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想信念的内涵与功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想信念的内涵与功能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而言,理想信念可以从理想和信念两个方面来理解。众所周知,空想社会主义尽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但因为其超越现实的空想性,导致那个时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主义实践均以失败告终。理想的实践性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理想产生于社会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想信念的内涵与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这是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谈到的对理想信念的界定。具体而言,理想信念可以从理想和信念两个方面来理解。

1.理想的内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由理想的基本定义可以看出,理想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的超越性指理想具有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特点,即理想总是与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联系在一起,表达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值得注意的是,理想的超越性建立在其现实性基础上,因为要实现这种超越性,理想必须立足于现实。换句话说,理想的超越性是内含现实的超越性。如果一种理想仅具有超越性而脱离现实,比如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那么这种理想就是不科学的。换言之,科学的理想融入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互为一体,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理想,比如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大理想的科学性。众所周知,空想社会主义尽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但因为其超越现实的空想性,导致那个时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主义实践均以失败告终。空想社会主义早期代表人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康帕内拉,其代表作是《太阳城》。在“太阳城”这个理想城邦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不存在,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爱好进行生产工作,公共财产共同享用,儿童接受教育,等等。这些理想来自作者当时生活的残酷现实社会,理想尽管美好,但却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差距过大,导致理想成为超越现实历史条件的幻想与空想,并无法得到实现。因此,空想社会主义由于其空想性,总体上是不科学的。与之不同,科学社会主义同样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汲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重要的是,它把实践作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根基,因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尽管具有超越性,但却是可以通过改造现实生活得以实现的理想。

第二,理想具有实践性。理想的实践性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理想产生于社会实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想尽管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产物,但离不开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理想产生的现实根基,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们才会立足实践从而产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二是理想在社会实践中发展成熟。并不是所有理想一经产生就是科学的,科学的理想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淬炼。正是由于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理想和社会实践不断作用,才使得理想能不断紧跟时代变化发展的步伐,从而使得理想自身的科学性不断增强。三是理想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实现。理想的实现,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如果说理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的话,那么社会实践就是连接理想和现实的桥梁。只有经过实践验证的理想,才能证明其科学可行性;而科学的理想,定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实现。马克思的一生充满艰辛与波折。早期,马克思是黑格尔的追随者,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他发现黑格尔哲学理论无法解释社会现实问题,经过对社会历史的深入考察,他分析了当时社会的弊病,进而创造了一套科学的、革命的理论体系,即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他的目标是要用这个科学理论引领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奋起反抗现实世界,从而改造现实世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符合人性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理想具有时代性。就理想的产生而言,理想与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任何理想也都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痕迹;就理想的发展而言,时代条件既能促进理想的发展,又会对理想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与阻碍作用。总体而言,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一定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因而人们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以使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增大。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初,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人人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后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在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之间需要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阐述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表示,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不会改变。这一理想细化历程充分表明,理想具有时代性,共产主义尽管是世界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但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变化,一步步确立较小的理想目标,以实现小目标来靠近大理想,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基础。

2.信念的内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由此可见,首先,信念是一种精神状态;其次,信念建立在人们对社会事务等具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最后,信念内含身体力行的践行性。因此,信念是认知、情感与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信念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信念具有执着性。信念的执着性体现在:当一个人有信念时,他在态度上会坚定不移,精神上会高度集中,行动上会坚定不移,并且在遇到困难时,能以坚强的勇气克服困难;面对诱惑时,能以坚定的意志排除干扰。信念之所以执着,是因为当一个人信念形成时,他已经具备了对信念对象的科学认知、稳定情感和坚定意志,因而建立在三者基础上的信念便不会轻易改变。(www.daowen.com)

第二,信念具有多样性。信念多样性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承载信念的主体人的多样性。人们由于不同的生活条件、教育程度、人生经历和性格特质等各方面原因,即使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也会由于个体差异形成不同的信念。二是信念本身类型与层次的多样性。在类型上,信念可以分为社会信念、政治信念、文化信念、生活信念等,这都是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信念类型;在层次上,信念有低层次信念也有高层次信念,高层次信念决定低层次信念,低层次信念服从于高层次信念,而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强大的统摄力量;在性质上,信念分为科学信念和非科学的盲目信念,而所有科学信念都是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论及信念,必要谈到信仰。在对信仰的认识中,首先要明确信仰并不只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只是信仰的一种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是真正科学的信仰,是要求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坚定的信仰体系。理想和信念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说来则是:一方面,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另一方面,信念是理想实现的保障。离开理想的目标,人们的信念就无从产生;而离开信念的执着,理想同样寸步难行。正是因为此,通常情况下,理想和信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合称为“理想信念”,这就既表达了理想的目标性,也表达了信念的执着性。

3.理想信念的功能

总体来说,科学的理想信念,既是指引人们穿越迷雾、辨识航向的灯塔;也是激励人们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风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具体而言,理想信念有以下功能:

第一,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首先,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其次,树立特定的理想信念,意味着以这种理想信念所要求的方式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并塑造自我;再次,理想信念及奋斗目标的实现会让生命变得有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正是在这个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阶段性奋斗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是由于明确了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向着一个目标奋力前进。

第二,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崇高的理想信念能使人以不懈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并成就事业。比如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第一代航天人,以王焕玉、戚发轫为代表的当代航天人,以及我国航天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传承着载人航天精神,他们之所以能够艰苦奋斗,正是由于心中有着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终生的理想信念,他们才能够克服艰难险阻,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要树立崇高科学的理想信念,因为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的确立,有助于青年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积累知识、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明确生活方向等,从而有利于青年人健康成长。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1],这对青年人提出的新要求是要勇担时代重任,要求青年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举行师生座谈会,他强调:“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激情、追逐青春理想”,[2]也就是说,广大青年要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目标,而理想信念正是青年人持续奋斗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第三,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理想信念能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意味着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的标尺。作为人精神境界标尺的理想信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想信念由于其超越性、实践性和时代性,能够很好地统一人的精神世界,避免精神世界陷入纯粹形而上学的空虚与迷茫;二是人人都有实现理想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可以引导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想,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塑造个人人格、提升个人精神境界。重要的是,在实现理想信念的过程中,人们要不断克服困难、抵抗诱惑、突破自身局限,这个过程是人的精神世界不断得到淬炼并提升的过程。在专题节目《榜样3》中,翻译工作者宋书声说:“党的分配就是我的选择”,盖买村党支部书记李元敏说:“幸福都是干出来的”,卫星导航研发工作者王淑芳说:“让中国崛起,让世界瞩目,就是付出再多也值得”,缉毒工作者印春荣说:“这个荣誉不仅仅是颁授给他一个人的,这是颁授给他身后的集体、他所有战友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说:“核心科学技术,只能靠自己干出来。要把个人志趣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合作攻关,报效国家”。和普通人相比,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有着高于一般人的精神境界,在他们心中,能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贡献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就。他们之所以异于常人,是因为他们确立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这个理想信念指引他们不断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