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主要障碍: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管理的挑战

主要障碍: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管理的挑战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障碍。尽管国家一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但是更多仍停留在政策层面,在实践中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仍存在着许多障碍。对于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80%以上依赖于民间资本借贷。

主要障碍: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管理的挑战

(1)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障碍。尽管国家一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但是更多仍停留在政策层面,在实践中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仍存在着许多障碍。第一,行业准入的障碍。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只有41种,而外资能进入的却有60多种。如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的风险投资和科技融资租赁公司,基本由政府和外资主导,民间资本较难进入。第二,资助扶持政策方面的障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各省市激励引导民营科技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2008年以后,除江苏、上海、武汉等极少数省市还坚持一些优惠税收政策外,其他绝大多数省市已不再执行。2008年年底国家税务局出台了116号文件,规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只能是高新技术企业,将大部分中型科技型企业和所有小型科技型企业排除在外。第三,融资方面的障碍。贷款门槛过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难以达到贷款要求,即使符合贷款条件,银行也不愿意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而风险投资公司与科技融资租赁公司又由政府和外资垄断,民间资本没有话语权,民间资本也就难以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

(2)科技创新的高风险让民间资本望而却步。民间资本从小作坊和劳动收入中形成,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好机遇中得以快速积累,有很大的盲目性、投机性和短期逐利性,热衷于房地产、矿业资源、农产品这样简单,不需要很多专业技能,快进快出的投资领域。而对于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技术复杂的科技创新行业,民间资本拥有者没有信心。他们普遍缺乏科技创新意识,缺乏科技方面的专业技能及对科技创新前景的把握,对于科技创新不敢涉足,对高风险的科技创新领域有很强的规避意识。2017年,宁波市新设企业数量较多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共14152户,制造业8843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407户。从同比增速来看,新设企业增长较快的是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增长126.6%、88.1%、66.1%。制造业的新设企业数远远低于批发和零售业,说明民间资本还是倾向于投资熟悉的传统产业。尽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设户数增长超过100%,但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门槛低,不需要很多的资金,不需要厂房,只要有一间办公室就行,也不需要特别高端的技术,主要由智慧城市的建设、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等因素推动。

(3)信息不畅导致进入障碍。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其中一个障碍是信息不对称。民间资本急于寻求有前沿科技的投资项目,苦求不得,而很多好的科技研究成果却因缺乏资金难以实现成果转化。据调查,民营企业首先是通过生意场上的朋友了解投资信息,占到了63.3%;其次是媒体,主要是互联网信息,占到了41.8%;有17.1%的企业通过政府部门获取信息;而通过中介机构获得投资信息的仅占7.6%。55.7%的企业表示,在投资科技项目时,没有进行市场调查、技术分析等可行性研究,看到周围的朋友这样做获得丰厚利润,就跟着投资。正是信息不畅,导致民间资本难以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即使进入了,也因为信息源缺乏科学依据,导致产品简单复制、投资失误或盲目跟风。

(4)全社会科技创新环境不佳阻碍民间资本进入。在经济转型期中,我国过快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全社会存在功利浮躁的现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以致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愿和动力。企业花巨资进行的科技创新,很轻松地被其他企业仿冒、假冒。每年广交会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就高达几百宗,专利案件是主要投诉类型,占总投诉量的60%以上。《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公布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88.44%的人购买过盗版的书籍、影像制品或电脑软件;57.88%的人购买过假冒名牌商品。(www.daowen.com)

(5)民间资本投资主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不足。上文讲到的光伏产业投资失误表面看是企业缺乏对该产业发展的信息掌握,跟风投资,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民间资本投资主体缺乏战略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大多民营企业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战略,管理水平低下;企业创新意识不足,大部分企业存在着“小富即安”“暴富”的思想,加上开展技术创新存在着很大的创新风险,中小企业抵御这些风险的能力还较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活动的开展,从而阻碍了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6)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体系不完善。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渠道很多,有银行、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等,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式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致使一些渠道没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因此,目前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仍然主要通过三个渠道:第一,民间资本开展科技创业投资;第二,居民将资金存入银行,由银行向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第三,民间借贷。对第一种渠道,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动科技创业,但是创业风险大,科技创业成功率低,导致民间资本投资越来越理性和谨慎。第二种渠道,基本上只对大型企业开放。对于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80%以上依赖于民间资本借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