祭潮神是宁波地区较为特殊的一种习俗。人们为了在出海捕鱼时免遭意外之灾,对潮神的敬畏、祭祀、崇拜便由此而生,并形成“出海祭潮神,丰收谢潮神,求雨靠潮神,晒盐托潮神”的信仰习俗。宁海慈溪等地都有祭潮神的祭祀仪式。慈溪当地以每年二月十四日为潮神祭祀之日,同时有盛大的庙会举办。海宁的祭祀潮神与慈溪等地略有不同,主要是在沿江各地起庙宇、建寺院,通过祭潮、烧海香、迎庙会等民俗活动来祈求海塘安定,这一习俗世代相沿。至清雍正九年,雍正帝下旨在盐官建海神庙,庙内供奉越王钱镠、伍子胥、文种及沿海有功之神21位,统称为“海神”。自此,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官方、民间均在海神庙内举行隆重的潮神祭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