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先秦时期的仁内涵

中国哲学通史:先秦时期的仁内涵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中国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孔子与当时人的对话体悟“仁”的多重意涵。这种爱人、同情人、关切人,包括爱、同情、关怀下层百姓,是“仁”的主旨。这就是说,“仁”是人的类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是以亲爱亲人为起点的道德感,是孝敬父母等亲情的扩大,即推己及人。“为仁”是实践仁道。

中国哲学通史:先秦时期的仁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中国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孔子一般不直接说“仁”是什么,正如老子一般不直接说“道”是什么一样。这也是中国哲学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孔子与当时人的对话体悟“仁”的多重意涵。

第一,以“爱人”为“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孔子主张仁智双彰,以爱人为仁,知人为智。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体现在用人上,所谓知人善任,即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关于“爱人”,孔子继承周公以来的人道主义传统,不仅反对人殉人牲,甚至对用像人形的土俑木俑去陪葬都表示厌恶。“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推而论之,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饿死呢?据《论语·乡党》,有一次退朝,孔子闻知马厩被烧了,他首先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的是人,而不是马(及马所代表的财产)。他关心的人,包括饲养马的普通劳动者。这种爱人、同情人、关切人,包括爱、同情、关怀下层百姓,是“仁”的主旨。

孔子和早期儒家主张的“爱”是有差等的爱,孔子主张“泛爱众”,但他认为下手处是爱自己的亲人,再把对亲人的爱推出去,爱别人,爱众人。这与基督的“博爱”、墨子的“兼爱”是有区别的。爱有差等是人之常情。人对自己父母兄弟姐妹的爱是自然真挚的情感,这是泛爱众的基础与前提。泛爱众是把爱自己的父母兄弟之情推而广之,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爱周围的人、社会上的人。《中庸》中记载孔子答哀公问政的一段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杀,降等、减杀之意。这就是说,“仁”是人的类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是以亲爱亲人为起点的道德感,是孝敬父母等亲情的扩大,即推己及人。“义”是合宜、恰当,尊重贤人是社会之义的重要内容,这是敬爱兄长之心的扩充。“亲亲之杀”是说“亲亲”有亲疏近远等级上的差别,“尊贤之等”是说“尊贤”在德才禄位上也有尊卑高下的等级。“礼”就是以“仁”(亲亲为起点)和“义”(尊贤为起点)的秩序、等第的具体化、形式化。以上说明,“仁”的第一义是“爱人”。

第二,以“克己复礼”为“仁”;仁德是礼乐文化的真实内涵。“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克己”是约束、克制、修养自己。“复礼”是合于礼,实践礼。“为仁”是实践仁道。“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以前古代的思想与讲法,志书有记载。据《左传·昭公十二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礼是一定社会的规矩、规范、标准、制度、秩序,用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孔子回答颜回的提问,指出视、听、言、动都要合于礼。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间秩序总是要一定的礼仪规范来调节的,包括需要有一定的等级秩序、礼文仪节,这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事情。礼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孔子重礼执礼,发掘礼的让、敬的内涵,一方面肯定“克己复礼”,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即以礼修身,强调教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转向内在的道德自我的建立,强调“为仁由己”。儒家的学问是“为己之学”,而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为人之学”。

