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阿甘本-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报告

阿甘本-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报告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恰是阿甘本“例外状态”的现实对象化,权力监控已经从理论现实化。要理解阿甘本对疫情的回应,就必然要深入到其生命政治思想中。由此可见,国内对阿甘本生命政治思想的挖掘起步较晚,前期缺乏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主要还是停留在对阿甘本著作的译介上,汪民安等主编的《生产》系列做了奠基性工作,第二、三、七、九辑均收入了阿甘本的著作。这一时期,还同样发表了诸多阿甘本生命政治的代表性文章。

阿甘本-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报告

福柯探讨了权力的两种作用方式——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生命政治层面,但是并未将两种模型的“门槛”说清楚。阿甘本正是立足这个交汇点,从挖掘西方政治的原始结构入手,重新理解生命政治,提出了以“至高权力”“赤裸生命”“例外状态”“集中营”“弥赛亚”“潜能”等为主题的生命政治思想,分析至高权力利用例外装置生产赤裸生命的本质,创造性地补充了福柯生命政治的死亡维度,进而推动了西方的生命政治转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恰是阿甘本“例外状态”的现实对象化,权力监控已经从理论现实化。他从生命政治介入疫情,走向时代前沿,关于疫情的看法主要体现在2020年三、四月他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由无端的紧急情况带来的例外状态》《论感染》《声明》《疫病时期的哲学》《反思瘟疫》《论社交距离》以及7月发表的专著《我们在何处?作为政治的流行病》中。在全球化背景下,当新冠病毒侵入意大利,当局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忧心于疫情这一例外状态的常态化,阿甘本以“疯狂”“不合理”“毫无依据”的态度强烈谴责当局行为,认为这场“发明”的卫生事件就是一个实验场所,给“例外状态”的无限延伸和拓展提供了绝佳借口,所以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是无端非必要的,实质是政府社会控制权的实践。

阿甘本这一初期的“误判”仍然延续在其之后的思想中,反抗“封城闭国”,隔离社交导致的人际关系恶化,控诉为了安全而牺牲自由的社会给人带来的恐惧和不安,坚持我们的社会除了赤裸生命外其他一切皆不可相信。他这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言论立即引发了欧洲、中国思想家的回应,质疑和尖锐的批评接踵而至,“理论已经堕落为偏执狂”“反对阿甘本”“阿甘本之问”,当然也不乏辩护之声,由此拉开了关于疫情的学术论战。要理解阿甘本对疫情的回应,就必然要深入到其生命政治思想中。

总体来看,阿甘本自20世纪90年代转向政治学研究,截至2021年4月8日在CNKI上以“阿甘本”和“生命政治”为关键词,共搜索到相关中文文献130篇;在南京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以“阿甘本”和“生命政治”为关键词得到的相关论著发文趋势图显示,国内对其思想的研究开始于2005年,2005—2011年基本上没有任何增加,自2011年开始成果开始平缓上升至2016年,自2016年增长趋势显著加快,直到2017年4月达到顶峰,然后略微下降但仍居高不下,直到2020年起又开始显著攀登直到现在,自2016至今的发文量高达100篇,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伊始至今发文量为26篇。

由此可见,国内对阿甘本生命政治思想的挖掘起步较晚,前期缺乏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主要还是停留在对阿甘本著作的译介上,汪民安等主编的《生产》系列做了奠基性工作,第二、三、七、九辑均收入了阿甘本的著作。2016年之前,阿甘本被翻译为中文的著作有《例外状态》(2010)、《亵渎》(2011)、《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2011)、《幼年与历史:经验的毁灭》(2011)、《好民主、坏民主》(2014)、《潜能:哲学论文集》(2014)、《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2015)、《没有内容的人》(2015)、《神圣人:至高权力与赤裸生命》(2016)、《宁芙》(2016)、《语言的圣礼:誓言考古学》(2016)。

国内学者蓝江教授、吴冠军教授、高奇琦教授对阿甘本生命政治思想的研究做了非常重要的奠基性工作。2016年,蓝江教授的著作《阿甘本五讲》,从生命政治、语言和影像三个角度,全方位地对阿甘本进行了本土化解读。2013年,翻译的国外二手文献艾利克斯·穆雷的《论阿甘本》,对阿甘本的形象进行了整体一瞥。这一时期,还同样发表了诸多阿甘本生命政治的代表性文章。[18]

