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社会审计准则: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

国际社会审计准则: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促进国际社会会计准则的协调,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授权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公布审计准则,称为《国际审计指南》,自1980年6月至今,已先后颁布了第1—28号公告。这28号公告可分为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部分。(一)一般准则一般准则是审计人员资格条件和执业行为的准则。(二)工作准则工作准则是审计人员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应遵守的准则。

国际社会审计准则: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

为了促进国际社会会计准则的协调,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授权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公布审计准则,称为《国际审计指南》,自1980年6月至今,已先后颁布了第1—28号公告。这28号公告可分为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部分。

(一)一般准则

一般准则是审计人员资格条件和执业行为的准则。主要内容如下:

(1)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技术条件的规定。如审计人员应具备必需的学历和职业培训,必须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并通过专门考试,必须具备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

(2)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身份条件的规定。如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超然、独立的立场,在陈述与表示意见时持公正态度等。

(3)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条件的规定。

(二)工作准则

工作准则是审计人员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应遵守的准则。主要内容如下:

(1)对制定审计计划的规定。如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审计程序、确定审计人员及其分工等。

(2)对确定审计范围的规定。如审计会计报表、了解、研究内部控制制度和确定进一步检查的范围、时间和方法等。(www.daowen.com)

(3)对获取审计证据的规定。如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以获取充分而适当的证据、充分考虑审计对象的重要性、风险程度及其他因素影响、为审核会计报表和提出公正的意见提供合理的依据等。

(4)为实施审计行为的规定。如执行审计的必要条件和手续、应执行的审计业务等。

(三)报告准则

报告准则是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选择表达方式和记载必要事项的准则。主要内容如下:

(1)对审计报告应记载事项的规定;

(2)对表明审计意见的规定;

(3)对补充记载事项的规定;

(4)对审计报告报送对象及报送时间的规定。

国际审计准则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只要是进行财务会计资料的独立审计,不论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大小,不论被审计单位的法定组织形式如何,也不论被审计单位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均适合使用国际审计准则;在适当的情况下,国际审计准则也应用于审计人员的其他有关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