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知道的国家宝藏(第3册)

古代铜雕:奔马的惊人艺术之美

东汉铜奔马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它有许多名字,如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马袭乌鸦、鹰掠马等。塑造一匹马并不难,但要让静止的动物表现出运动感,甚至要表现出日行千里、风驰电掣的速度感,就不容易了。但汉代的设计师非常高明,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把奔马和飞鸟结合,胆大包天地让马蹄踏在凌空飞起的小鸟身上,借此表现出了马的迅疾。显然,汉代设计师是在周密计算后才制作的它。
理论教育 2023-07-09

青釉仰覆莲花尊:南北朝名门封氏墓出土的珍贵青瓷

封氏是南北朝时的名门望族,光是被史书记载的为官者就有六七十人。官位之高,人数之多,世所罕见。由此可知,封氏的陪葬品规格也是很高的。当封氏墓被发掘后,这一点得到了证实。在封子绘墓中,就连痰盂都是上等青瓷,更有一对青釉仰覆莲花尊,为北朝青瓷重器。经过科学检测,此器的胎中含有很高的三氧化二铝、氧化钛。青釉仰覆莲花尊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研究北朝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理论教育 2023-07-09

《诗经》的真实性:石鼓的发现与历史沉浮

石鼓文被发现之前,世人对《诗经》是否真实存在一直很怀疑,直到石鼓文被发现,与《诗经·秦风》极为相似,佐证了《诗经》的真实性。唐朝时,在陕西陈仓,一位牧羊老人偶然发现几块大石头,清除泥土后,居然显露出神秘文字。石鼓就这样被发现了,但很多人不认识,一直在荒野中暴露,直到100多年后文学家韩愈听说了,才请求皇帝把石鼓移到太学府。唐朝灭亡后,石鼓被盗走。金人灭宋后,石鼓又被扔到荒野。
理论教育 2023-07-09

秦始皇陵的神奇铜车马:修复后的青铜之冠

在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两辆青铜车马,每辆战车配有4匹马,大小约为真车马的1/2。有一辆铜车马,出土时碎为1555块,现已修复如初,总重量500多千克,由3000多个零件组装而成,堪称“青铜之冠”。这两辆车,只是秦始皇的属车,为后妃等人乘坐。秦始皇出游时,这样的座驾有81辆,至于他本人的座驾,盛况难以想象。马身的璎珞用了铜丝,直径只有0.5毫米左右,有的更细,像头发丝一样,马脖子的套环,与现在的腰带扣很像,非常先进。
理论教育 2023-07-09

中国唐代瓷器:青釉凤首龙柄壶

对这种用鸟头做壶嘴的壶,唐朝人是好奇的,也是喜欢的,仔细研究后,也开始制作鸟首壶。他们使用了波斯人喜爱的连珠纹,又融入了中国工艺,采用了青瓷技法,最后制作出一件中西合璧、新意十足的东西——青釉凤首龙柄壶。青釉凤首龙柄壶的模样非常奇异,一改之前皇宫御用的端庄,十分活泼跳脱,颜色也很迷人,浑身青润带黄。唐代青瓷凤首壶我也是国宝我叫“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唐三彩是流行在唐代的一种陶器,常见黄、绿、白三色。
理论教育 2023-07-09

杜虎符:古代秦国军队的至关重要之物

杜虎符为铜制,是战国时秦国的兵符,没有它,军队不会听命,除非秦王亲临战场。就像钥匙和锁,虎符必须符合才行,这就是“符合”二字的来历。古人发明虎符,创造了人类军事史上的里程碑。杨东峰把它带到碑林博物馆后,专家认出这是虎符。杨东峰崇拜军人,想用虎符换一套军服,博物馆没有军服,便付给他50元钱。现今,虎符转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理论教育 2023-07-09

鸭形玻璃注的历史与价值

魏晋南北朝后,古人逐渐掌握了玻璃吹制技术,不过,冯素弗墓中的玻璃注却是钠钙玻璃,当时的中国还不能制造,玻璃注的风格也很特殊。那么,鸭形玻璃注究竟是谁制作的呢?古罗马帝国坐落在今天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一带,玻璃注被带出古罗马帝国后,流入中国西域,经柔然国,传入北燕,被冯素弗收藏。鸭形玻璃注全长只有20.5厘米长,但却是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具有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理论教育 2023-07-09

昭陵六骏石刻与失窃骏马的故事

昭陵六骏为石刻浮雕,有惊世“四绝”:一是由绘画大师阎立本画图样;二是由皇帝本人为马题诗;三是由书法大师欧阳询抄录;四是由将作大师阎立得监造。1914年,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被肢解盗运,卖到美国,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至今尚未回家,其余四骏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上的青骓,身负重伤,仍凌空疾驰,十分壮烈。石刻上的拳毛騧,神态自然,比例匀称,健美适度,缓步行进,显示出从容不迫的超然气度。
理论教育 2023-07-09
-已经加载完成-