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理想国的思想建构

墨子理想国:量功分禄和公义均衡的分配原则

墨子认为即便是窃人桃李瓜姜的小盗、小私行为,官府也要严厉审判惩治,因为他不从事生产却想以不道德的手段获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道德、不合法的。墨子分配的公平原则不仅体现为按劳分配、劳者获其生的等值理念,还表现为分财相助、自足济人的持衡理念。
理论教育 2023-10-25

墨子理想国思想建构:兼相爱、交相利的治世良方,实现共享共治

为改变民众各私其利、以邻为壑、互相贼害的局面,墨子认为必须移风易俗、再建道德,于是推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治世良方。为实现天下的共享共治、协调发展,墨子在兼爱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墨子认为兼爱是实现天下大治、万民衣食富足的康庄大道,兼爱世界由具有社会伦理身份的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组成。
理论教育 2023-10-25

私有财产保障法则:墨子理想国的思想建构

但之于社会法治和自立生存的意识层面,墨子又提出了对合法、合理财产权的认可以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法理确认。墨子认为百姓不是君王的私产,也依法享有生命的尊严与安全。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墨子肯定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但其对私有财产范畴和内涵等的界定还有待法理和法律层面的综合考量,毕竟任何文化和思想都处在历史的进行时。
理论教育 2023-10-25

墨子理想国的思想建构及墨学与儒学的关系

司马谈认为阴阳、儒、墨、名、法、道诸家都致力于息乱致稳、再造太平的学说建构,只是路径方式不同而已。作为史学家的司马谈其学术立场是倾向道家的。指出墨家与儒家具有同源关系,墨学出于儒家,墨子扬弃儒说,从夏禹之道而自立墨学体系,由此可见墨子勇于创新和求索践行的治学精神。
理论教育 2023-10-25

墨子理想国:保障生存地位和生活权益

墨子的生存平等首先是要求生存意义上的平等,生存是最根本的人权,为解决生存这一问题,最基础的保障是物质资源的供给,因此墨子主张不私己财,有无相通,社会成员共享社会财富。所以墨子反对厚葬久丧、反对殉葬,就是要废除死者的特权待遇,废除人死后的不平等。从总体上看,墨子民为邦本思想对人的生存意志和生存权益的关注与维护,以及对生死利益的平衡与分解,为他的学说注入了民本和民主思想的亮光。
理论教育 2023-10-25

国家经济战略:节用备储与墨子理想国

墨子的国家经济战略就是聚焦于国家财富的积累、储备以及巩固民生,增殖人口,以此夯实国家的经济基石,增强国家发展后劲,以期在群雄角逐的战国乱局中建立起一个富强独立的国家。由此可见,墨子非攻伦理思想的提出不仅是基于人道的理性与德性,还是出于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发展的考虑。可见,在国家经济策略方面荀子与墨子主张极其一致,但荀子的节用政策具体表现为按照等级层次适度消费,国家支持百姓致富,并藏富
理论教育 2023-10-25

墨子理想国:理性适度的消费自觉

墨子以兼爱的理性情怀克制私欲,主张在公益和公利中确立自我的价值,其均衡分配、抑制享乐、适度消费的经济思想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妥协与融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己在共在。墨子执着于均衡共享的财富理念,构建起社会消费的平等机制,提出了“节葬”“节用”“非乐”等节俭、适度的消费主张,消费与享乐的平等意味着生存和生命意义上的主体平等,这具有经济伦理上的超越价值。
理论教育 2023-10-25

墨子理想国的政体结构:兼为体、同为用

墨子的政体建构涉及体与用的辩证关系。之于墨子政治,兼爱是本源之体,尚同为体用之政,就是说兼爱是墨政的本体,尚同为兼爱之辅,是施行兼政的器用之具。兼爱与尚同是墨子政治思想最为经典的阐释,也是诸子政论中最具特色的政治见解。墨子主张爱无差等、不拘亲疏,认为君王臣宰的政治尊严和行政威力,除了权势和爵禄的支撑外,还来自民众的道德敬畏感。
理论教育 2023-10-25

