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学类文本-语文教学与思维创新

文学类文本-语文教学与思维创新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语文教学内容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体现了如下的路径选择。这五个选项的内容基本上是语言学和文章学知识的具体表现,体现了文学类文本作品解读的弊端之二:借用文章学的知识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容。下面就以鲁迅的《祝福》为例来说明语言训练应该怎样体现出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文本研读一、解题:关于《彷徨》和《祝福》1.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文学类文本-语文教学与思维创新

当前语文教学中借助于语言学的知识体系来解读实用类和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模式对理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将这种思维模式运用于文学类文本解读时,阅读教学的问题也就随之而生: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演变成空洞干瘪枯燥的语言说教,这是语文教学存在困境的根本原因,也是语文教学低效的根源所在。当前语文教学内容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体现了如下的路径选择。

第一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用语法修辞知识解读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第二步:借用文章学的知识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容,体现为“是什么”的层次;第三步:借用社会学、政治学的知识解读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文以载道”的特质。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选用清代厉鹗的《晓至湖上》一诗,其中第二小题要求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参考答案为: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逐出”,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刻、淡雅(或幽静、清新)。这道题就典型地表现了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解读的弊病之一:借用语法修辞知识解读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该套试题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节选了学群的《走进腾格里》,其中第13题要求选择两项对文章内容不准确的概述和分析,五个选项为:

A.第②段“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④段连用“爬”“漫”“浸”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⑦段写月亮与无限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这五个选项的内容基本上是语言学和文章学知识的具体表现,体现了文学类文本作品解读的弊端之二:借用文章学的知识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容。对弊端之三的体现更是比比皆是,比如《项链》中马蒂尔德受资产阶级上流社会思想毒害的爱慕虚荣的人生悲剧;《雷雨》中周朴园作为腐朽反动的资本家的道貌岸然、心狠手辣;《孔乙己》中腐朽病态的封建社会以及对罪恶的科举制度的控诉等。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工具”和“手段”的背后则体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支撑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的内核就是文化。可以说,文化是文学的内核和关键,而文化又是人类集体的文化,是人类集体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积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因此才有了“文学是人学”的经典表述。下面就以鲁迅的《祝福》为例来说明语言训练应该怎样体现出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祝福》教学内容设计样章:

预习提示

1.你还记得以前读过的鲁迅的小说吗?可能的话,找出来再读一读,可以和《祝福》对比着读,看能否获得一些新的体会。

2.将《祝福》一文认真读三遍,掌握生字和生词,在有疑问的地方用笔做上记号。读完以后通过网络、书籍等参考资料搜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3.读完以后,尝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借助于网络、书籍等参考资料收集整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些基本方法。

课文介绍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整体感悟

1.这篇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2.小说着重写了祥林嫂哪几个生活片断?

3.小说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生活环境?你是否了解这种生活环境?

文本研读

一、解题:关于《彷徨》和《祝福》

1.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写文章对标题非常有讲究,小说更是如此。《彷徨》是鲁迅的第二个小说集,他的第一个小说集叫《呐喊》,请思考:鲁迅为什么要用“呐喊”和“彷徨”这样的名字?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联?

2.对于小说的标题“祝福”,需要明确以下问题:什么是“祝福”?在“祝福”中发生了什么事?事件的最终结局怎样?人物的命运最终如何?这些人和事与“祝福”有什么关系?

3.请结合以下链接材料,回答:文章内容明明讲祥林嫂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要以“祝福”命名?用“祥林嫂”命名可不可以?

链接之一:常见的小说命题方法

(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孔乙己》《阿Q正传》等。

(2)以事件为题,如《林黛玉进贾府》《失街亭》等。

(3)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等。

(4)以线索为题,如《药》《项链》等。

(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差别》《春之声》等。

(6)以问题为题,如《丧钟为谁而鸣》等。

链接之二:常见的小说标题意图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

(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二、关于小说的语言

1.语境中的语言意义

联系语境可以对小说中的语言的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下面是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尝试着对这些句子的意义进行分析和解读。

(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2)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2.语言的精炼

鲁迅是很讲究语言精炼的,可作品中几乎一字不改地两次写了祥林嫂追述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情节,作者为什么这样重复?作者为什么反复地叙述祥林嫂说的“我真傻,真的”的话。祥林嫂为什么会认为自己傻?为什么阿毛被狼吃了,她就变傻了?阿毛不被吃她会不会变傻?她的命运会不会更好些?同桌之间用缓慢低沉的语调读一读这些话,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关于小说的人物

1.祥林嫂

(1)两次写到祥林嫂长胖,第一次是她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时候,第二次是她嫁给贺老六之后。对此该怎样理解?

