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京路上的摩天百货公司的建造情况及意象

南京路上的摩天百货公司的建造情况及意象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大公司的开业使得南京路客流量显著上升,使其成为上海最大的商业娱乐街道空间。这一阶段南京路上最后一幢开业的高层大型百货公司是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建成的新新公司。建筑在临南京路一侧中央也竖起了一个超过30余米的“摩天”塔楼,高高耸立。

南京路上的摩天百货公司的建造情况及意象

学者李欧梵曾在“重绘上海文化地图”时说到:“如果说外滩是殖民势力和财政的总部,那么由外滩向西的南京路就是它的商业中枢”[56]。南京路是紧接外滩快速发展起来的公共租界主要街道,而奠定南京路成为上海最大的商业和娱乐街的决定性因素正是由于百货公司[57]这一新型商业业态的出现。进入20世纪,在西方文化为主导影响下的上海都市空间中,随着上海工商业迅速发展,人们水平生活质量上升速度加快,消费经济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与外滩的商业型办公空间需求急剧增加的情形相仿,南京路成为社会休闲消费空间建造的首选地,10年代后,在建造技术发展与空间需求增加的双重条件的催化下,百货型商业建筑高度也表现出“摩天”化的建造意象。

图3—3—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南京路

开埠后由于第一代跑马场[58]的设立使得南京路作为休闲消费区域地位得到初步确立,1853年9月小刀会起义军攻占上海老城后,大批华人进入租界避难,打破了开埠之初设立的“华洋分居”的禁令,也为租界内商业的繁盛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口条件,加快刺激了南京路的商业经济发展(图3—3—1)。早期在南京路外滩附近开设的百货公司皆为西洋资本,包括福利(Hall & Haltz,1858)、汇司(Weeks & Co.Ltd.,1895)、泰兴(Lane,Grawford & Co.Ltd.,1895)、惠罗(Whiteawag Laidlaw & Co.Ltd.,1907)等,它们经营世界各地进口的品牌商品,从食品、服装家具、船具、杂货等商品(图3—3—2)。由于这些百货公司设立的影响,许多小型的中外商店进入南京路,20世纪初,南京路东端(由外滩往西与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的道路交叉口区域为主)已经成为有名的商业街。

同时,由于第一代跑马场位置的迁移,至19世纪末南京路西端浙江路南京路交叉处至西藏路靠近跑马场位置发展成为上海传统茶馆的集中地[59],据统计,到1906年,南京路上有洋广杂货、洋布绸缎、衣庄、银楼、茶食等30余行业共184家商店,随着1909年跑马场对普通国人开放,更是刺激南京路客流增多,1914年以后,上海南市老城厢里的店铺大规模向南京路转移[60]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对华侨资本实行优惠政策,1917年起,在南京路西端由广东华侨资本投资建造的大型百货公司先施与永安相继开业,南京路也因此繁华发展,最终实现了整体商业繁荣。

图3—3—2 南京路上最早的百货公司,从左至右分别是福利公司、汇司公司及惠罗公司

1917年5层高的先施百货公司(The Sincere Co.& Ltd.)开业,是当时上海由华人开办的第一家集百货、酒楼、旅馆和娱乐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商店;1918年6层高的永安百货公司(The Wing On Co.[Shanghai]Ltd.)就在先施百货的正对面开业,与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它们分别占据了南京路浙江路交叉口的东北角与东南角。两大公司的开业使得南京路客流量显著上升,使其成为上海最大的商业娱乐街道空间。

先施公司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为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与当时外滩的高层建筑风格相近,建筑主体五层高,于20年代初加建两层,沿南京路浙江路两侧为模仿香港、广东的骑楼式外廊形态[61],屋顶设有屋顶花园、茶座等休闲设施。先施公司最有特色的便是南京路浙江路转角主入口处的塔楼设计,达到了8层楼高度,由5层主体结构向上有一三层高塔楼,平面自下而上逐层收小,以塔斯干柱式支撑,顶部以巴洛克式圆亭收头,设置了近代根据时间来行动的谐音时钟,时钟上方是“先施”标牌的霓虹灯广告。这一被称作“摩星塔”的塔楼设计成为先施百货公司的标志性装饰,在南京路浙江路转角醒目位置日日霓虹闪烁,也被视为现代都市文化中“消费与欲望”的象征[62]。(图3—3—3)(www.daowen.com)

1918年9月,郭氏兄弟在上海创办永安百货,场地就选在了先施公司的正对面,位于南京路街道的南侧,建筑面积有3万余平方米,为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同样为新古典主义风格,面向南京路一侧的建筑中部同样建造了一座超过6层主体建筑的“摩天”塔楼,每当夜幕降临,高塔上的霓虹灯会闪烁着红色的英文单词“Wing On”及绿色的中文汉字“永安”,昭示着象征永安公司的摩登与繁荣(图3—3—4)。这一阶段南京路上最后一幢开业的高层大型百货公司是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建成的新新公司。至1926年,在先施公司西侧,第三大百货公司“新新百货”开业,楼高7层,“统办环球日用商品,推销中华特产国货,搜奇集异”[63],还成为上海商场中最早安装冷气空调的公司[64],由匈牙利商鸿达洋行设计,虽为折中主义风格,但整体立面装饰已简化许多,直线条为主,只在二楼有水平腰线。建筑在临南京路一侧中央也竖起了一个超过30余米的“摩天”塔楼,高高耸立(图3—3—5)。

图3—3—3 (左)建成后先施公司(1920);(右)先施公司摩星塔立面设计图

图3—3—4 (左)建成后永安公司;(右)永安公司局部摩天塔剖面图

图3—3—5 (左)建成后新新公司;(右)新新公司局部摩天塔剖面图

至此,三家华人资本创立的大型百货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而他们互相竞争的资本权力较量最终从建筑的高度上表露无遗,勾勒出南京路上完全不同的天际线,这一崇高的意向使得它们的立面轮廓清晰耸立,成为近代上海都市化城市形象的重要地标;同时,闪烁着霓虹灯装饰的摩天塔楼也成为近代摩登都市文明的象征;而建筑内部具备购物、餐厅、旅馆、游戏场所、露台花园等多功能综合性的空间结构,及室内冷热空调、自动扶梯、高速电梯等各种现代化设施设备,无疑为刚刚从农耕社会步入现代化进程的市民带来了新奇刺激的感官体验。

一位名叫达温特的人在《一九二〇年上海手册》中这样描述这条街:“南京路当然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街之一……我想游客一定会惊奇—这大概是他的第一印象—路上都是中国人!一百万中国人对少的多的一万五千西洋人。[65]”这里几乎可以买到世界上所有的新奇玩意,南京路也成为上海、乃至全中国都绝无仅有的商业一条街,而百货公司高耸的“摩天”塔楼的形态设计也成为繁盛经济发展下摩登都会的标志性象征,而事实上,在接下来持续不断的经济刺激与商业发展下,真正的消费型商业摩天楼的建造指日可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