明清时期的墨评:墨子理想国的思想建构与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兴起

另外在明清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已初露端倪,这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还带来了商人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而代表着“农与工肆之人”阶层利益的墨家思想也因此获得了认可与发掘的时代语境。晚明时期标榜异端、被当政者视为“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思想家李贽,反对世俗权威及一切假道学,对墨家却倍加推崇。这是胡应麟基于儒家的政治高位而诋毁墨家,对墨学做出如此强势、专断的评价。
理论教育 2023-10-25

墨子思想与建构现实-墨子理想国的思想建构

关于墨子的行事足迹,墨著及诸子书中也多有载录,但对于墨子的姓氏、国别、里籍却记载不一,学界对此存有争议。其七,孟子辟墨或曰墨子,或曰墨氏,或直接称墨。以此八论,江瑔认为墨子之墨是为学派之称。墨子多处自称为翟,古人自称多有称名者,而无独称其姓者。故此,墨子翟姓之说亦不成立。关于墨子的国别、里籍问题,即墨子为何国、何地之人的问题学界也有多种说法。
理论教育 2023-10-25

隋唐时期的墨评:墨子理想国思想建构与儒学重建

墨学虽非当时学界关注阐释的焦点,但因其与儒学、杨朱等的历史学脉渊源,也一并进入了盛唐文化学术、社会伦理意识角逐与重建的舞台,亦多以儒、墨并提共议的形式出现。唐贞观时期,魏征、虞世南等所编《群书治要》中列有《墨子治要》篇,惜已随《群书治要》亡佚。显然韩愈已将其政治立场强加于学术,试图在中唐衰世重建儒学独尊的一统地位,并以儒学的复兴再造大唐盛世。
理论教育 2023-10-25

墨子理想国的符合规范的思想建构

墨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基点就是要建立生民各司其业、自食其力的生存保障系统,因此墨子强势地推出他的社会生存法则:“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此外墨子贵义,认为行义的根本在于个人的乐业敬业,承担责任。墨子鼓励弟子不拘行业,要能做事、勤做事,这样就能做成义事。
理论教育 2023-10-25

近代墨学大家孙诒让的贡献与评价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其所著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高度评价了孙诒让在墨学研究上的贡献:“孙仲容‘覃思十年,集诸家说,断以己所心得,得成《墨子间诂》十四卷;复辑《墨子篇目考》《墨子佚文》《墨子旧叙》,合为附录一卷;复撰《墨子传略》《墨子年表》《墨子传授考》《墨子绪闻》《墨学通论》《墨家诸子钩沉》各一篇,合为《墨子后语》二卷。俞荫甫序之,谓其‘整纷剔蠹,衇摘无遗;旁行之文,尽还旧观;讹夺之处,咸秩无紊
理论教育 2023-10-25

墨子的战争观:墨子理想国中的思想建构

(一)墨子战争的类属界定墨子将先秦时代的战争归为两类,即义战与不义战。基于贵义的原则,墨子对以战治暴和出于自卫原则的战争持认可和支持的态度,认为这是义战。因为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墨子认为弱小国家的生存,除了主动出击的联合诛暴行动外,还要建立自己的自卫自防意识,能打自卫防守战,这也是墨子认可的正义战。为此墨子提出贫弱小国要有常态化的备战思想,居安思危,无战备战,提高自身的防守意识和防卫能力。
理论教育 2023-10-25

调整国家关系法的区域性原则-墨子理想国思想建构

鉴于战国时代国家混战、权力纷争的历史格局,墨子对于国家外事法律原则的确立,对于促进外交合作,实现国家间的和平,无疑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墨子认为在乱世图存,实现天下大治的历史使命中,各国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和道德义务,因此,墨子制定的处理国家关系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主要体现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非攻原则以及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发展原则。
理论教育 2023-10-25

兼爱原则:构建国家间关系的和谐

可见墨子认为不相爱是人际失和、社会混乱、国家交恶、战争不止的根源。即此可见墨子兼爱思想所具有的双重和共通的价值意义。兼爱作为国家邦交的良法,不仅维护国家之间的主权独立与疆域安全,还包含了国家间的互助与分享约定。这正是当下国家间关系的彼此协调和让步,正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国家间的交往也要遵行互利互惠的原则。
理论教育 2023-10-25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