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茶源地理·贡茶古今旅游景点

茶源地理·贡茶古今旅游景点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北苑御焙、顾渚山和武夷山四曲溪为代表的御茶园,其茶园与生产制度早已不复存在,今天遗址尚存,最主要也最常见则是作为旅游景点、科研基地而存在,发挥文化和商业余温。现在的武夷山四曲溪御茶园,早已荒芜不产茶,园区数年前由一家香港公司租下,如今山上建有茶室,山谷下则是茶园遗址,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2013年,景迈山古茶园又开始踏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路,并且是唯一申遗的古茶园。

茶源地理·贡茶古今旅游景点

以北苑御焙、顾渚山和武夷山四曲溪为代表的御茶园,其茶园与生产制度早已不复存在,今天遗址尚存,最主要也最常见则是作为旅游景点、科研基地而存在,发挥文化商业余温。

最萧条的现状是昔日最辉煌的北苑御焙遗址。这个见证和象征着中国茶文化最高峰,被半数茶书歌颂和记录过的御茶园,在1995年考古发掘后因为缺乏资金保护开发,所以决定复埋。这一复埋就到了如今,史书上那些奇幻壮丽的司茶官署原址上如今种满脐橙,神奇的龙凤池变成养鸭子的水池

而北苑的龙凤团茶虽然几乎代表了中国传统制茶的最高工艺,却也流星一样逝去了。如今“北苑贡茶”四个字,只出现在茶行的包装袋的一角上。据说在未来,建瓯投资4个亿,建立占地3500亩的中国北苑茶都,集茶文化展示、茶加工贸易、茶旅游休闲为一体。截至我们走访的时候,这个项目还没有启动的痕迹。

顾渚山贡茶院,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设立,专门采制贡茶“顾渚紫笋”。彼时正是贡茶制度的开端,该皇家专属茶厂以产制规模宏大著称。据《长兴县志》记载,负责采茶的“役工”就达3万人,此外有工匠千余人,专门的制茶工场30间,焙工场有百余所。(www.daowen.com)

如今的“大唐贡茶院”,则是2005年长兴县政府在顾渚山虎头岩原址,投入1亿元重建的,用地面积4.97万平方米,但恢复的只是“规模”,并不再产茶了。重建的“大唐贡茶院”作为旅游景点,由茶文化展示区、商业区两部分组成,风格是竹林为主的仿唐建筑群,周边则有喝茶+吃饭+住宿的农家乐

元朝时,御茶园由宋时的北苑移至同在闽北的武夷山四曲溪,据董天工《武夷山志》记载,此地贡茶额一度高达990斤。到了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终于山竭茶枯,御茶园不得不停产,清朝时遂又恢复生产。现在的武夷山四曲溪御茶园,早已荒芜不产茶,园区数年前由一家香港公司租下,如今山上建有茶室,山谷下则是茶园遗址,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而在商业开发之外,御茶园原址内仍有与茶相关的科研机构,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59年5月1日在此成立。

相较之下,云南的景迈山古茶园则是黯然中的亮色。它自明朝开始纳贡,如今每年仍能产出干茶500余吨,或许正因此,活化之路也走得更远。总面积2.8万亩的古茶园,目前被普洱茶庄园有限公司收购,以精品酒店+制茶体验等茶旅模式经营。而早在2005年,资深茶叶品牌策划人罗军将这里的千年古树普洱茶,推荐为十运会唯一指定用茶。2013年,景迈山古茶园又开始踏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路,并且是唯一申遗的古茶园。这些看似“虚名”,却极大地增加了景迈山的品牌价值,更有利于日后的保护与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