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

黄庭坚与香之情缘:士大夫写照

黄庭坚与香之情缘深厚,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可见,如元祐二年感谢朋友赠送焚香用的香炉,而写下《谢王炳之惠石香鼎》云:“熏炉宜小寝思香,鼎制琢晴岚。香润云生础,烟明虹贯岩。法从空处起,人向鼻端参。一炷听秋雨,何时许对谈。”鼎形小熏炉,用于午睡小寝,用于参禅,或于书斋中与好友对炉相谈,通过焚香达到“鼻端参禅”意境,正是符合士大夫清致的写照。
理论教育 2023-08-18

朱熹学派:追随道立精舍

对于朱熹学派来说,最重要的便是认知“道”,不懈地循“道”而行,使自己更为高尚,让“道”流行于天地之间。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写“相与择胜地,立精舍”,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中写“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1237年,蒙古开科取士,南宋朝廷赞同朱熹学派的正统。1241年,在内忧外患之时,为了申明南宋在中原文明体系里的正当性,朝廷举行仪式宣布朱熹的理学为国家正统。
理论教育 2023-08-17

宋茶:不枉百年,我们为何爱宋朝

在两宋大部分的时间里,既有尚白色斗浮斗色的斗茶,也有不计茶汤色白色绿而注重茶之香、味品鉴的斗茶。自北宋太宗初年初步建立起北苑官焙茶园起,宋代贡茶体系到徽宗年间逐步发展到精雕细琢、登峰造极的程度。与此同时,在贡茶体系影响下,宋人一改唐人的煎煮法,形成以点茶法为主的饮茶方式。这种原本源自福建建安民间的冲茶方式,逐步流行于全国。
理论教育 2023-08-17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发现造极之世

“穿越到宋朝”的路径,或者说,今天与宋朝的连接点,是一种“生活美学”。所以,当我们向自身文化寻找,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还是艺术与生活通融的生活美学源头,都当推宋朝。特别是宋代士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通过儒家思想的一脉相承,一直为后世所追慕。[3]侘寂,在日本美学中,一般指朴素安静之事物。
理论教育 2023-08-17

探索宋徽宗的时代精神

宋徽宗的人生尝试正是从这里出发的。神圣王失去了市场,哲人王成为现实。站在当时人的角度,宋徽宗完全符合一个时代偶像的要求:优雅、博学、多思,具有艺术气质而非孔武有力。“男性的精致文雅的新潮流”,是有宋一代的“转向”,从追求“大丈夫”到崇拜文人,而这个时代转向的代表人物,就是宋徽宗。在理学尚未禁锢人心的时候,宋朝就是这样一个倡导心性和修养的时代。
理论教育 2023-08-18

宋朝的点茶文化与南宋五山

宋代的点茶,如何流传进入日本,有着各种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为苏轼表演的是南宋五山之净慈寺的僧侣们。宋代的寺庙,多有种植经营茶山,特别是以五山为代表的浙江寺院,出产各种名茶。在宋代,浙江的寺庙出产优质的叶茶,同时也可以说是叶茶文化的中心。杭州净慈寺天台山国清寺那么,宋代浙江的茶文化,到底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理论教育 2023-08-17

宋朝瓦舍勾栏:探寻造极之世

《东京梦华录》里多处提到瓦舍“其御街东朱雀门外,西通新门瓦子以南杀猪巷”,“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又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街西保康门瓦子,东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等。学者吴展考据,最早的戏曲节目是瓦舍勾栏里的杂剧《目连救母》,它是瓦舍里多种艺术的融合,曾经创下演出时间最长、观众最多的纪录。
理论教育 2023-08-17

天台山罗汉供茶的寓意

北宋神宗年间,高僧成寻在《参天台五台山记》中记载了天台山罗汉供茶的胜景:“参石桥,以茶供养罗汉五百十六杯,以铃杵真言供养,知事僧惊来告:茶八叶莲华文,五百余杯有花纹。”他在景定三年在天台山向罗汉供茶后,又在梦中见到罗汉现身的奇景,感动之余,与中国的41位僧人相互作诗偈酬唱,并留下了《无象照公梦游天台石桥颂轴》的卷轴。从这里可以看出,天台山的供茶出现灵瑞图案的故事,在镰仓的禅僧间也广为流传。
理论教育 2023-08-17

