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艺”的探索与实践: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融合发展研究

中国风筝的种类与风格:从传统到现代

我国风筝的种类繁多,而且各地、各流派风筝的样式和风格,制作材料和扎制技艺等均有差异。北京风筝从清代至今,较为知名的代表如金家风筝等。这种风筝,黑白两色,对比强烈,图案明快,线条挺拔,放飞效果好,备受赞誉。最著名的代表是老艺人魏元泰一家扎制风筝,被誉为“风筝魏”。潍坊风筝造型丰富,有平面、浮雕式、立体多种。板鹞是南通风筝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品种。
理论教育 2023-08-09

政府有效引导:探索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

近些年来,各地在推动扶持传统技艺、老字号发展等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加强顶层设计。对传统技艺传承人进行补贴,组织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从业者等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培养工匠队伍。建立专家库,帮助传统手工艺企业引入海内外高层次管理专家和高技能人才。财政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传统技艺传承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传统技艺。拓宽传统技艺的展示、传播和营销渠道,加大对传统技艺的宣传力度。
理论教育 2023-08-09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政策的实施与影响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发布,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政府部门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工作。随后河北、浙江、上海、北京、广东等传统手工艺发达的地区,也陆续推出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性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这部以国家层面出台的行政法,使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托。纵观近几十年来手工艺的发展历程,政府的相关政策法律对保护与传承直接产生了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8-09

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体现

特有的某种传统手工艺常常是某地、某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项目之一,也是地域与民族之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动机和基础条件。因此,在全球化进行中,当消费者厌倦了产品的单一,想寻找地域和民族的特色,以多样性取代单一性时,手工艺就成为一种相对理想的生产方式。虽然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手工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也不可避免地在弱化,但还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这些特色。
理论教育 2023-08-09

高新技术引领传播方式革命

高新技术几乎应用到了文化的所有领域,这给文化艺术的存在方式带来的变革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声像消费的加剧和数码复制技术的全面渗透。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同,我国大批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国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好的创意,致使很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以及推广。
理论教育 2023-08-09

构建生态伦理道德体系:新手艺的融合探索

而传统手工艺的生产理念与方式,因为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对自然是敬畏、爱惜的,因而形成了与自然更为和谐相生的生态道德伦理体系,视对自然的破坏和无限索取为罪恶,因此必然会受到神灵的惩罚和自然的报复。这种与现代追求不断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的观念截然相反的生态伦理,显然才是当下与未来人类解决环境危机和物欲横流所带来的道德危机所应秉持的法则。
理论教育 2023-08-09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融合发展研究成果

现代文化创意产品对于传统手工艺美学思想的借鉴,要把握住中国传统美学发展的特点,这是根本出发点。传统工艺产品受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严格按照关学规律、原则等制作。西方美学所欣赏的是局部的美、残缺的美、个体的美,而中国传统美学则截然不同。中国传统美学是把整体性意识放在首要位置,讲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统一、合二为一的关系。传统美学思想在传统器物中形而下的表现,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灵感、启发。
理论教育 2023-08-09

手工业与手工艺的发展与变迁

手工业的本意是指手工或使用简单工具从事的生产性和修理性的行业或职业。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很多门类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工业分支,如纺织业、皮革业、冶金业、军工业、制盐业、制茶业、酿酒业、印刷业等,先后与手工业告别。这些是玻璃行业的主体产品,不属于手工艺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市第一任手工业局局长,著名书画、篆刻家胡铁生先生有一句名言:今天的手工艺珍品,100年以后就是国家的文物。
理论教育 2023-08-09

漆器与木制家具:战国秦汉时期的珍贵文化艺术品

漆的使用古已有之,战国秦汉时期,漆器普及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种。战国秦汉时期漆器的典型器物除奁之外还有耳杯。战国秦汉时期,漆色以红、黑为主;装饰手法有彩绘、针刻、镶嵌等;纹饰包括动物、云气、几何纹,其中变化多端的云纹是战国秦汉时期漆器的主要装饰纹样。与木床同时出土的还有几、案、屏风、箱子等其他小型家具这些家具,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一组木制家具,制作细巧,图案丰富,雕刻精美,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理论教育 2023-08-09

重构:探索新手艺:传统手工艺与文创产品融合研究

(一)服务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服务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整合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通过整体性的分析,创造出更合理的用户体验流程并实现利益获取。(二)创造新型服务模式服务系统设计的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贯穿全局,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才能实现传统手工艺合理有效的发展。
理论教育 2023-08-09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融合发展研究

时隔十年后迎来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布与展演,足见国家层面的重视。2008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传统工艺美术企业,尤其是广东等地以外销型为主的工艺美术企业销售受阻。
理论教育 2023-08-09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融合发展研究

设计师需要在深刻理解本民族手工艺文化本质的基础上,从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哲学层面和民族精神层面上继承和发展。我国悠久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在面对当今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时,逐步被挤压、被排斥,甚至退出历史舞台,变成博物馆的陈列品,我们不能不为传统手工艺文化,甚至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丧失而感到痛心。
理论教育 2023-08-09

泥塑:传统民间雕塑工艺的创作技巧

泥塑,是用泥塑造的一种塑像,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雕塑工艺。为了使泥塑结实易于捏塑,而且干燥后不产生裂纹,常需要在黏土中加入适量的棉花或棉纸,用木棒将棉花与黏土混合捶打,直到均匀。如捏塑人物,制作头像时要少加一些棉花;而制作身体、衣服、手时则需多加一些棉花。泥塑的彩绘优秀的泥塑作品一般都是捏塑和彩绘的完美结合。泥塑造型完成后,在泥塑坯体上着色常是很关键的一步,可以使泥塑作品更加生动、传神。
理论教育 2023-08-09

中国当代手工艺现状: 传统与现代文化创意融合研究

中国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因此,适应现代生活而在形式、形态方面引入现代设计理念,使传统工艺技艺和器物蜕变、再生,重构新时代的工艺活态文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中国当代手工艺的重要生存方式。21世纪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当代手工艺发展主要有三条路径,并逐渐呈现出开放的特征。
理论教育 2023-08-09

宋元时期金银器的发展与演变

装饰纹样的题材也大大超过了隋、唐时期。宋元时期的金银器多出自窖藏,少部分出于墓葬和塔基,其金器多为饰件,银器多为生活与宗教用品,加工方法分别采用钣金、切削、抛光、焊接、压印、模冲、錾刻、锤揲、镂雕、鎏金等传统工艺,并有所创新。玉器自宋代逐渐成为买卖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后,至明清时期已走出王公贵族门殿,进入寻常百姓家。
理论教育 2023-08-0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