近五年,阿甘本著作大量被翻译为中文,2016年至今出版了《我,眼睛,声音》(2017)、《论友爱》(2017)、《裸体》(2017)、《巴特比,或偶然性》(2017)、《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2017)、《万物的签名:论方法》(2017)、《王国与荣耀》(2017)、《内战》(2018)、《彼拉多与耶稣》(2018)、《敞开:人与动物》(2019)、《什么是哲学?》(2019)、《品味》(2019)、《语言与死亡:否定之地》(2019)、《来临中的共同体》(2020)、《散文的理念》(2020)、《什么是真实?物理天才约拉纳的失踪》(2020);等等。

有文本基础作支撑,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思想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张一兵教授2019年的专著《遭遇阿甘本(赤裸生命的例外悬临)》除了论述其哲学方法论和哲学前提外,更对当代资本主义生命政治部署提供了重要论见,并塑造了“例外状态”下“赤裸生命”的悲惨境遇之立体形象。在《文本的深度耕犁》中,张一兵教授将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批判思想放在西方激进哲学视域中进行了深度耕犁。此外,《阿甘本生命政治思想研究》《神圣人与神圣家政:阿甘本政治哲学研究》等高质量著作也都无疑为全面深入理解其生命政治思想做了很重要的贡献。

除了坚实的文本支撑,急迫的时代问题也在发问,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客观时势,更是将阿甘本及其生命政治思想推向了高潮,这时期涌现了很多代表性文章。[19]时代问题不断推进理论的与时俱进,使得对其生命政治思想的研究也逐渐从原来零散的状态逐渐朝着时代化、系统化、全面化方向发展,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阿甘本在生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

学界在对阿甘本整体思想加以把握的基础上,将其放在生命政治发展线索中进行定位,在与其他思想家比较过程中,突出其对生命政治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转变。这主要涉及以下四个论题。

一是对其整体思想的图绘。[20]郑秀才2005年以“生命政治与主体性”为题,译介了阿甘本的两篇访谈,陈永国2005年译介了阿甘本的《在人权之外》,最早将阿甘本的形象呈现到国内,主要讨论了生命政治对社会现象的介入。2006年,胡耀华对阿甘本的思想进行了整体评介,这是国内较早关于生命政治的文献。徐太军2020年在《阿甘本生命政治思想研究》中系统地解读了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思想,并以此回应“历史终结论”,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活力。亚历克斯·默里在详尽概述阿甘本的思想之后,着重阐释了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思想,是理解阿甘本生命政治思想的入门书籍。(www.daowen.com)

二是对阿甘本生命政治探究的切入视角。[21]蓝江从语言哲学维度审视了生命政治。语言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有助于理解阿甘本进入生命政治的逻辑。吴冠军更多是从政治哲学和宗教学视角来切入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姚云帆同样从政治哲学视角进行诠释。柯朝钦主要是立足法学角度,依托“例外状态”这一主导概念透视生命政治。黄成华基于医学视角对生命政治进行解读,认为生命政治借助医学仍然让生命受制于权力,并没有改变政治运作的逻辑,而这归根于资本主义制度。郭伟峰则将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置于西方的契约论传统,认为阿甘本是对其彻底的解构。

三是对思想史线索的梳理与定位。这部分内容可参看本报告第一节第(一)部分“对生命政治学的整体勾勒”。

四是对阿甘本生命政治思想的对比研究。[22]福柯和阿甘本的对比见本节上一部分中关于“福柯生命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部分。韩振江针对反恐政治问题,展开齐泽克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思想的对话。林海璇通过对比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和沃格林的灵知社会主义,反思灵知精神在当今的意义。张齐对比了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思想和我国的以人为本思想。王刚、李景平认为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思想和我国教育治理模式在创新角度存在理论耦合的可能性,通过对其思想的探究,渴求教育模式、治理思路的创新,从而为教育资源管理提供新路径。

2.阿甘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及发展线索

学界还依托阿甘本生命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考察其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及发展线索。