倡导生活与知识生产:我们爱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

《三联生活周刊》创刊之际,为自己确立的定位很有想象力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2005年,对《三联生活周刊》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节点。三年后,清华大学邀请我去做演讲,分享《三联生活周刊》的新闻生产,到了这会儿,我找到了我们历史报道成功的原因。在21年的时间里,《三联生活周刊》秉持着自己的使命:生产知识。当然,生产知识,对杂志来说,是理想与使命,它是否达成,有待更长时间与更多读者的检验。
理论教育 2023-08-17

宋陵:宋代皇陵区面积,北宋财富与政治权力

①整个宋代皇陵区的面积大约是150平方千米,从孝义镇,一直绵延到蔡庄、常村与西村镇。然而北宋的人口已达1亿以上,常备军力在11世纪中期之后,经常在百万以上。1021年,北宋国家收入总数为15000万。根据当时折换率,以上总值黄金1500万两至1800万两之间。试图彻底改变宋代屈辱的神宗赵顼于1068年登基。然而,为期九年的“熙宁变法”最终告于失败,王安石两度入阁,两度罢相,后被授予无关紧要的尊贵头衔“荆国公”,在金陵度过晚年。
理论教育 2023-08-18

宋代花露蒸沉液:古时床帐中的香气

宋佚名《槐荫消夏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如此带有双重香气的花露会盛在小碟、小钵里,置于香炉内,经炭火熏烤,从容挥发,高观国《霜天晓角》形容道“炉烟浥浥,花露蒸沉液”。从宋人诗作中可以看出,“花露蒸沉液”曾经盛放在床角落的小香炉里,于长夜中腻芬消弭,洇润寝帐。调香师们把这种香果压榨出汁液,作为一味配料添加到合香制品中,甚至采用类似“花蒸香”的工艺,以这种果液蒸香。
理论教育 2023-08-17

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香、茶、画、花

2016年初,一场名为“闲适与雅器”的展览在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举办,展品来自香港“泰华古轩”主人麦浦泰收藏的280件器物,上起唐代,下迄明代,尤以宋代为大宗,品类以瓷器为主,包括茶器、酒器、花器、香器、文具。最能代表宋人文化趣味的,莫过于“四般闲事”。耐得翁曾在《都城纪胜》里记录:“凡四司六局人只应惯熟,便省宾主一半力,故常谚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
理论教育 2023-08-17

宋朝的文人画:品位与自我展现

瘦金体、花鸟、文人画,代替了赵佶个人的具体形象,他以品位和修养成为千年里长久流传的典范。有宋一代,书法、绘画成为文人伸张自我和主观的形式。在宋徽宗以前,书画尚未能融为一体,但他以其独到的品位与深厚的涵养确立了文人画的风格。国家财力丰厚,更使宋徽宗可以把自己品评艺术的标准推广成为范本。同时代的其他文人,即使是那些与蔡京有政治矛盾的人,也无法抑制自我修养对美的感受。
理论教育 2023-08-18

快乐天子,时代主角:重新发现宋朝的造极之世

后来,金明池失去军事意义,逐渐演变成一个市民游乐园,主打节目为“水嬉”,即具有表演性质的水战。澶渊之盟后,天子游幸金明池和上元节宣德楼观灯等一道,成为雷打不动的国家级盛典。宋徽宗把后宫生活描绘得富贵、快乐和悠闲,他有八十几个子女,“后宫宫女无多少,尽向园中笑一团”。他是正统社交控,大聚会的组织者,首都绝对的主角。徽宗大喜,将金杯赐予该女子。
理论教育 2023-08-18

重启宋朝之兴:探索造极之世

宋代的士大夫代表人物黄庭坚有一帧《制婴香方帖》,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一独特的合香方式,让宋人的香炉中花香浓泛。张元干《浣溪沙》有云:“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素馨花由于具有不耐寒的特性,只在两广地区移植成功。素馨花脍炙人口的“心字香”其实就是利用素馨花做出的一款高档合香制品。如此反复熏一个花季,让香饼深深染上素馨与茉莉两种芬芳,就形成了宋人所中意的心字香。
理论教育 2023-08-17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