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NLP语言魔方:消除矛盾的高效沟通技巧

NLP语言魔方:消除矛盾的高效沟通技巧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矛盾或者误会就是因为当事人不了解这一点而导致的。而且日后一定在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他们在指出对方的失误时,会仅仅把语言放在对方的行为上。而不懂得这一点的人,会有意无意否定对方的正面动机,这种做法引发对方本能的抗拒,故此不会有效果。据中国民政部的最新统计,中国的离婚率每年正以200万对以上的速度增加。

NLP语言魔方:消除矛盾的高效沟通技巧

相反的,如果只是因为看到对方无效的行为,然后就否定了对方行为背后所欲追求和满足的信念价值观,甚至将这个无效的行为和对方的人格(人格即是NLP理解层次中的身份层次,身份是潜意识里面最深层的结构)画上等号,如此便否定了对方的这份正面动机;那么就会很容易激起对方的强烈抗拒。很多矛盾或者误会就是因为当事人不了解这一点而导致的。

比如说,孩子端盘子不小心摔碎了,作为父母一般会怎样处理?

以下的喝斥是经常遇到的“怎么搞的!”“你做什么都不行!”“笨死了!”“就知道给人添乱!”很明显,这些喝斥里面充满了大量虚范的词汇并且全部针对的是孩子的身份,完全否定了孩子的正面动机甚至是身份。试问这样的沟通又怎么会有效果?而且日后一定在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

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端盘子的背后有一份正面动机。或许孩子是想学习如何做家务,或许是希望帮助妈妈分担家务,或是希望证明自己有能力等。总之,一定会有一份正面动机。而如果父母了解到这一点,他会首先了解和肯定孩子的正面动机。这样,孩子会认为你已经接受了他,然后引导他意识到这个行为无效,从而让孩子在下一次有更有效的行为。家长或许会这样来与孩子做沟通:

家长:你把水杯摔碎了。你今天突然要端水,一定有原因,和我说一下好吗?

孩子:我看妈妈很忙,所以我想帮你干一点活,让你轻松一点。(正面动机)

家长:你是一个很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孩子。(肯定正面动机)不过现在妈妈有没有更轻松?(引导孩子意识到行为无效)

孩子:没有。

家长:没关系。如果下一次再有这样的情况,你怎么做才不会让被子摔破呢?

孩子:我会双手端好,慢慢走。

如此,孩子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也增加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真正的沟通赢家,在指出对方无效行为的时候绝对不会否定对方的正面动机,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对事(行为)不对人(正面动机)。他们在指出对方的失误时,会仅仅把语言放在对方的行为上。(www.daowen.com)

而不懂得这一点的人,会有意无意否定对方的正面动机,这种做法引发对方本能的抗拒,故此不会有效果。如果你注意夫妻吵架,你会发现他们绝大多数会由最初的一点点事情慢慢演化为互相攻击对方人格的争吵,最后让彼此关系越来越疏远。

太太:你今天下班顺路买点菜回来吧。

先生:好,不过可能晚一点。我今天要加班。

太太:怎么又加班?哪里有这么多事情?

先生:我说了能算吗?你这人真有意思!(否定正面动机)

太太:我这人怎么了?你已经连着加了好几天班了,家里事情一点都帮不上忙,光顾自己了!(否定正面动机,以下简称否定)自私!(否定)

先生:我自私?难道我愿意整天加班?你讲不讲道理!(否定)

太太:我不讲道理?到底是谁不讲道理?(否定)说这话还有点良心吗?(否定)我实在是受不了你!(否定)这日子没法过了!(否定)

先生:你简直是不可理喻!(否定)

太太:我就这样!不愿过早说!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许多家庭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一对踏上红毯的恋人,原本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却终于因这段婚姻的失败而破灭,而且分手的双方几乎无一例外的对对方充满愤怒和怨怼。为何会如此呢?就是因为双方都感觉曾经为对方付出过很多,虽然有很多是无效的做法,但背后总存在一些正面动机,可是对方非但不理解,还一直否定自己的这些善意或是正面动机,最后当然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从这个角度说,许多的沟通效果不理想,是因为双方都充当了好心办坏事的角色。加上许多人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内心感觉,因此,许多婚姻以悲剧收场。据中国民政部的最新统计,中国的离婚率每年正以200万对以上的速度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