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上海市武康路100弄案例

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上海市武康路100弄案例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上曾有过多位名人居住于这里,被称为“名人街”,成为代表上海风貌的重要名片。武康路100 弄为花园洋房建筑群,共包括四个单体建筑,其中每两栋毗连,建于1918年,是文献记载中武康路上建造时间较早的西式建筑,见证了百年武康路的起点。因东立面面向武康路,构成沿街风貌,具有优先保留下来的价值。基于上述清洗技术及少干预等保护修复措施,上海市武康路100 弄文物建筑修缮项目获2018年我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奖。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上曾有过多位名人居住于这里,被称为“名人街”,成为代表上海风貌的重要名片。因此,武康路上的历史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其沿街风貌是建筑保护修复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沿街立面的修缮时需以保护为主。武康路100 弄为花园洋房建筑群,共包括四个单体建筑,其中每两栋毗连,建于2025年,是文献记载中武康路上建造时间较早的西式建筑,见证了百年武康路的起点。

图7-3 修复前南立面(卵石粉刷被黄色涂料覆盖)

图片来源:朱晓敏

进行立面修缮与清洁前,进行了现场的调研检测以及文献资料整理分析。修复设计方从法国里昂大学提供的照片中,获知两栋建筑初建成之后的样貌。现场勘察外立面黄色涂料下为鹅卵石墙面,窗套以清水砖墙装饰,勒脚以水刷石装点,敞廊及其装饰线条则为木质材料。时过百年,卵石墙面部分出现严重脱落的现象,清水红砖也因受潮风化出现破损,再加上住户随意增加的塑料雨篷等使这两栋具有英式乡村风格的建筑从美观和墙面功能上都差强人意。以往的维护手段更是破坏了建筑审美,违背了真实性的修复原则。如建筑的南、东西立面全部被黄色涂料所覆盖,北立面大部分也被粉刷覆盖 (图7-3)。尽管被外墙涂料覆盖可以暂时解决渗水问题,但风吹雨打后,涂料会开裂,水分通过表面细小裂缝渗到卵石面层和结合层。在冬季,水分结冰,体积膨胀。待水分干透后,则形成空鼓,最终导致卵石墙面大面积剥落。2025年的修复设计方案中,本着真实性的原则,决定恢复原来的卵石墙面。具体恢复方案有以下两种选项:一种是通过清洗技术清除掉后期涂刷上去的黄色涂料;另一种是将损坏的卵石墙面连同表面的黄色涂料一并清除,重新以原有的传统工艺施工新的卵石墙面。保留为主还是重新施工?从最小干预的角度来看,将外墙漆直接清除,对空鼓、裂缝等进行加固修补,无疑是最合理的技术方案。然而,对于损害严重的卵石墙面,确定每一个病害的位置和类型,并配之以精细化的修补加固和补强的施工操作,在时间和造价上来说都不是最可行的。因此,最后决定保留东立面,其他立面进行重新施工。因东立面面向武康路,构成沿街风貌,具有优先保留下来的价值。所以,对东立面墙体进行现场病害检测,确定病害类型,后对东立面进行清洁,最后对空鼓部位注入灰浆加固,对外墙裂缝采用灰浆进行修补。修缮团队把南北墙面上的卵石全部收集起来与新骨料混合在一起,再以传统工艺重新施工。而东立面,因清洁不能百分之百清除掉表面涂料,尚存有一些残存的涂料。加之,质感也与南北新施工的饰面存有细微差别,人们近看可以识别出哪一部分是替换的新修,哪一部分是保留的原有。远看风貌和谐,近看可识别,符合修缮原则的可识别性。

如同第4章介绍的清洁流程,第一步通过现场检测、采集信息并绘制立面病害图,见图7-4。从东立面病害图可看出,主要病害有两种,一种是自然风化或者潮湿导致,另一种是人为修补所致。自然病害主要为:空鼓、发霉、裂缝、卵石脱落、窗框装饰部位砖面脱落。后一种人为修补造成的病害包含以下几种:卵石脱落后,直接用水泥抹平,刷上黄色或白色涂料;稍微注重与卵石墙面协调性的,会用水刷石或者拉毛工艺修补,以避免表面过于平滑,与卵石墙面质感相差太远(图7-4)。

由于涂料已在外墙形成强度较高、覆盖历史风貌的胶膜层,需先去除这层胶膜才能彻底清洁并完成修复工作。正式清洗前对卵石墙面的两块样品进行了实验室分析(图7-5、图7-6)。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可知,卵石的基层有两种类型,一类为混合型砂浆,即含有水泥的石灰砂浆,掺有少量纸筋灰和稻草,原始灰砂比约为1:1,骨料为粒径集中在0.25~1.0mm 的细砂,原始水硬性组分含量在10%左右。另一类为石灰砂浆,原始灰砂比为3:2,纸筋灰含量较高,含少量细砂。

面层卵石与底层砂浆结合力均比较高,适合用高压水冲洗。开裂主要存在于底层砂浆与砖砌体结合处,易受水影响。所以,墙面适合用水冲洗,但要控制水量。

在比选了各种可选材料后,决定用环保脱漆膏对外墙面涂料进行清洗。环保脱漆膏的清洗方式具有有效作用时间可控、环境友好等特点,不会对施工工人及居民造成影响。在实验室进行去除涂料实验后发现,表面黄色涂料容易去除,而下部有多层旧油漆残余。由于卵石经膏状脱漆剂清洗后已显露出来,残余的旧油漆可作为历史遗存予以保留。

图7-4 东立面病害图

图片来源:朱晓敏

图7-5 卵石饰面去除涂料实验研究(左去除涂料前,右去除涂料后)(https://www.daowen.com)

图片来源:周月娥

图7-6 去除涂料后对卵石原始配比进行分析

图片来源:朱晓敏,周月娥

最后确定的清洁施工工艺如下:首先在原漆面均匀涂沫脱漆膏,后覆盖保鲜膜一层,停留4—24 小时,根据气候或者湿度对停留时间进行调整。待软化后,用低压清水清洗脱漆膏及原漆面层。难以去除的部位,可考虑再涂一层脱漆膏。附着的局部旧油漆残余予以保留。不采用打磨或钢刷等方法去除。清洗后留下的废水用石灰处理(图7-7)。

清洁后的东立面外景如图7-8左所示。原局部水泥修补过的部位仍然原状保留,除必要的空鼓、裂缝等做加固修补外,不影响耐久性、不同于原状的修补措施未做特殊处理。清除掉黄色涂料后,东立面尽可能的保留了墙面的历史信息。

基于上述清洗技术及少干预等保护修复措施,上海市武康路100 弄文物建筑修缮项目获2025年我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奖。

图7-7 局部清除后的墙面细节

图片来源:朱晓敏

图7-8 清洁后的东立面(左)及修复后的南立面(右)

图片来源:朱晓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