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新技术

竹节纱纺纱工艺控制及成纱质量

(一)竹节纱纺纱工艺控制竹节纱的基本结构参数包括基纱线密度、竹节粗度、竹节长度及竹节间距,如图2-20所示。竹节纱前纺工艺与普通纱相同,主要工艺在细纱工序,工艺控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根据竹节纱的风格,合理地设定电子清纱器的工艺,控制有害纱疵,保证织造的生产效率及质量。
理论教育 2023-06-17

装饰用摩擦纺纱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摩擦纺纱机具有纺制花式纱线、粗线密度和特粗线密度纱的功能,加上独特的纱线结构,产品适用于品种繁多的装饰织物,如地毯、窗帘、贴墙布(壁纸)、家具覆盖织物等。摩擦纺纱线由于外层捻度小,外观蓬松,因而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缩绒性能。
理论教育 2023-06-17

纺纱新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探析

目前,棉纺行业呈多种纺纱技术并存、各种纺纱技术相互补充的发展模式。因此,未来纺纱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推广单锭控制技术,提升设备在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开发趋势,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短交期的产品需求趋势。各种纺纱新技术的大量出现及应用,导致了纱线结构的多样化,因此,需进一步加大对成纱质量评价指标、方法及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注重纱线品种的生产在线监控与质量反馈,提高纱线品质。
理论教育 2023-06-17

化纤混纺纱产品开发技巧与经验

我国转杯纺主要以棉、化纤为主,但随着转杯纺纱线品种扩大,麻、毛、丝、新型化纤原料的开发,特别是新型化纤原料的开发,给转杯纺带来了新生命力。总之,通过对化纤及其混纺纤维的选配,利用转杯纺具有高度并合的优点进行多种纤维的混合;利用转杯纺适合长、短、粗、细纤维混纺的特点以及适宜纺制低档原料、废棉、下角、再生纤维回用的优势,开发差别化、功能性、高附加值的转杯纺化纤及混纺纱线产品。
理论教育 2023-06-17

自捻纺纱的原理及工艺过程详解

自捻纺纱的基本原理是将两根须条的两端握持,同时施以假捻,形成两根具有正、反捻交替的单纱,此时,纱条受外来加捻力矩的作用,各断面被连续相对扭转,使其中纤维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将外力对其所做的功转化成变形能。当两根同时具有S捻向的纱条离开自捻罗拉而在汇合导纱钩处相遇时,由于两根纱条各自的退捻力矩产生了自捻作用而相互捻合成一根具有Z捻向的股线。图6-5自捻纱图6-6自捻纺纱工艺过程
理论教育 2023-06-17

转杯纺纱工艺与关键部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当纺纱杯直径小于纤维长度的1.5倍时,也能纺纱,但成纱质量较差,骑跨纤维、缠绕纤维及断头数量比较多。纺纱杯直径的选择还应考虑纺纱杯的转速。一般说来,纺纱杯直径增大,成纱强力增加,伸长下降,对条干均匀度影响较小。(四)纺纱杯速度随着纺纱杯速度的不断提高,纺纱杯纱质量总体趋于恶化。纺纱杯速度增加,纺纱杯积尘增多,也会影响转杯纱的质量。
理论教育 2023-06-17

平行纺纱的开发与应用简介

(一)平行纺纱发展概况平行纱是20世纪70年代保加利亚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纺纱工艺,取名为包覆纺纱。Parafil纺纱系统采用包覆纺纱方法,其纺纱过程,因芯纱中的纤维没有加捻,命名为平行纺纱系统,把生产的纱命名为平行纱,简称PL纱。图6-8平行纺纱工艺流程第一阶段:短纤维条的牵伸。经过长丝包绕短纤维后纺成的平行纱,从中空锭子的下端输出,由一对输送罗拉将成纱送往络筒装置,以交叉卷绕的方式卷绕成平行筒子或锥形筒子。
理论教育 2023-06-17

纱线生产中纺纱速度优化分析

例如,对14.6tex、19.4tex和29.2tex的纯棉喷气涡流纱线,根据ANOVA分析结果可知,棉结随纺纱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纱线强力随纺纱速度减小而增大,纱线毛羽随纺纱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会影响生产加工效率。
理论教育 2023-06-17