(2)小说对祥林嫂有三次比较集中的外貌描写,这三次描写的不同之处反映出祥林嫂在精神上经过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3)比较祥林嫂三次在鲁家祝福时的行为表现和精神状况的差异性。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差异性?祥林嫂最后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中惨死在祝福声中的?

(4)祥林嫂被鲁四老爷赶出家门而沦为乞丐后,作者为什么不写她流落街头,挨饿受冻的情景,仅写了一个很简单的细节:她向人询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为什么她不问别的问题?

(5)亡夫丧子是妇女的大不幸,贺老六病死,阿毛被狼叼走,这两件事在一般作家笔下可能要大力渲染和描绘,但鲁迅却出人意料地把它放到幕后,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6)祥林嫂改嫁后,夫死子殇,再回鲁镇时,“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为什么改嫁后的祥林嫂,人们并不改称她为“贺嫂”或“贺六嫂”,却仍叫“祥林嫂”呢?作者为什么将这一句话另作一段?(www.daowen.com)

链接之三:画眼睛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中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指出:“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俗称为‘画眼睛’法。”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主要是通过“眼睛”来表现的。《林黛玉进贾府》中凤姐的“丹凤三角眼”,宝玉的“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黛玉的“似喜非喜含情目”。其实,鲁迅“画眼睛”的方法不仅仅是描写人物的眼睛,它还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一个理论上的概括,是艺术创作中典型化的一种手段或准则

链接之四:祥林嫂: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春天,一个美妙的季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孕育活力。然而,对祥林嫂来说,这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却见证了她悲惨的遭遇和残酷的命运。

在春天里,祥林嫂被迫失去了一个女人该有的一切——丈夫、孩子、精神以及最宝责的生命。

祥林嫂本是一个善良、朴实、淳厚的贫苦农村妇女,但对于命运坎坷的她来说,春天却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祝福》中,祥林嫂从始至终都没有看到冰雪融化、大地回春、新芽抽绿,也永远没有看到生机勃勃的世界孕育出的美丽生命。

小她十岁的丈夫在春天里离开了人世,尽管为她结束了一段短暂而没有幸福的婚姻,但却使她掉进了另一个更深的陷阱——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封建社会“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社会伦理让她只能独守空闺。然而对她来说,独守空闺也许只能是梦。家规的苛束、婆婆的严厉让她度日如年,特别是在面临被贩卖的罪责时,她选择了逃跑,跑到鲁镇四叔家做起了女工,毫不懈怠,“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渴望以自身的气力来换取生活的安定和生命的尊严,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然而,命运的天平并没有朝她倾斜。过了三个月的安稳日子以后的第二年春天,婆家人在她去河边淘米时将她抓了回去,以换取小叔子娶媳妇的财礼。以八十千的价钱,祥林嫂被转嫁到了深山野墺的贺家墺。“好女不嫁二,忠臣不事二主”。从此以后,“从一而终”的社会伦理就像一把利剑扎在她的胸口,时不时地在她那受伤的心灵里增添一注鲜血,最后被迫血竭而亡。

在新的丈夫贺老六家里,幸福的生活似乎朝她走近了一步。“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还生了一个白胖的儿子,“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然而,幸福的时光似乎总是那么短暂。年纪轻轻的丈夫死于要命的伤寒,一碗冷饭就让人一命呜呼。唯一寄托的儿子在暮春时节被狼叼走,死于非命。大伯收屋后光身一人,走投无路。几年光景不到,昔日似乎交了好运的祥林嫂又一次站在了昔日的东家门口,渴望再一次得到一份生活的安定和生命的尊严。

“我真傻,真的”,一句没有听众的独白空谷无音,自言自语的告慰无人能解。物质世界的空虚可以用辛勤的劳动填满,而精神世界的空虚只能让人空荡无存。哀莫大于心死,穷莫大于心穷。心已死,人安在?“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