一是解读其生命政治的关键概念,把握核心问题。[23]张一兵探索了阿甘本生命政治学的不同研究对象,认为现在资本的统治逻辑已经不再是法权主体,也不是阶级主体,而是现代“神圣人”和当代“赤裸生命”,即生命(身体)本身,并通过“集中营”展示了当下主体生命在权力装置下的现实生存境遇。蓝江依托“赤裸生命”,图绘生命政治治理范式的社会发展历程,高奇琦在民族问题中分析“赤裸生命”。王宗峰认为从学理上说,阿甘本的“赤裸生命”忽视了权力对身体的“铭写”、身体的政治/文本角度,认为围绕“身体/生命”的活动其实也是文本现象和话语活动,由此试图从另一种向度来解释阿甘本的“赤裸生命”。张旭、曾誉铭、方媛媛着重对其“例外状态”进行解读,周燕妮指出在阿甘本那里“例外状态”和“景观社会”是生命政治的两套捕捉机制,这是通向艺术解放进而达到人的解放的前置任务。

姚云帆对“神圣人”“经济”进行了思想史溯源及其当代意义的阐释,并分析了阿甘本对西方政治哲学的共同体概念的批判。张凯同样立足“神圣人”,展示了主权权利对赤裸生命的暴力。庞红蕊、李金恒基于“人类学机器”,指出其和生命政治的合谋制造的“知识-权力”网络区分人和动物,并指出通过“无为”解决人的内部分裂。蓝江、吴冠军依托“使用”概念,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直指商品结构,同时,立足另一个核心概念“亵渎”,重塑反抗力量,由此分析人类共同体结构。

林海璇同样立足“生命政治共同体的共产主义”来解读阿甘本,宋睿思则通过共同体反思当代大国治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将来临的共同体就指向了“弥赛亚时间”,这是阿甘本为生命寻找的未来出路。吴冠军立足“弥赛亚时间”,重塑了反抗世俗权力装置的政治主体形象。刘黎、蓝江则立足“生命—形式”这一核心概念,指出这种走出生命政治困境的主体必须是“生命—形式”的主体,即政治生命和自然生命统一的主体。司镜儒立足阿甘本思想出发点的“门槛”概念,结合“潜能”,同样指向了“生命—形式”,并且从美学角度阐述了“门槛”的意义。

二是依托关键术语的内在逻辑,梳理阿甘本思想的发展线索和方向。[24]吴冠军从对“使用”“亵渎”“共同体”“弥赛亚”线索的研究整体勾勒阿甘本关于未来出路的思想。高奇琦集中于“赤裸生命”“例外状态”和“弥赛亚精神”的内在逻辑,把握阿甘本思想的整体面貌。姚云帆立足阿甘本的整体文本,对“Homo Sacer”的内涵和演变过程进行细致梳理和分析。朱麟钦通过对“Homo Sacer”“赤裸生命”“例外状态”和“主权”内在关系的分析,尝试展示阿甘本整体思想逻辑的演变。薛熙平则尝试在“主权”“法律”和“生命”的内在关系中梳理阿甘本的思想逻辑,以此为理论武器批判并介入社会现实。

3.在疫情和后疫情的时代背景中,对阿甘本关于疫情的回应进行生命政治的反思[25]

孙飞立足欧陆激进左派对疫情的理论反思,批判阿甘本对疫情这一例外状态的反思脱离了政治现实,而诉诸形而上学的理想政治,由此探讨政治和哲学的可结合方式。陈培永、谢晖指认阿甘本仅仅把生命政治理解为了治理术,在强烈批判阿甘本对疫情的无知判断前提下,认为政府针对疫情的“例外状态”,立足法制采取的紧急措施起到了保护人的生物性生命的作用,这是疫情态势下哲学思考必须立足的前提。吴静从阿甘本对疫情看似缺乏基本医学常识的回应中,进入其生命政治的悖论式结构中寻求解答,重新审视“例外状态”和自由的边界问题,指出在疫情的特殊状态下,阿甘本生命政治思想的真正意义在于,对整个历史进程中结构性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反思。吴冠军、虞昊从阿甘本对疫情的回应切入,提出了生命政治的现实有效性问题,并尝试建构一种积极建构性的生命政治话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