就礼乐文化制度、规范与仁德的关系而论,“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仁是仁德之心、仁义之行。“如礼何?”礼的本质如何呈现出来呢?人没有内在的仁德,对礼乐制度、规范或习俗,会怎么样呢?意思是,或者会违背礼乐,或者只是拘守外在的形式,没有内心世界与礼仪、音乐的交融。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玉帛与钟鼓,为礼乐的器具。人有敬心奉献玉帛,有和气而演奏钟鼓,即有礼乐。没有内在的心灵,礼物与乐器都不能称为礼乐。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林放是鲁国人。“本”是本质、根本。“大哉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用现在的话来说,林放有很强的问题意识。“易”指丧事的整个仪节十分周全,符合丧礼的规定。“戚”,发自内心的悲哀之情。这是说,礼仪,与其讲形式的奢华、排场,不如崇尚俭朴;料理后事,与其形式周全,不如内心悲伤,真情悼念。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倩,美貌。盼,黑白分明。“素以为绚兮”,白底子上画着花卉。“绘事后素”,先有白底子,再有图画。这三句诗,前两句出自《诗经·卫风·硕人》,第三句为逸诗。“礼后乎”,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起”是启发。孔子认为卜商子夏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诗经》中体悟到儒家的真谛,甚至对孔子自己都有启发,故说可以与子夏讨论《诗经》了。孔子激赏子夏由“绘事后素”而悟及“礼后”(礼形式背后的人的真性)。这表明,仁是礼乐背后的精神。没有仁的礼乐,只是形式教条,虚伪的仪节,支配性的社会强制,使人不成其为真实的人。这正是孔子要批评的。(www.daowen.com)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里指出了礼乐形式背后的是生命的感通、人的内在的真情实感和道德自觉。“仁道”及其标准并不远离我们,现实的人只要有自觉,只要想去行仁,仁就在这里了。“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两句话在全世界道德哲学思想资料中,是最早最有理性的论断。这表明,道德是真正显示人之自我主宰的行为,道德是自己对自己下命令;不仅如此,是自觉而且自愿,是“由己”,而不是“由人”,即不是听任他律的制约或他力的驱使。孔子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由的文化伟人之一。当然,这并不抹杀礼的积极意义,礼是社会的节与度,礼使君子的行为保持一定的节与度,亦有助于道德的主体性、自律性原则的建立。合于礼、实行礼的过程是人性化的过程,是“仁”(内在性的道德)在特殊社会条件下的外在表现。孔子维持了仁与礼之间的创造性紧张,这是培养君子人格,从事道德的自我修养的很好的方法。由上可知,“仁”的第二义是“修己”,通过实践礼的工夫而有教养,同时不执定于礼,努力体认礼之内核,达到实践仁德的自觉、自愿、自律,挺立道德的主体性。

第三,“忠”与“恕”接近于“仁”。“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这句是说,似尧舜这样的圣人恐怕还担心做不到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说一个有仁德之人善于推己及人,自己在社会上站得住,同时启发、帮助别人,让人家自己也在社会上站得住;自己通达了,同时启发、帮助别人,让人家自己去通达起来。能近取譬,指能够从自己身边选择(人和事作为)榜样。仁之方,践履仁道的方法。从这一章我们可知,在孔子心目中,“圣”(或圣人)是最高境界或层次(的人),“仁”(或仁人)是次于“圣”的。这一章重点讲的是“仁”的内涵的“忠”的一面。

什么是“仁”呢?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启悟别人,让别人自己站得住;自己通达了,也要帮助别人,让别人自己去通达。人们都可以从自身、从当下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做,这是实践仁道的方法。孔子的意思不是外在强加地使别人立或达起来,而是创造一种气氛或环境,让人家自己去挺立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上站得住并通达人间。这才是仁人的品格

“仁”的内涵的另一面是“恕”。“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这是孔子以前的讲法,春秋时人即以“敬”为“仁”的原则之一,敬事与尽忠有关。孔子进而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也是“仁”的原则之一。“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大宾,公侯之宾,指最尊贵的客人。大祭,郊禘之祭,指过去在郊外祭天的仪式。当然,按《周礼》,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天。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克己复礼,主敬行恕,皆求仁之工夫。“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终身奉行的“恕道”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决不强加给别人。例如我不希望别人羞辱自己,那我决不要羞辱别人。尊重别人,是别人尊重自己的前提。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宽容精神与沟通理性,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什么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就是“中”,讲的是人的内心。“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人的生存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他侥幸地免于祸害。孔子讲内在的“直”德,就是内不自欺,外不欺人,反对巧言令色,虚伪佞媚。“忠”又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内心真诚直德的不容已的发挥。“恕”讲的则是待人接物。“恕”是推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综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或絜矩之道。实际上,“忠”中有“恕”,“恕”中有“忠”,“尽己”与“推己”很难分割开来。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仁道原则,推而广之,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的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是人类与自然之普遍和谐之道。“仁”的内涵包括物我之间、人人之间的情感相通、痛痒相关。孔子之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镌刻在联合国大厦,又在1993年被世界宗教领袖大会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推尊为人类相处之道的最重要的规则。

《中庸》曰:“忠恕违道不远。”这里,道指人道,即仁。忠恕未足以尽“仁”,是为仁之方,所以说违道不远。以上说的是“仁”的第三义——忠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