在礼教余孽滋养的四叔家里,伤风败俗的祥林嫂只能在怜悯和同情中得到苟活于人世的机会,其他的一切都早已随她的“二嫁”灰飞烟灭了。“祥林嫂,你放着吧!”四婶的一句话就仿佛一道剑影刺在祥林嫂的心里,提醒她的伤风败俗和不干不净。从此,告慰先祖的“祝福”再也没有祥林嫂和她那毫不懈怠的身影。柳妈捐门槛做替身的建议让祥林嫂又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勇气和生存的意志。在新春到来的前夕,花了将近一年的工钱去土地庙捐了替身的门槛,祥林嫂似乎又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但是,四婶一句同样的“你放着吧,祥林嫂!”将她永远钉在了精神的十字架上,使她的梦想彻底粉碎,掉进了心灵的万丈深渊,毫无生还的可能,“受了炮烙似地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残酷的现实彻底消磨了祥林嫂生存的希望。成了乞丐的祥林嫂最后只能在热闹的迎春“祝福”中了却残生。

祥林嫂的一生注定是悲剧的一生!

2.鲁四老爷

有人认为鲁四老爷与祥林嫂之死无关,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从鲁四老爷的语言及他书房的陈设两个方面对这个说法做一番分析和说明。

3.“我”

(1)参阅拓展阅读材料之五:《<祝福>中“我”的故事》,在课文第二节结尾写道: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第三节开头写道: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使我不能安住。请思考:我要走的原因有哪些?

(2)本书是以“我”的视角来阐述故事。第四节写道:“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请分析:“说不清”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见识得多”的我对魂灵“说不清”?“我”的“说不清”和短工的“说不清”有没有区别?

(3)第四节中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态?

链接之五:叙述视角

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三种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

第二人称叙述视角。运用第二人称写作,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小说中既出现“你”,同时也出现“我”与“他”;二是小说通篇只出现“你”,而不出现“我”,更不出现“他”,这就是真正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这种叙述视角,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甚至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阂,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

第一人称叙述,主要有利于“我”的心怀袒露;第二人称叙述更能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而第三人称叙述,则似乎有冷眼旁观的意思。

四、关于小说的主旨

1.鲁迅的朋友许寿裳曾说: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惨在封建礼教吞吃祥林嫂。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在《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子》一文中指出:“真正对祥林嫂施行了严酷的精神苦刑的,是夫权和神权,是‘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力量,无情地绞杀着祥林嫂的精神和肉体。”

(1)你可以举出礼教的有关内容吗?

(2)致祥林嫂于死地的是礼教的哪一条?

(3)你能不能也讲一讲礼教杀人的故事?

2.阅读课文第一、二节,画出辛亥革命之后鲁镇情况的句子。请思考以下问题:

(1)你了解辛亥革命吗?辛亥革命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2)文章开篇描述了辛亥革命以后鲁镇的社会生活情况。这种情况与你所了解的影响有什么异同?辛亥革命对鲁镇的影响和对中国的影响有何异同?

(3)分析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与祥林嫂被吃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

3.阅读课文柳妈对祥林嫂说的一段关于再嫁再寡的人死后要受锯刑的话,如果这段话换由四婶说,对作品思想有何影响?

4.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的观念,鲁镇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社会,鲁迅通过祥林嫂的被吃,宣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死刑。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5.有人认为,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一个反抗者;而另外有人认为,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卫道者。你能不能从书本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这两种说法的合理性?

拓展运用

根据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的分析,请以“我眼中的祥林嫂”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文章的叙述视角。

拓展阅读

1.唐荣昆:《关于祥林嫂的死——也谈<祝福>的思想和艺术》,《名作欣赏》1986年4期,第86-89页。

2.陈科华:《论祥林嫂悲剧的文化批判精神》,《北方论丛》2004年6期,第38-43页。

3.王月芹:《浅析鲁迅<祝福>的叙事结构及叙述语言艺术》,《小说评论》2011年2期,第86-88页。

4.甄洪永:《祥林嫂之死与中国文化的走向》,《名作欣赏》2011年8期,第124-126页。

5.钱理群:《<祝福>中“我”的故事》,选自《走近当代的鲁迅》,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161页。

下面就对《祝福》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文学类文本中的语文教学内容提供思路。

第一,文学类文本中最简单的是诗歌,其次是散文,剧本再次之,而小说是最复杂的文体。对于诗歌和散文来说,重点是掌握作品通过何种方式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阐述思想感情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从而实现情感的共鸣和融通。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的叠词组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了“寻、清、凄、惨、戚”十个生硬刺耳的齿音字,将行为动作、外在表现和内心感受有机结合,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

