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夏装中的尚黑与右衽:中国历史中的文化符号

夏装中的尚黑与右衽:中国历史中的文化符号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右衽”是将左边的衣襟制作得宽大些,向右叠在右襟上。具体到夏人,有这两大特色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尚黑;二是右衽。尚黑崇尚的是一种水文化。墨子是禹的崇尚者,也是禹尚黑精神的后继者。这样,“尚黑”又与把普通百姓的寒暖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点相通了。而孔子等人要坚持的是大禹开创的“束发右衽”的生活习俗,标榜的是华夏正宗礼俗。中原华夏民族的右衽,恐怕与夏人的“尚右”习俗有关。

夏装中的尚黑与右衽:中国历史中的文化符号

大约在距今一万年以前,中华祖先已告别了赤身露体的野蛮时期,进入了以衣蔽体的文明初始阶段。“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易·系辞下》)。在中华文化中,“垂(穿)衣裳”成为“天下治”的一个重要因素。“衣者,依也”。到了进入阶级社会的夏代,服饰进一步成为发挥避寒暑、蔽形体、遮羞耻、增美颜、塑仪表这些实用功能的依托。

中国历来认为“服以旌礼”(《左传·昭公九年》),既然衣服属于礼的范畴,而且是礼仪的一面旌旗,而中国的服饰文化又是夏、商、周一体的,那么,这里参照殷、周二代地下出土的服饰资料,便可大致推断出夏代准确的服饰状况。

根据地下发掘资料,可以发现夏商时期中原地区的衣服款式大致上有这样数种:

一、流行的款式是:上衣与下裳分开。上衣衣长及臀,袖长及腕,窄袖口。这种上衣便于劳动,也便于身体的活动。下裳是带褶的衣裙,男女无别,有宽腰带。这种宽大的裙式服装既起到了遮羞的功能,又比较宽松舒适。

纺轮、纺锤(河姆渡遗址出土)

二、把衣与裳连在一起,形成一种叫“深衣”的模式。这种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它比上衣下裳分开的款式要后起,在夏、商时代,深衣应该是一种时尚的款式。深衣前襟过膝,后裾齐足,同样是长袖,窄袖统,袖长也是及腕。这可能是服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进步。上衣和下裳的连成一体,既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衣服款式,又大大节省了衣料,是服装史上的一大突破。

三、以小袍取代上衣,袍长至膝,长袖,袖子较宽大些,配以宽裤、宽腰带。这主要是上衣的革新。

四、不管款式怎样变,都有一个中原地区标志性的式样:“右衽”。当时还没有发明纽扣,只是制作上衣时制得比穿者实际身材宽大些,这样可以把左、右襟相叠,再束上腰带即可保暖了。“右衽”是将左边的衣襟制作得宽大些,向右叠在右襟上。

五、大多数情况下,当时人并不留太长的头发,夏、商时期留下的一些石人或玉人,倒大多是发及耳际,或发披肩上的。这可能在生产力还不太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没有过多的时间放在梳理头发上,因此男女一式地留短发了。从中也可以想见当时的文明发展状态。头发有护寒之功能,再则没有刀具之类的利器,所以,只能任其生长,大概都只能长发飘飘了吧!有了铜刀,可以割去多余的头发,方便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纹身断发,也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根据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夏、商时期人们穿着的大体状况了吧!具体到夏人,有这两大特色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尚黑;二是右衽。而这两点恰恰从服饰角度准确而生动地反映了夏代民生。(www.daowen.com)

五帝时期末期到三代,人称“三极格局、三色世界”。“三极格局”是指夏、商、周三大族群齐头并进,主导天下局面;“三色世界”是指“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黑位水。”(《逸周书·小开武》)尚黑崇尚的是一种水文化。夏人起源于伊水、洛水之间,对水、对水文化有着一种天然的特殊感情。作为水文化的崇尚者,夏人秉承了水的刚柔兼备的性格和“上善若水”的品质。

在一切生活的重要领域里,夏人总是以黑为时尚。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夏后氏尚黑,大事殓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这是人生中最大的三件事:办丧事大殓要到黄昏(天黑下来),出征作战要骑黑马,祭祀杀牲要选黑毛的动物。还有一点这里没有讲,平时夏人喜欢穿黑色的衣服,参加丧礼也穿镶白边的深色衣服,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当今。

在五帝时代的三极格局时,夏族、商族、周族可以各有所尚、各行其是。但是,一旦当夏王国建立以后,夏就会通过政权的力量力推“尚黑”精神,并使尚黑精神融入到养民“九功”中去。

将“尚黑”融入治国养民的规范之中以后,其内涵就更加深刻了。大禹就是以勤劳俭朴著称的,而这本身又与“尚黑”相通。墨子在《经说上》中说:“人分两类,有黑者不黑者也。”墨子说的“黑者”,就是劳动者;墨子说的“不黑者”,指的就是脸皮白净的不劳而获者。墨子就是自称“黑者”,而且说:“吾止爱黑人。”墨子是禹的崇尚者,也是禹尚黑精神的后继者。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多次说到尧、舜、禹这些大圣人“颜色黧黑”,他们都是尚黑者。至于普通百姓,被称为“黎民”、“黔首”,都是言其黑也。这样,“尚黑”又与把普通百姓的寒暖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点相通了。夏的“百官”穿着简朴的黑色服装,心里装着黎民百姓,以“养民”精神治国,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孔子在回答子贡的“管仲非仁者与”提问时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孔子说的“被发左衽”指的是当时天下某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据传,当时的越人就是被发、文身、左衽的,非越地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是左衽。而孔子等人要坚持的是大禹开创的“束发右衽”的生活习俗,标榜的是华夏正宗礼俗。这背后是对相对先进的中原地区文化的肯定,当然,这在现在看来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

“右衽”和“左衽”其实只是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已,为了尊重对方,中原地区的先民在坚持右衽的前提下,左衽一下有何不可呢。反之亦然。《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钺,单于奔幕,票骑抗旌,昆邪右衽。”颜师古的注是:“右衽,从中国化也。”说得不太确切,应该说这是少数民族首领对汉人的尊重,不是简单的“从”,正像后世的入乡随俗一样。少数民族的首领为了尊重华夏人而右衽,华夏人的首领如到少数民族地区去,为何不可以左衽呢?

中原华夏民族的右衽,恐怕与夏人的“尚右”习俗有关。人在生活中大多数时间在利用右手办事,上衣右衽对用右手伸入胸前的袋子(袋子一般缝制在衽的里面)中取物也比较方便。久而久之,也就成为夏人的习俗了。

一些民族学家另有一种说法,说“在一些民族中有以雌性太阳为左、雄性月亮为右的观点,由此可见,尊左衽也就是尊崇母系,尊右衽也就是尊崇父系。”[29]有此一说,录此备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