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四、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四、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声音条件以及语言表现力、表达力去吸引学生、带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任何的教学活动,最终指向的都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四、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第一会场的十位老师,我觉得都是具有一颗童心、一双童眼、无限童趣的老师。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永葆童心,这是你们也是我们年轻的秘诀。大家都知道,孩子都是先喜欢一个老师,才喜欢上这门课程。十位老师,普通话标准、声音甜美的不少,像许敏、张小艳老师的声音非常悦耳,语态又亲切,能够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去贴近学生、理解学生。大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声音条件以及语言表现力、表达力去吸引学生、带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十节课整体看下来,不足的是:学生直面文本的机会、时间不够,书声琅琅的课不多。老师们要知道,低年级的阅读课,朗读为第一要义。

关于低年级的识字、阅读教学,还有几点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低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那么,怎样才算正确、流利、有感情,我们要把目标具体化,按照教材中知识要素、能力要素的分布点,落实到一篇篇课文当中去。比如,读正确:字音准确,不错读,不加字,不减字,读对轻声、儿化、变调等。《青蛙写诗》中的“雨点儿”,《比尾巴》中的“尾巴”,老师们就特别地注意指导学生读准确。读流利:不数读,不唱读,读好长句,读好停顿,读得自然流畅。《项链》一课就注重了长句的朗读指导,读好了长句,就读好了课文。停顿的朗读指导不只是指一个句子中的分词连读,还要指导学生读好不同标点符号之间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时候的有感情,不是纯技巧上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是从孩子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童趣。他们的朗读,在语音、语调、节奏上会有自己独有的特点,那里面暗藏着他们初遇语言文字的惊喜。老师们要尽量保护他们各自的童真以及个性化的朗读,不要刻意强调去模仿某个同学的语气语调读书,而应该多问问他们:你想怎样去读这句话?尽管他们还只是六七岁的孩子,但他们已然具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在朗读中他们会将自己的感觉、感悟、想象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二、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摒弃生硬的分析理解。要让孩子在读书中感悟,教师要在读书中顺其自然、不露痕迹地渗透课文后面提示的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或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注意是“渗透”,不是生硬的讲解和灌输。不管是刚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还是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孩子,都不喜欢生硬的知识传授,而喜欢“不知不觉”“润物无声”“水到渠成”,于谈笑风生中轻松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像今天的两节《好心的小雪人》、两节《雪地里的小画家》中怎样让孩子学习提取文本的基本信息,以及两节《比尾巴》中问号的学习、问句的朗读,还有《青蛙写诗》中逗号、句号的处理,就很符合低年级学生化物于无的学习特点。(www.daowen.com)

三、要重视学生独立写字能力的培养。识字,我们都知道怎样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可是,独立写字能力怎样才能扎实地落实,恐怕很多老师还没有深入地思考过研究过。任何的教学活动,最终指向的都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我们怎样让学生脱离老师、脱离田字格也能够写出规范美观的汉字?我们要扎实地落实四个步骤:一读二描三临四评。今天,在培养学生独立写字能力方面,《升国旗》《项链》就做得很不错。读,读田字格。培养学生观察田字格的能力和良好习惯,抓住关键笔画的占位,学会欣赏笔画组合穿插出来的美感,感悟汉字的形体美、结构美。描,描红。每一个生字,书上都有两个供学生描摹的字。描红要求学生“不走样”,起笔、行笔、收笔,笔画要与书上的完全重合,不能自己随心所欲地去写。只有这样,才能随范字感受该字的神韵。比如,今天有一节课上展示了一个孩子写的两个“几”字,横折弯钩的折就明显没有折到范字的位置,那么,这个笔画就没有送出去再往回收的细微变化,字也就显得生硬而没有那么灵动了。临,临摹。临摹是描红的提升,是独立书写。临摹忌看一笔写一笔,要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田字格的基础上,做到“胸有成字”后再一气呵成写下来。评,评价。评价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写完一个字以后,孩子们可以对照范字自评,看看自己的字是否规范美观;同学之间的互相欣赏与评价,也可以互相鼓励与促进。现在的部编版低年级教材,每一课只安排了少量要写的字,就是为了有充足的时间教孩子写字。从铅笔字开始,要抓好学生顿、提、钩、挑等书写基本功,让孩子们的字写得更规范更漂亮,为写钢笔字、毛笔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要想孩子写出一手好字来,首先教师自己要练出一手漂亮的字,因为你的范写就是最好的指导。

四、教学要实事求是,找准基点,定准目标,让学生的学习行为真实深入地发生。30分钟的课,目标要简明、单纯,重点内容要集中、突出、深入,要让学生学通透。由于课前不接触学生,同时活动要求上第四单元以后的内容,那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已经学过这个内容了,另一种是学生还完全没有接触过文本。时间只有30分钟,目标怎么定?内容怎么选择?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要么有新的学习方法,要么有发掘出来的新内容,如果还是重复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那么真实的学习行为就没有发生,我们就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在今天第一会场的十节课中,郴州市十二完小的《比尾巴》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是动了脑筋的。“巴”和“把”两个字,学生已经学过,那么这一节课再教什么?教师选择重点教学生怎么把这两个字写得漂亮。“巴”要写漂亮,关键在竖弯钩要写得舒展,老师用形象的儿童语言告诉孩子,这条尾巴要甩出去;“把”,关键笔画在竖弯钩从竖中线竖起,“巴”的横折起始位置要比提手旁中的横低一点儿,教师到位的指导,呈现出来的学生书写确实漂亮。孩子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节课再怎么读呢?教师选择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好问句、答句,多种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尽管孩子已经学过,但个别孩子读得并不顺畅、到位,遇到问题,本着面向每一个孩子的原则,教师善于等待、乐于鼓励,让孩子由读不好到读得基本到位。如果孩子此前根本没有接触过文本,而我们无视孩子的现状,当作孩子课文已经读通读顺,没有识字环节而进入大家固执地认为是第二课时的内容,那孩子真实的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就无法体现出来。

五、提请大家要关注细节,保证呈现给学生、老师的教学内容是规范的。比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的区别。再比如,涉及政治问题的内容一定要细心谨慎,个别教师的PPT中国家地图不完整,没有九段线的标志,那就意味着国家领土有遗漏。小细节的疏忽,有时引来的是大是非。

我的老家有一句糙话:打狗打不死,掸狗掸出油。如果是我站在讲台上,不一定有老师们上得好。讲得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