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东红色记忆:从临沂到鲁中的动人故事

山东红色记忆:从临沂到鲁中的动人故事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雨交加中,大脚的保育员前拉后推,小脚的背上娃娃们,就这样陷一脚,拔一脚,天黑时终于到达一个小村庄,找了两间小屋安顿下来。大人小孩都又冷又饿,浑身上下全湿透了,保育员们照顾孩子们吃好睡下已是疲惫不堪,但为了安全,晚上还要强打精神轮流值班。正值春耕,托儿所的青壮年保育员自发地组织起来帮助当地生产,身体稍差些的留在驻地尽心尽力地照看孩子们。

山东红色记忆:从临沂到鲁中的动人故事

那是1946年一个炎热的夏日。60辆独轮小车,载着几十个孩子(还在哺乳期的有十余个),一步三回头地离开独树头村,踏上了寻找和平、寻找安宁的征程。

队伍首先向较安全的鲁中山区转移。

第一天,走出没多远,倾盆大雨就哗哗而下。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小车的车轮陷进泥里无法转动。风雨交加中,大脚的保育员前拉后推,小脚的背上娃娃们,就这样陷一脚,拔一脚,天黑时终于到达一个小村庄,找了两间小屋安顿下来。大人小孩都又冷又饿,浑身上下全湿透了,保育员们照顾孩子们吃好睡下已是疲惫不堪,但为了安全,晚上还要强打精神轮流值班。

第三天,要翻过一座陡峭的高山,小车推不上去,保育员们就先把孩子们背上山,回头再下山协同民工把小车抬上去。(www.daowen.com)

第四天,过沂河。河中既无桥又无船只可渡。湍急的河水深达腰际。怎么办?下水强渡!她们有的到老百姓家借来大盆,让孩子坐进去,浮水过河;有的干脆跳下水,把孩子驮在自己的肩上,一步一踉跄地涉行;有一位同志抱着孩子骑在一头借来的毛驴上渡河,不料驴欺生,把两人一同重重地摔进了河里,她置自身安危于不顾,挣扎着爬起,奋力地扑救起孩子,才长长地嘘出了一口气。

经过5天的艰苦跋涉,行程180里,到达鲁中的保护庄,因驻地太小,之后搬到涝坡庄。

1947年初,战争的硝烟蔓延到了鲁中山区,队伍在春寒料峭中又开拔到了四五十里外沂南山区。正值春耕,托儿所的青壮年保育员自发地组织起来帮助当地生产,身体稍差些的留在驻地尽心尽力地照看孩子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