散文也大同小异。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讲述了我与地坛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节选的第一部分阐述了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沉思考,第二部分阐述了作者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生命、死亡和爱都是个体灵魂深处最隐晦最深层的内核,对这些问题的阐述能够很好地体现散文对人性的关注,能够很好地体现教育的本质。

小说和剧本相对来说复杂一些,这两种文体都是通过故事来揭示道理、表现情感。道理的揭示和情感的表现是通过故事间接隐晦地体现出来的,因此,从教学内容上来看,除了作品的语言和内容两个方面之外,还需要关注人物,而人物恰恰又是小说和剧本的重中之重,所以《祝福》案例就将人物分析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和重中之重,体现出了与散文和诗歌教学内容的差异性所在。

第二,文学类文本的教学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联系语境分析作品中语言的意义、用文化学和解释学的视角来解读作品的内容、用人学和美学的视角理解作品的价值。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仅仅是一种媒介和手段,其背后则体现了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支撑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则是文化,文化是文学的核,而人就是文学的根。因此,从《祝福》教学内容的设计案例来看,第二部分“小说的语言”是文学类文本教学内容的基础,通过语文背景知识的作用,不断地扩充语言理解的范围:从词到句子到篇章、从言表之义到言外之意,从而为语感的形成创造条件。第三部分“关于小说的人物”是小说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因此,本书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人物的分析组成了小说内容的核心,而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就体现在人物的活动流程之中,因而对人物的分析也就蕴含了小说内容的阐述。将人物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解释学的知识来解读人物就成为小说人物分析的重点。第四部分“关于小说的主旨”则从人性的角度阐述小说的意义和价值。而无论是小说的语言、人物还是故事情节,其根本的指向还是思想文化背景下的人性选择,因此,对小说主旨的挖掘就应该进入到人性探讨的内核,从人的范畴来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的分析才会让人物变得鲜活、立体,成为有血有肉的存在。

第三,具体到《祝福》中的祥林嫂。案例选择了祥林嫂的细节描写、作者的写作技巧、规律性的故事情节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分析。这三个方面从形式到内容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三个层面:内容、方法和原理。祥林嫂的细节描写和规律性的故事情节体现为“内容”层面的具体化;作者的写作技巧揭示了写作“方法”的重要性,实践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的理论;而支撑祥林嫂的细节描写、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规律性的故事情节三个方面内容的主旨就是“原理”:塑造人物形象的原则和要求,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通过侧面烘托塑造人物,通过反复强调塑造人物等。这些叙述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立体、更突出。而这些问题阐述的背后意在揭示祥林嫂的悲剧特征:作为封建社会中丧夫、改嫁、丧子的劳动妇女的人生悲剧。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指出:“娜拉出走后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回来要么堕落。”祥林嫂也一样,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她一样难逃时代和历史的宿命。第四部分“关于小说的主旨”中的最后一道题:无论是封建礼教的卫道者也好、反抗者也罢,这个问题存在的逻辑基点就是祥林嫂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存在者,逃脱不了封建社会的牢笼和柳锁,她的反抗也只是人性本能的反抗,她的屈服也是人性本能的屈服。通过这道题不仅训练了学生寻找证据的能力和辩证思维创新能力,更揭示了思考问题的逻辑基础。对问题存在的逻辑基础的掌握是个体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其直接的表现就是语言运用过程中对交际意图的领悟。而对鲁四老爷、“我”的分析也意在强化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同时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又通过主旨的问题揭示出来:祥林嫂的社会悲剧和人生悲剧。

第四,对于高中生来说,对故事情节的掌握放在了课前预习中完成,这不仅符合高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也体现了高中语文教学时间的紧迫性。整体感悟的任务旨在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内容,三个提问从思路、情节、人物、环境入手,着重训练学生抓住要领、捕捉重点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小说的标题“在吸引和支配读者的注意力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力量”,而开头则是“设置在我们居住的世界与小说家想象出来的世界之间的一道门槛”。因此,对标题和开头的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那是迈入小说语言情景的第一步。案例中的链接材料和补充阅读材料都意在提供思考问题的背景知识,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总之,文学类文本的教学内容应该以情感为主线,立足于语言的媒介和手段的作用,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或者事件来阐述思想感情。通过语言训练,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讲解—分析—评价—规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作用下,实现了“基本知识—方式方法—行为习惯—思维品质”的内在提升,从而实现了学生从“语识—语义—语用—语感”的发展演变,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