牵伸比在喷气涡流纺纱中的影响及调整建议

喷气涡流纺纱采用四罗拉双胶圈牵伸系统,构成后区牵伸区、中间牵伸区与主牵伸区,而各区的牵伸比分配及总牵伸比对纱线的质量会带来影响。图3-19给出了不同纺纱速度下总牵伸比、主牵伸比的设置推荐范围。棉条定量、纱线线密度一旦确定后,中间牵伸比是决定牵伸分配的最重要因素。
理论教育 2023-06-17

转杯纺纱机的排杂机构及作用解析

转杯纺纱机的排杂机构应在须条松解的过程中清除杂质,并将所有纤维定向转移到剥离处。调节式排杂装置最大的特点是排杂与补气分开,在补气通道处设计了一个阀门,用于调节补气量的大小,进而达到控制落棉率和落棉含杂率的目的,但结构较为复杂。
理论教育 2023-06-17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的重要方法

(一)静电纺丝发展概况目前,静电纺丝技术是纺制微纳米纤维最重要的方法。这一技术的核心是:使带电荷的高分子溶液或熔体在静电场中流动与变形,然后经溶剂蒸发或熔体冷却而固化,得到纤维状物质,这一过程称为静电纺丝,简称静电纺或电子纺。由于静电纺本身的不稳定性、纤维直径过小、极易发生断丝等因素,静电纺微纳米纤维成纱存在一定困难。纤维定向排列、纱线加捻、长时间连续成纱都是静电纺微纳米纤维成纱的研究重难点。
理论教育 2023-06-17

静电纺微纳米纤维纺纱工艺与纱线性能分析

(一)静电纺微纳米纤维纺纱工艺控制从静电纺原理和过程可知,整个静电纺丝过程由多个可变化的参数调控。不同的收集方式影响静电纺微纳米纤维纱中纤维的排列与取向,从而影响纳米纤维纱的强力。纳米纤维束收集方式的结构与性能除受纳米纤维束收集方式与加捻程度影响外,最显著的影响是静电纺的工艺配置,静电纺工艺参数对纳米纤维纱中纤维的形态、尺寸的影响较大。
理论教育 2023-06-17

精细纺纱技术之色彩特性与产品研发

目前,市场上多组分色纺纱很少对各种纤维最佳混纺比进行深入研究,常常易受利益的驱动加入较少的新型、功能性纤维,以吸引消费者眼球而无视产品品质。随着技术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差异化结构的色纺纱正在逐渐诞生,将使色纺产品更加多姿多彩。
理论教育 2023-06-17

柔洁纺黏胶纱的定捻效果随温度升高而提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柔洁纺黏胶纱更加光洁柔顺,暴露在外的纤维能够更好地被卷入纱体中,充分参与内外转移,使纱线更加柔顺。对于不同温度的柔洁纺黏胶纱,随着柔洁纺装置温度的升高,所纺制黏胶纱的定捻效果逐步提高。
理论教育 2023-06-17

喷气涡流纺纱机型及特点

MVS No.870和J20喷气涡流纺纱机主要性能特点对比可归纳如下。两者在最高纺纱速度上存在差异,MVS No.870喷气涡流纺纱机最高纺纱速度为500m/min,J20喷气涡流纺纱机最高纺纱速度为450m/min。
理论教育 2023-06-17

纤维摄入对身体的作用及机制

在转杯纺纱机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喂给机构主要由喂给喇叭、喂给板、喂给罗拉组成。(二)喂给罗拉与喂给板条子的握持喂给机构包括双给棉罗拉、喂给罗拉与喂给板组成的两种类型,目前,后者普遍使用。当纱断头后,离合器分离,喂给罗拉停转,使纺纱器中的纤维喂给中断。而双罗拉喂给机构握持效果不如喂给板与喂给罗拉组成的喂给机构,但它能避免须条的分层现象,适用于长纤维须条的喂给。
理论教育 2023-06-1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