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构:探索新手艺:传统手工艺与文创产品融合研究

重构:探索新手艺:传统手工艺与文创产品融合研究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服务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服务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整合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通过整体性的分析,创造出更合理的用户体验流程并实现利益获取。(二)创造新型服务模式服务系统设计的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贯穿全局,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才能实现传统手工艺合理有效的发展。

重构:探索新手艺:传统手工艺与文创产品融合研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应运而生。然而,蕴含着中国历史人文的传统手工艺品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受到形式功能陈旧、工业化产品替代、传播途径有限、部分缺乏政府政策保护和后续传承人不足等问题的制约,传统手工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但是,传统手工艺凝结着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数千年来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建设发展更离不开民族文化这一基石,因此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通过服务系统设计,重造传统手工艺生态系统,让传统手工艺以更出彩的方式重新呈现在大家面前,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传承和适应性的发展。

(一)服务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

服务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整合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通过整体性的分析,创造出更合理的用户体验流程并实现利益获取。随着物质文明的日趋完善,人们对于物质产品本身的关注正逐渐减少,在服务性经济时代,产品被赋予了新的价值与意义,即只有将服务融入产品中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产品组合口。传统手工艺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进步,它们带有自身原有的文化和地域特色,我们通过创造新型服务模式的同时结合产品,使陈旧的手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实践中,以下从三个步骤来研究服务系统:探索、创造与反思、执行。在探索阶段,通过桌面调研了解传统手工艺发展的现状和相关政策,以及其他可借鉴的传统文化保护策略,并通过利益相关者地图分析各个关联者的需求和用户访谈研究消费者对传统手工艺的看法和愿景;创造与反思阶段,通过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分析系统中各个接触点的功能和需求,并形成粗原型;执行阶段,通过对粗原型的进一步迭代分析,形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服务系统图,并对其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符合用户体验舒适性并满足相关利益者需求的服务系统,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性发展。

(二)创造新型服务模式

服务系统设计的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贯穿全局,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才能实现传统手工艺合理有效的发展。

我们对传统手工艺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整合,分成三个等级: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和主要利益相关者,并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创建出同心圆模型。创造新型服务模式来发展传统手工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入互联网技术

传统手工艺的广泛分布会造成资源分散,部分资源难以挖掘和了解,且地域性的问题会造成文化传播受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解决跨区域的问题,也会加速信息的传播。通过提供互联网平台,加之配合政府的宣传力度,引进传统手工艺人和其他爱好者的入驻,创造良好的文化交流社区,设计师能及时捕捉手工艺发展动态,普通用户也可更加积极深入地了解传统手工艺。

2.整合相关资源

在网络时代发达的今天,充分调动相关利益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资源流通和互补,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将会推动项目的发展。充分利用各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大力宣传项目的优势,实现企业政府联合发展。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加强设计师和传统手工艺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手工艺人的技艺和设计师前瞻性的结合,让传统手工艺以新颖的形式又富含文化内涵的姿态重新出现,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3.互动式的服务体验

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只存在既有的产品传播或单向的文化宣传和输出,难以调动用户的积极性,通过网络的交互式的务体验,创造有形的中间媒介,在手工艺人的介入下,促进手工艺和用户之间的无形交流,给用户带来趣味性的体验,让用户主动参与到文化传播和建设中。服务是一种过程,当服务结束后,记忆将保存对过去的“体验”。现代人愿意花更多的金钱及心血在愉快的“体验”上,这就要求服务质量要能跟得上。愉快的体验能够促使人们形成对消费的忠诚,而优质的服务是基础。[7](www.daowen.com)

(三)传统手工艺品的互联网服务系统设计实践

根据前期提出的三个推动手工艺的发展,归纳出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模式。充分了解用户的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挖掘各地手工艺匠人,保证设计师充分挖掘每一件手工艺品的文化内涵,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线上和线下双向渠道,积极调动普通民众对传统手工艺了解的积极性,打造传统文化服务社区,各方利益者都可作为社区的创造者,保证社区全局系统性的运转。

1.线上布局——开发APP平台

APP平台不只是为用户提供信息接收源的功能,其初衷是打造手工艺文化社区,颠覆传统仅具备输出式的功能设定,成为集文化交流、购物、分享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平台,通过政府和媒体的推广吸引手工艺人和爱好者的入驻,以此整合各地域包括边缘化地区在内的手工艺资源,为设计师提供可再设计的资源,并为其赋予新的生机推动可持续发展。除了传统手工艺人和手工艺爱好者分享之外,普通用户也可通过分享日常所见手工艺来累积积分,被采纳作为设计原型的手工艺分享者可获得焕新的设计产品为奖励,积分累计也可进行商品兑换。通过文化传播者的分享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氛围,加之蕴含文化底蕴的再设计产品,激发普通用户对传统手工艺了解的积极性,使平台成为文化潮流聚集中心,提升用户的使用黏性。

此APP以“发现手艺”命名,分为五个板块。(1)社区。更新用户关注的实时动态,发布个人动态。(2)商城。发布设计师完成再设计的商品,呈现对比状态,讲述设计故事,激发用户的兴趣,进行线上购买。(3)发现。及时更新文化热点动态及其他手工艺相关内容,致力于打造文化潮流平台,方便用户寻找信息。(4)通知。便于趣味相投者互动交友,平台也可及时联系被采纳手工艺用户。(5)我的。包括个人资料、关注收藏内容、浏览足迹、商城订单信息和个人积分,也可对订单服务进行评价。

2.线下布局——开拓第三空间

线下布局——开拓第三空间“传统手工艺体验中心”。第三空间的定义区别于第一空间居住场所和第二空间工作场所,第三空间是除居住和工作以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它要求具备舒适的环境,为都市居民提供更多活动或社交的可能性。例如,星巴克成功将人们引至一种“非家非办公”的中间状态,在星巴克不只为喝咖啡,更有对生活氛围的一种体验和与人交流的快乐,配合精心设计的店面风格,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使人们对此产生情感化的依赖。“传统手工艺体验中心”除了提供产品的售卖以外,将为用户提供文化交流和社交的空间,设计师将传统手工艺繁复的步骤简化,制出通俗易懂易操作的手工艺工具包,为消费者提供体验服务。除了专业的传统手工艺人指导之外,其他服务人员将对外招募,任何感兴趣的人皆可培训上岗,既能满足其社交需求也能丰富其精神世界。志同道合的好友在此交流、娱乐,传统文化的介入缓慢了都市人的生活节奏,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各种文化思想的交流为传统手工艺赋予了新的活力,通过与手工艺有形的互动式交流和舒适的环境氛围,无形中产生对文化的依赖。通过用户体验的动向分析和评价反馈,可对第三空间的服务进行逐步优化升级,使之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布局。

3.服务系统的构建

传统手工艺互联网服务系统的构建是将整个服务系统的各方一体化考量,加入提高服务质量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运作。通过APP平台和线下第三空间,打造以产品为导向的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线上平台的交流突破了地域限制,通过社交化的形式充分调动用户参与文化传播的积极性,也便于及时掌握手工艺的发展动向,以便为企业提供下一步发展方向。线下为用户提供体验式的服务,让用户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实现用户满足感的同时保留手工艺技艺的精髓。线上与线下布局的结合,打破了文化交流的空间,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更加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从互联网服务系统构建的方向出发,探索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新模式,通过线上平台调动用户的积极分享交流,线下创造第三空间的互动式体验服务,促进文化与人们之间的交流,促进传统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创新型的服务系统模式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在落地实施可行性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