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筑陕西都司:明代卷

新筑陕西都司:明代卷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弘治七年置花马池守御千户所,直隶陕西都司。嘉靖三十年,又在宁夏城北设平虏守御千户所,直隶陕西都司。明末陕西都司卫所统辖结构图成化以后中南部除汧阳所外再无新的设置,增加的卫所都分布于都司的北部,且多集中于宁夏、固原。

新筑陕西都司:明代卷

三、新的建置期——成化以后的陕西都司

正统末年蒙古诸部的势力日炽,不断南侵,明王朝的军事控制范围随之南缩。成化时,入侵河套一带的蒙古部族逐渐成为明朝陕西边防大患,“自成化五年以来,秋冬则举众为寇,春夏则潜退河套,近边军民多被抢” (21),“虏始入套,抢掠即出,不敢住牧。弘治十三年(1500)虏酋火筛大举入套,始住牧。正德以后应绍不、阿儿秃期、满官嗔三部入套……兵约十万,俱住牧套内,时寇宁甘固宣大等” (22)。虽然明朝屡有复套之议,皆未实施。整个陕西的北边,从绥德至宁夏、固原形势骤紧,对西边影响更大,“成化以前虏患多在河西,自虏拒套以来,而河东三百里间更为敌冲” (23),宁夏、固原成为北防的重点。

蒙古诸部入套首先威胁的便是河套以南的绥德、榆林、延安一带。这一带在成化以前仅有延安、绥德2卫,从府谷至庆阳以北的日常守备单弱,只有每年从内地卫所调集班军轮番驻守。成化六年(1470),因榆林、安边、镇羌三地“鞑贼侵害腹里,多由三边而入……东西相去道路适均,俱系紧关要处” (24),而设榆林、安边、镇羌3卫。成化中期安边卫由旧安边营迁往新安边营,并与镇羌卫一起改为守御千户所,分隶于庆阳卫、榆林卫。

促使固原守御千户所改为固原卫的因素除了蒙古人入侵外,当地盗寇盛行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内为土达巢穴之所,外为北虏出没之所,守城唯一千户所,军少势孤” (25)。成化三年,蒙古军攻破开城县;四年土达满四反,集聚千人,据石城为守。内外交困使得成化五年平乱之后,朝廷立即改守御千户所为卫,同时在其北西安州设守御千户所,隶固原卫,“以扼其要冲” (26)。西安州所“近边套虏值此冬踏冰入犯,此地尤司震邻,亦要害一都会也” (27)。成化十二年,“户部会议……‘固原卫迤北葫芦峡口并魏王城俱有古城一座,通宁夏韦州,计周围数百余里,内为土达居住之巢穴,外为虏寇出没之喉咽。……仍修理魏王城,设平虏守御千户所。其葫芦峡口设镇戎守御千户所,俱隶固原卫。其闲地则为屯田,且耕且守,五年后方令纳粮’” (28),最终此年只设置了镇戎守御千户所。魏王城又名预望城,“去韦州嬴山仅百里,河套住牧之虏入寇固原、平凉,势必由此。其地土衍沃,可屯可守。成化间屡遭虏患,都御史余子俊设立所,既有成命,因循不举者二十年。弘治末,虏复由此深入” (29),弘治十四年总制秦纮再请建所,但一直到弘治十八年,都御史杨一清才最终设所。

弘治以后入侵固原一带的“北虏”大多都是由花马池深入,“窥平、固,则犯花马池之东;入灵州深处,则清水营一带是其径矣” (30),因此宁夏东部花马池亦开始增加防守。弘治七年置花马池守御千户所,直隶陕西都司。但一所的兵力不足以守备,正德元年九月杨一清上言“陕西各边惟花马池至灵州一带地理宽漫,城堡稀疏,兵力单弱……花马池东路虽有守御千户所之设,然兵力单寡,而兴武营相去已远,有警猝难救援。宜将花马池守御千户所改设宁夏后卫,兴武营添设守御所” (31),于是宁夏又多了一卫一所。

正德五年庆王台浤从安化王置反,庆府宁夏中护卫废,改设宁夏中屯卫,宁夏在城重新拥有6卫。嘉靖《陕西通志》卷7提到当时有“四护卫”,但是实际上嘉靖时只剩下安东中护卫、甘州中护卫、秦府右护卫3护卫,且该书卷5在讲到庆府公署官属时只提到仪卫司,可见庆府护卫已废,疑嘉靖《陕西通志》沿袭了前人正德五年以前的记载。

正德中又在凤翔所西汧阳设守御千户所,隶陕西都司,寻废,史书对此所的记载绝少,故设置的具体情况不明。(www.daowen.com)

到嘉靖初,陕西都司共拥有48个卫所(不包括守御百户所),即23卫、3屯卫、3护卫、5一级守御千户所、11二级守御千户所、3群牧千户所,另有守御百户所3。

嘉靖二十二年(1543)阶州所改直隶于都司。

嘉靖三十年,又在宁夏城北设平虏守御千户所,直隶陕西都司。其守御之地本为宁夏前卫后所守备,“东为河套,西距贺兰,北御沙漠,三面受敌” (32),“诸虏出没不时,实难战守” (33),以至于巡抚都御使张文魁奏改后所为平虏守御千户所。

明朝陕西都司最后设置的卫所为隆庆元年(1567)二月的榆林西延安卫靖边守御千户所。正德初灵州改直隶都司,万历后又改隶宁夏卫。自此至明末,陕西都司拥有23卫、3屯卫、3护卫、3群牧千户所、6直隶于都司的一级所、12属于卫的二级所、3个守御百户所,其统辖结构如下图所示。

明末陕西都司卫所统辖结构图

成化以后中南部除汧阳所外再无新的设置,增加的卫所都分布于都司的北部,且多集中于宁夏、固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